本發明涉及盆栽滴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生態農業滴灌裝置。
背景技術: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生態農業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作為″石油農業″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概念,被認為是繼石油農業之后世界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是通過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轉化率、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等,促進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復利用,以盡可能少的投入,求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并獲得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于良性循環中。
目前,果蔬植物的澆灌一般都是用水管直接噴水,為了滿足分布在不同區域內的果蔬植物的供水要求,種植人員需要不斷移動水管的位置,這樣操作不僅會導致澆灌不均勻,而且只能將水澆灌在果蔬植物的表面。這對于果蔬的葉面沒有影響,但是對果蔬植物的根部,直接將水澆灌在表面不易于吸收,影響果蔬植物的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生態農業滴灌裝置,它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采用濕度檢測傳感器與微型驅動裝置配合,控制滴灌插針的插入深度以及進水位置,實現盆栽的智能化滴灌,保證盆栽中水和肥料處于最適宜的狀態。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生態農業滴灌裝置,它包含滴灌控制裝置、滴灌插針、濕度傳感器、微型驅動裝置、進水控制裝置、進水連接管、卡接件、防滑凸齒;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的上端設置有進水控制裝置,進水控制裝置的左側設置有進水連接管;所述的進水控制裝置與滴灌控制裝置的中間貫穿插接有滴灌插針,滴灌插針的底部設置有滴灌插針;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的內部設置有微型驅動裝置,微型驅動裝置與滴灌插針連接;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的左側連接有卡接件,卡接件的內側設置有防滑凸齒。
作為優選,所述的滴灌插針的右側等距設置有數個滴灌供水一體孔槽,滴灌插針的左側設置有驅動齒條,驅動齒條微型驅動裝置相嚙合。
作為優選,所述的滴灌供水一體孔槽與進水控制裝置連接。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它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采用濕度檢測傳感器與微型驅動裝置配合,控制滴灌插針的插入深度以及進水位置,實現盆栽的智能化滴灌,保證盆栽中水和肥料處于最適宜的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滴灌插針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滴灌控制裝置1、滴灌插針2、濕度傳感器3、微型驅動裝置4、進水控制裝置5、進水連接管6、卡接件7、防滑凸齒8、滴灌供水一體孔槽9、驅動齒條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滴灌控制裝置1、滴灌插針2、濕度傳感器3、微型驅動裝置4、進水控制裝置5、進水連接管6、卡接件7、防滑凸齒8;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1的上端設置有進水控制裝置5,進水控制裝置5的左側設置有進水連接管6;所述的進水控制裝置5與滴灌控制裝置1的中間貫穿插接有滴灌插針2,滴灌插針2的底部設置有滴灌插針2;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1的內部設置有微型驅動裝置4,微型驅動裝置4與滴灌插針2連接;所述的滴灌控制裝置1的左側連接有卡接件7,卡接件7的內側設置有防滑凸齒8。
作為優選,所述的滴灌插針2的右側等距設置有數個滴灌供水一體孔槽9,滴灌插針2的左側設置有驅動齒條10,驅動齒條10與微型驅動裝置4相嚙合。
作為優選,所述的滴灌供水一體孔槽9與進水控制裝置5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濕度傳感器3檢測土壤中水肥的含量,然后通過微型驅動裝置4控制滴灌插針2的插入深度,來控制水肥滴灌的量。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它結構簡單,設計新穎,采用濕度檢測傳感器與微型驅動裝置配合,控制滴灌插針的插入深度以及進水位置,實現盆栽的智能化滴灌,保證盆栽中水和肥料處于最適宜的狀態。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