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三七無農殘栽培白粉病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三七無農殘栽培模式下,由于搭建了避雨膜,葉部病害發生率相對于傳統種植模式降低了80%,然而由于避雨膜的搭建產生了溫室效應,同時也增加了三七栽培棚內的溫度,白粉病極易發生。為了達到無農殘的目標,在三七種植的整個過程中不能使用農藥,因此對白粉病采取生物、物理防治措施顯得極為重要。白粉病由白粉孢霉(OidiumerysiphoidesFr.)侵染引起,病原隸屬于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白粉菌目,是20世紀70年代~80年代云南文山地區三七種植園內常發生的一種廣泛傳播的主要病害。白粉病多為害葉片、枝條、花器及嫩梢。發病初期,病部長出一層白粉狀霉層,后期變為灰色,整個葉片布滿灰白色粉狀霉層。植株受害后,葉片、嫩梢扭曲萎蔫,生長衰弱,有的完全不能開花。發病嚴重時導致葉枯,甚至整株死亡。隨著化學殺菌劑的廣泛使用,該病害的發生得到有效控制,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幾乎沒有發生。但20世紀90年代后期白粉病又開始泛濫,嚴重危及三七的產量和品質。近年來,三七栽培過程中由于化學農藥的大量施用,白粉病相對減輕,但導致了三七的農殘增加。技術實現要素:針對目前尚未存在能有效防控白粉病的三七無農殘栽培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七無農殘栽培白粉病控制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三七無農殘栽培白粉病控制方法,包括無病癥時的控制方法和發病時的控制方法:無病癥時的控制方法: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上述避雨膜垂落至地面;控制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和土壤含水量;發病時的控制方法:三七出現白粉病病癥時,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尿素水溶液;三七白粉病消退后,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噴施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本發明優選地,夏季棚內空氣溫度保持在35攝氏度以下,冬季棚內空氣溫度保持在零下5攝氏度以上;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20%~50%之間,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30%~60%之間;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棚內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30%之間。本發明優選地,三七出現白粉病病癥時,每2天~4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上述尿素水溶液,上述尿素水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5%~1%。本發明優選地,三七白粉病消退后,每3天~5天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噴施上述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05%~0.2%,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的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本發明優選地,夏季每天對棚內三七葉面噴灑清水兩次。本發明優選地,棚內溫度高于35攝氏度時,將垂落在地的上述避雨膜上卷,保持棚內空氣流通。本發明優選地,上述栽培棚高3米、寬4米。通過搭建栽培棚,使棚內種植的三七與棚外環境隔絕,大大降低了三七遭受來自外界環境的白粉孢霉(OidiumerysiphoidesFr.)侵染的風險。三七白粉病在環境溫度較高、濕度過低或過高的條件下均會發生大面積泛濫的情況。經過多年的三七種植經驗總結和統計分析,發現三七白粉病不易發病的環境條件為:夏季空氣溫度保持在35攝氏度以下,冬季空氣溫度保持在零下5攝氏度以上;夏季空氣濕度保持在20%~50%之間,冬季空氣濕度保持在30%~60%之間;土壤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30%之間。本發明通過科學合理的環境控制方法使三七白粉病的發病情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過合理控制栽培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和土壤含水量,為三七的健康生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提高了三七對白粉病的免疫力,降低了三七感染白粉病的風險。控制三七種植環境條件是有效防止三七白粉病發病的第一道防線。三七一旦發生白粉病癥狀,還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對白粉病的發病情況進行控制。本發明基于不使用有毒有害的農藥的原則,通過多年試驗和探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三七白粉病發病癥狀的方法:發病期于三七發病部位噴灑適量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5%~1%尿素水溶液,白粉病癥狀消退后于三七葉片正反面噴灑適量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05%~0.2%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這樣的處理方法能夠有效提高三七的抗病力,增強三七的光合作用和新陳代謝,防止三七早衰,是有效防治三七白粉病的第二道防線。綜合使用本發明所述的無病癥時的控制方法和發病時的控制方法,能夠在三七生長的全過程中對三七白粉病的發病情況進行嚴密的控制和防治,大幅度降低了三七因白粉病泛濫造成減產的風險,提高了三七的產量和品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物理處理方式,實現了在無農殘栽培體系下對三七白粉病的有效防控,與普通的三七種植方法相比,既使三七白粉病發生率降低了50%~60%,同時也達到了使三七產品無農殘的目的,保障了三七產品的種植者、中間生產者和終端消費者不受農殘侵害,保證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具體實施方式一種三七無農殘栽培白粉病控制方法,包括無病癥時的控制方法和發病時的控制方法:無病癥時的控制方法: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垂落至地面;控制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和土壤含水量:夏季棚內空氣溫度保持在35攝氏度以下,冬季棚內空氣溫度保持在零下5攝氏度以上;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20%~50%之間,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30%~60%之間;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棚內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30%之間;發病時的控制方法:三七出現白粉病病癥時,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5%~1%的尿素水溶液,每2天~4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三七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05%~0.2%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3天~5天一次,共噴施1次~3次。夏季每天對棚內三七的葉面噴灑清水兩次。棚內溫度高于35攝氏度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保持棚內空氣流通。實施例1包括如下步驟:搭建避雨膜: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由三七栽培棚的棚頂垂落至地面;白粉病發病前:控制三七栽培棚棚內溫度,夏季和冬季棚內空氣溫度均保持在18攝氏度,出現高溫天氣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40cm,并在上午10:00和下午19:00對三七葉面噴灑清水,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3攝氏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5%,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30%,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40%;白粉病發病期: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8%的尿素水溶液,每3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4天一次,共噴施2次。本實施例是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能夠使三七栽培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和營養溶液達到最佳的配比,營造適合三七健康生長的最佳環境,使三七的產量和質量達到最大化。實施例2包括如下步驟:搭建避雨膜: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由三七栽培棚的棚頂垂落至地面;白粉病發病前:控制三七栽培棚棚內溫度,夏季和冬季棚內空氣溫度均保持在16攝氏度,出現高溫天氣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30cm,并在上午8:00和下午20:00對三七葉面噴灑清水,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0攝氏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0%,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20%,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30%;白粉病發病期: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5%的尿素水溶液,每2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05%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2天一次,共噴施1次。實施例3包括如下步驟:搭建避雨膜: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由三七栽培棚的棚頂垂落至地面;白粉病發病前:控制三七栽培棚棚內溫度,夏季和冬季棚內空氣溫度均保持在20攝氏度,出現高溫天氣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35cm,并在上午9:00和下午18:00對三七葉面噴灑清水,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1攝氏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7%,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25%,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35%;白粉病發病期: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7%的尿素水溶液,每3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08%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5天一次,共噴施2次。實施例4包括如下步驟:搭建避雨膜: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由三七栽培棚的棚頂垂落至地面;白粉病發病前:控制三七栽培棚棚內溫度,夏季和冬季棚內空氣溫度均保持在28攝氏度,出現高溫天氣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45cm,并在上午7:00和下午18:00對三七葉面噴灑清水,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5攝氏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4%,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45%,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50%;白粉病發病期: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的尿素水溶液,每2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15%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4天一次,共噴施3次。實施例5包括如下步驟:搭建避雨膜:在三七栽培棚上搭建避雨膜,避雨膜由三七栽培棚的棚頂垂落至地面;白粉病發病前:控制三七栽培棚棚內溫度,夏季和冬季棚內空氣溫度均保持在30攝氏度,出現高溫天氣時,將垂落在地的避雨膜上卷50cm,并在上午7:00和下午18:00對三七葉面噴灑清水,棚內土壤溫度保持在18攝氏度,土壤含水量控制在30%,夏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50%,冬季棚內空氣濕度保持在60%;白粉病發病期: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的尿素水溶液,每2天對三七發病部位噴灑一次尿素水溶液;白粉病消退后:配制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2%的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水溶液,其中,質量配比為:螯合鈣:螯合鎂:硫酸鋅=2:1:3,對三七葉片正反面均勻噴施,噴施頻率為5天一次,共噴施3次。經過多年三七種植試驗和數據統計,種植效果對比如下:種植方法白粉病發病率普通方法60%實施例124%實施例229%實施例327%實施例432%實施例530%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均應視為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