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生態農業的旋轉開合式立體種植架。
背景技術:
立體種植也稱垂直種植,是在盡量不影響底面栽培的前提下,通過豎立起來的栽培方式或者其他形式為植物生長的載體,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發揮有限地面的生產潛力的一種栽培方式,既能節省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又能方便種植,目前的立體栽培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3倍,且種植的作物更加美觀,有層次。
由于上述立體種植的各種優勢,故在溫室大棚中采用立體種植的方式日益增多,但是現有的立體種植架的結構還比較單一,固定式的立體架導致在受光方面不夠充分,雖然為錐形的結構,但是陽光的照射始終還會受到上層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受光不均勻,植物生長存在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用于生態農業的旋轉開合式立體種植架,該旋轉開合式立體種植架能夠實現多面受光照射,保證充足的陽光,提高植物生長的整齊度,且便于管理和操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用于生態農業的旋轉開合式立體種植架,包括錐形架本體,所述錐形架本體包括上梁和下梁,在所述錐形架本體上且位于其左右兩側的位置均設有旋轉開合式種植組架,每個所述旋轉開合式種植組架包括兩個立柱、左右開合導軌、前后移動導軌、旋轉支柱以及若干層種植層,在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間均設有所述左右開合導軌,兩根所述立柱分別與所述左右開合導軌滑動連接,且兩根所述立柱分別位于所述左右開合導軌的兩端部,兩根所述立柱之間上下并列設置所述若干層種植層,若干所述種植層通過所述旋轉支柱一體支撐連接,且所述旋轉支柱底部滑動設置在所述前后移動導軌內。
作為優選,每層所述種植層均由兩個結構相同的種植單元組成,每個所述種植單元通過旋轉筒與所述立柱對應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每層的兩個所述種植單元結合處與所述旋轉立柱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每個所述種植單元內均設有種植槽。
作為優選,每個所述種植槽沿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側邊還加工有預留水槽,在所述預留水槽與所述種植槽之間設有一排通水管道。
作為優選,所述預留水槽內設有水閘板,所述水閘板的兩端均卡接在豎向卡槽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改進之處在于,本發明對現有的種植層結構進行改進,現有的種植層為固定式結構,本發明改進為旋轉式,通過旋轉的方式將種植單元向外移動,可以使得每個種植單元內的植物的各個部位均能受光,提高受光面,避免受光不均的現象發生,而且能夠提高植物的整齊度,使得植物的長勢一致;
其次,為了方便根據需要進行澆灌,故設置預留水槽,通過水閘板控制預留水槽內的水的流向,進而可以靈活控制植物的灌溉,且操作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右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兩個種植單元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水閘板與豎向卡槽的連接示意圖。
其中:1-錐形架本體,2-上梁,3-下梁,4-立柱,5-左右開合導軌,6-前后移動導軌,7-旋轉支柱,8-種植單元,9-旋轉筒,10-種植槽,11-預留水槽,12-通水管道,13-水閘板,14-豎向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附圖1-4所示的用于生態農業的旋轉開合式立體種植架,包括錐形架本體1,所述錐形架本體1包括上梁2和下梁3,在所述錐形架本體1上且位于其左右兩側的位置均設有旋轉開合式種植組架,每個所述旋轉開合式種植組架包括兩個立柱4、左右開合導軌5、前后移動導軌6、旋轉支柱7以及若干層種植層,在所述上梁2和下梁3之間均設有所述左右開合導軌5,兩根所述立柱4分別與所述左右開合導軌5滑動連接,且兩根所述立柱4分別位于所述左右開合導軌5的兩端部,兩根所述立柱4之間上下并列設置所述若干層種植層,若干所述種植層通過所述旋轉支柱7一體支撐連接,且所述旋轉支柱7底部滑動設置在所述前后移動導軌6內,左右開合導軌5橫向設置在上梁2和下梁3上,左右開合導軌5與前后移動導軌6垂直設置,旋轉支柱7位于兩根立柱4中間的位置,前后移動導軌6垂直且向外設置在下梁3中間位置,且與下梁3垂直設置,左右開合導軌5控制兩根立柱4同時靠近或者遠離,前后移動導軌6控制種植層結合處向外移動或者向內移動。
在本發明中,每層所述種植層均由兩個結構相同的種植單元8組成,每個所述種植單元8通過旋轉筒9與所述立柱4對應轉動連接,每層的兩個所述種植單元8結合處與所述旋轉立柱4轉動連接,種植單元8是與立柱4通過旋轉筒9連接的,故如果需要將種植單元8由直線結構改變為三角結構,使種植單元8內的植物充分接受陽光,故在旋轉筒9的作用下,同時移動旋轉支柱7在前后移動導軌6上的位置,使其向外移動,這樣就能保證兩個種植單元8之間形成三角結構,向外移出的種植單元8能夠實現較好的光照。
在本發明中,每個所述種植單元8內均設有種植槽10,每個所述種植槽10沿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側邊還加工有預留水槽11,在所述預留水槽11與所述種植槽10之間設有一排通水管道12,所述預留水槽11內設有水閘板13,所述水閘板13的兩端均卡接在豎向卡槽14內;本發明為了澆灌方便,故在每個種植單元8上設置預留水槽11,當需要澆灌時,在豎向卡槽14內向上移動水閘板13,通水管道12開通,預留水槽11內的水就會直接流向種植槽10進行澆灌,不需要澆灌時下移水閘板13,閉合通水管道12,本發明中預留水槽11采用磁性水槽,內壁均帶有磁性,水閘板13也采用磁性板,與磁性水槽相吸,且帶弱磁性,這樣就能更加提高水流的密封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