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紅豆杉又名紫杉,是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被稱為植物王國里的“活化石”,因其資源稀少,被列為世界珍稀樹種加以保護。作為全球三大抗癌藥物之一的紫杉醇主要從野生資源紅豆杉樹皮中分離提取,而且要30年以上的樹齡的紅豆杉才有開發價值。目前,國際上對其需求量還相當大,而從樹皮中提取紫杉醇導致大量砍伐紅豆杉大樹,這對紅豆杉屬植物的物種保護和地區分布帶來威脅,最終將破壞生態環境,造成野生資源的枯竭和物種的滅絕。用常規方式繁育紅豆杉成活率較低,現已成為瀕危滅絕的物種。
現有繁育南方紅豆杉一般是扦插繁殖,且繁殖過程中穗條扦插后很難生根,成活率很低,且品種沒有改良,只是簡單的復制繁殖。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該方法是通過有性種子育苗繁殖繁殖,獲得紅豆杉幼苗,再經移栽定植后得到紅豆杉大苗、幼樹林,來擴大南方紅豆杉栽培面積,該方法可以改良紅豆杉品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地選擇:選擇坡度15°~18°的陰坡或半陰坡作為育苗地;
(2)整地作床:采用高床育苗,苗床的基質層由泥土和沙混合組成,其中泥土的質量百分含量占80%-85%;苗床基質層厚度為10cm~13cm;每畝苗床施用100kg~120kg過磷酸鈣、50kg~55kg尿素和硫酸亞鐵6kg~8kg;
(3)種子采收:9~11月采收紅色果實,去紅色的果皮層和果肉層,清洗,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6%~0.8%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5h-3.5h,瀝干;
(4)種子貯藏:采用窖藏方式貯藏,種子貯藏期為15~18個月;先鋪一層12cm~14cm厚的沙層,然后在沙層的上方鋪設一層2cm~4cm厚度的種子層,再覆蓋一層5cm~7cm厚度的沙層,按此方法循環鋪設,最后在種子上方蓋一層厚6cm~8cm的沙層;第一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22%~24%,第二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5%~17%,第三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2%~14%,之后數月內控制沙層含水量控制在8%~10%,直到播種前第2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32%~34%,播種前第1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40%~42%;
(5)浸種處理:播種前先用55°~57°的白酒和55℃-57℃的水按體積比1:1~1.3混合,浸泡種子30min~35min,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6%~0.8%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h~26h,誘導水解酶的產生,促其萌發,得到浸泡后的種子;
(6)播種時期:以春播為主,在4~5月地面氣溫上升到18℃以上播種;將浸泡后的種子撒播在苗床上, 覆蓋一層厚度為1.5cm~1.7cm的泥土或沙;覆土后噴灑體積濃度為0.2%~0.4%的高錳酸鉀溶液和體積濃度為2%~4%的硫酸亞鐵溶液,每畝苗床噴灑80公斤~85公斤,再用遮陰網在離苗床面上方50cm~55cm處遮蓋,保持床面陰濕;
(7)肥水管理:出苗前和幼苗生長期保持基質表層濕潤,保證苗木生長所需水分;紅豆杉幼苗從出現初生葉進入速生期開始施肥;施肥6-7月份為主;8月份苗木進人生長后期停止施肥;
(8)防治病蟲害: 苗木出齊后噴灑質量比為1:150~160的波爾多液,預防幼苗立枯病,每隔1周噴灑1次;每次每畝苗床噴灑100~110公斤;
(9)移栽定植:當幼苗長至30cm~35cm時,株行距按60~65cm×60~65cm進行移植;小苗長到1.5m~1.8m時按3~3.5m×3~3.5m進行第二次移植;移植后1周內加強遮蔭、澆水,一周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進行除草;
(10)幼林撫育:幼林撫育每年2次,連續數年,至幼林郁閉為止;幼林撫育期間前5年每年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按質量比1:1.2~1.4組成的混合肥0.3 kg~0.5kg,促進幼樹生長。
進一步的,所述泥土為腐殖土或菜園土;所述沙是指粒徑為300目-400目的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有性種子育苗繁殖繁殖,獲得紅豆杉幼苗,再經移栽定植后得到紅豆杉大苗、幼樹林,來擴大南方紅豆杉栽培面積。采用南方紅豆杉專有栽培管理措施,建立南方紅豆杉繁殖與移栽技術體系,開辟了一條人工繁殖南方紅豆杉的途徑,使南方紅豆杉規模化工業生產成為可能,從而滿足市場對南方紅豆杉的需要,為瀕危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提供了良好的試驗體系。該方法是有性繁殖,可以改良紅豆杉品種,提高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地選擇:選擇坡度15°的陰坡或半陰坡作為育苗地;
(2)整地作床:采用高床育苗,苗床的基質層由泥土和沙混合組成,其中泥土的質量百分含量占80%;苗床基質層厚度為10cm;每畝苗床施用100kg過磷酸鈣、50kg尿素和硫酸亞鐵6kg;
(3)種子采收:9月采收紅色果實,去紅色的果皮層和果肉層,清洗,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6%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5h,瀝干;
(4)種子貯藏:采用窖藏方式貯藏,種子貯藏期為15個月;先鋪一層12cm厚的沙層,然后在沙層的上方鋪設一層2cm厚度的種子層,再覆蓋一層5cm厚度的沙層,按此方法循環鋪設,最后在種子上方蓋一層厚6cm的沙層;第一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22%,第二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5%,第三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2%,之后數月內控制沙層含水量控制在8%,直到播種前第2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32%,播種前第1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40%;
(5)浸種處理:播種前先用55°的白酒和55℃-57℃的水按體積比1:1混合,浸泡種子30min,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6%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h,誘導水解酶的產生,促其萌發,得到浸泡后的種子;
(6)播種時期:以春播為主,在4~5月地面氣溫上升到18℃以上播種;將浸泡后的種子撒播在苗床上, 覆蓋一層厚度為1.5cm的泥土或沙;覆土后噴灑體積濃度為0.2%的高錳酸鉀溶液和體積濃度為2%的硫酸亞鐵溶液,每畝苗床噴灑80公斤,再用遮陰網在離苗床面上方50cm處遮蓋,保持床面陰濕;
(7)肥水管理:出苗前和幼苗生長期保持基質表層濕潤,保證苗木生長所需水分;紅豆杉幼苗從出現初生葉進入速生期開始施肥;施肥6-7月份為主;8月份苗木進人生長后期停止施肥;
(8)防治病蟲害: 苗木出齊后噴灑質量比為1:150的波爾多液,預防幼苗立枯病,每隔1周噴灑1次;每次每畝苗床噴灑100公斤;
(9)移栽定植:當幼苗長至30cm時,株行距按60cm×60cm進行移植;小苗長到1.5m時按3m×3m進行第二次移植;移植后1周內加強遮蔭、澆水,一周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進行除草;
(10)幼林撫育:幼林撫育每年2次,連續數年,至幼林郁閉為止;幼林撫育期間前5年每年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按質量比1:1.2組成的混合肥0.3 kg,促進幼樹生長。
進一步的,泥土為腐殖土或菜園土;沙是指粒徑為300目的沙。
實施例2
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地選擇:選擇坡度18°的陰坡或半陰坡作為育苗地;
(2)整地作床:采用高床育苗,苗床的基質層由泥土和沙混合組成,其中泥土的質量百分含量占85%;苗床基質層厚度為13cm;每畝苗床施用120kg過磷酸鈣、55kg尿素和硫酸亞鐵8kg;
(3)種子采收:11月采收紅色果實,去紅色的果皮層和果肉層,清洗,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8%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5h,瀝干;
(4)種子貯藏:采用窖藏方式貯藏,種子貯藏期為18個月;先鋪一層14cm厚的沙層,然后在沙層的上方鋪設一層4cm厚度的種子層,再覆蓋一層7cm厚度的沙層,按此方法循環鋪設,最后在種子上方蓋一層厚8cm的沙層;第一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24%,第二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7%,第三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4%,之后數月內控制沙層含水量控制在10%,直到播種前第2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34%,播種前第1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42%;
(5)浸種處理:播種前先用57°的白酒和55℃-57℃的水按體積比1:1.3混合,浸泡種子35min,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8%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6h,誘導水解酶的產生,促其萌發,得到浸泡后的種子;
(6)播種時期:以春播為主,在4~5月地面氣溫上升到18℃以上播種;將浸泡后的種子撒播在苗床上, 覆蓋一層厚度為1.7cm的泥土或沙;覆土后噴灑體積濃度為0.4%的高錳酸鉀溶液和體積濃度為4%的硫酸亞鐵溶液,每畝苗床噴灑85公斤,再用遮陰網在離苗床面上方55cm處遮蓋,保持床面陰濕;
(7)肥水管理:出苗前和幼苗生長期保持基質表層濕潤,保證苗木生長所需水分;紅豆杉幼苗從出現初生葉進入速生期開始施肥;施肥6-7月份為主;8月份苗木進人生長后期停止施肥;
(8)防治病蟲害: 苗木出齊后噴灑質量比為1:160的波爾多液,預防幼苗立枯病,每隔1周噴灑1次;每次每畝苗床噴灑110公斤;
(9)移栽定植:當幼苗長至35cm時,株行距按65cm×65cm進行移植;小苗長到1.8m時按3.5m×3.5m進行第二次移植;移植后1周內加強遮蔭、澆水,一周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進行除草;
(10)幼林撫育:幼林撫育每年2次,連續數年,至幼林郁閉為止;幼林撫育期間前5年每年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按質量比1:1.4組成的混合肥0.5kg,促進幼樹生長。
進一步的,泥土為腐殖土或菜園土;沙是指粒徑為400目的沙。
實施例3
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地選擇:選擇坡度17°的陰坡或半陰坡作為育苗地;
(2)整地作床:采用高床育苗,苗床的基質層由泥土和沙混合組成,其中泥土的質量百分含量占83%;苗床基質層厚度為12cm;每畝苗床施用110kg過磷酸鈣、53kg尿素和硫酸亞鐵7kg;
(3)種子采收:10月采收紅色果實,去紅色的果皮層和果肉層,清洗,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7%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h,瀝干;
(4)種子貯藏:采用窖藏方式貯藏,種子貯藏期為16個月;先鋪一層13cm厚的沙層,然后在沙層的上方鋪設一層3cm厚度的種子層,再覆蓋一層6cm厚度的沙層,按此方法循環鋪設,最后在種子上方蓋一層厚7cm的沙層;第一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23%,第二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6%,第三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13%,之后數月內控制沙層含水量控制在9%,直到播種前第2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33%,播種前第1個月控制沙層含水量為41%;
(5)浸種處理:播種前先用56°的白酒和55℃-57℃的水按體積比1:1.2混合,浸泡種子33min,然后用質量濃度為0.7%的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5h,誘導水解酶的產生,促其萌發,得到浸泡后的種子;
(6)播種時期:以春播為主,在4~5月地面氣溫上升到18℃以上播種;將浸泡后的種子撒播在苗床上, 覆蓋一層厚度為1.6cm的泥土或沙;覆土后噴灑體積濃度為0.3%的高錳酸鉀溶液和體積濃度為3%的硫酸亞鐵溶液,每畝苗床噴灑83公斤,再用遮陰網在離苗床面上方53cm處遮蓋,保持床面陰濕;
(7)肥水管理:出苗前和幼苗生長期保持基質表層濕潤,保證苗木生長所需水分;紅豆杉幼苗從出現初生葉進入速生期開始施肥;施肥6-7月份為主;8月份苗木進人生長后期停止施肥;
(8)防治病蟲害: 苗木出齊后噴灑質量比為1:155的波爾多液,預防幼苗立枯病,每隔1周噴灑1次;每次每畝苗床噴灑105公斤;
(9)移栽定植:當幼苗長至33cm時,株行距按63cm×63cm進行移植;小苗長到1.6m時按3.3m×3.3m進行第二次移植;移植后1周內加強遮蔭、澆水,一周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進行除草;
(10)幼林撫育:幼林撫育每年2次,連續數年,至幼林郁閉為止;幼林撫育期間前5年每年施肥1次,每株施尿素和過磷酸鈣按質量比1:1.3組成的混合肥0.4kg,促進幼樹生長。
進一步的,泥土為腐殖土或菜園土;沙是指粒徑為350目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