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文蛤人工育苗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文蛤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文蛤(拼音:wén-gé)又稱為蛤蜊(g嗄-lí),別名華哥,另有稱謂為麗文蛤、蚶仔(hān-zǎi)、粉蟯(fěn-náo),白仔,是屬于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的貝類,是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其殼呈圓形略呈三角形,內面為瓷白色。原產地為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大陸、臺灣沿岸也有分布。臺灣西南沿海的沙岸有養殖文蛤。多棲息于淺海的沙泥底,喜歡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河水濕地與潮間帶等地區。近年來,文蛤越來越受到普通百姓的歡迎,其人工養殖也得到廣泛推廣,但是,由于養殖技術不科學,導致文蛤的產量低,養殖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配方合理的文蛤人工育苗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一種文蛤人工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選擇四齡以上文蛤作為親貝;將親貝陰干,流水刺激,再將親貝放入氨海水中浸泡,使雄性親貝排精,雌性親貝排卵,將精卵在水中自然受精,形成幼蟲,以牟氏角毛藻為餌料喂食幼蟲。
進一步地,親貝陰干時間為8-10小時。
進一步地,水流刺激6-8小時。
進一步地,氨海水濃度為0.05%-0.1%。
進一步地,受精卵在25-27℃下孵化形成幼蟲。
進一步地,幼蟲培育密度為4-8個/毫升。
進一步地,幼蟲生長用海水溫度為20-25℃。
有益效果:
本發明所公開的南美白蝦幼蝦飼料與現有技術相比,養殖步驟科學合理,有效提高文蛤幼蟲的成活率。使文蛤幼蟲死亡率降低12%,產量提高22%。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文蛤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選擇四齡以上文蛤作為親貝;將親貝陰干,流水刺激,再將親貝放入氨海水中浸泡,使雄性親貝排精,雌性親貝排卵,將精卵在水中自然受精,形成幼蟲,以牟氏角毛藻為餌料喂食幼蟲。
進一步地,親貝陰干時間為8小時。
進一步地,水流刺激6小時。
進一步地,氨海水濃度為0.05%。
進一步地,受精卵在25℃下孵化形成幼蟲。
進一步地,幼蟲培育密度為4-8個/毫升。
進一步地,幼蟲生長用海水溫度為20℃。
實施例2:
一種文蛤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選擇四齡以上文蛤作為親貝;將親貝陰干,流水刺激,再將親貝放入氨海水中浸泡,使雄性親貝排精,雌性親貝排卵,將精卵在水中自然受精,形成幼蟲,以牟氏角毛藻為餌料喂食幼蟲。
進一步地,親貝陰干時間為10小時。
進一步地,水流刺激8小時。
進一步地,氨海水濃度為0.1%。
進一步地,受精卵在27℃下孵化形成幼蟲。
進一步地,幼蟲培育密度為8個/毫升。
進一步地,幼蟲生長用海水溫度為25℃。
實施例3:
一種文蛤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選擇四齡以上文蛤作為親貝;將親貝陰干,流水刺激,再將親貝放入氨海水中浸泡,使雄性親貝排精,雌性親貝排卵,將精卵在水中自然受精,形成幼蟲,以牟氏角毛藻為餌料喂食幼蟲。
進一步地,親貝陰干時間為9小時。
進一步地,水流刺激7小時。
進一步地,氨海水濃度為0.08%。
進一步地,受精卵在26℃下孵化形成幼蟲。
進一步地,幼蟲培育密度為6個/毫升。
進一步地,幼蟲生長用海水溫度為22℃。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