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于智能交通燈桿的蚊蟲滅殺分類統計立體電網箱。
背景技術: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簡稱ITS)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在智能交通系統中,車輛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駛,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將交通流量調整至最佳狀態,借助于這個系統,管理人員對道路、車輛的行蹤將掌握得一清二楚。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系統。它的突出特點是以信息的收集、處理、發布、交換、分析、利用為主線,為交通參與者提供多樣性的服務。
智能交通燈是用于道路的指示裝置。交通有兩種,給機動車看的叫機動車燈,通常指由紅、黃、綠(綠為藍綠)三種顏色燈組成用來指揮交通通行的信號燈。綠燈亮時,準許車輛通行,黃燈黃閃時,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可以繼續通行;沒有通過的應該減速慢行到停車線前停止并等待,紅燈亮時,禁止車輛通行。給行人看的叫人行橫道燈,通常指由紅、綠(綠為藍綠)二種顏色燈組成用來指揮交通通行的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路燈,是給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燈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圍內的燈具。
專利申請號為CN201320795473.6的發明專利公布了“一種驅蚊路燈” 路燈本體,所述路燈本體外表面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路燈本體內設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和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連接,所述路燈本體下端設有一滅蚊電網,所述滅蚊電網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路燈本體上端設有燈罩,所述燈罩內放置燈具,所述燈具下端放置驅蚊器。本發明能夠通過設置在路燈本體上端的驅蚊器、驅蚊液和設置在路燈本體下端的滅蚊電網起到滅蚊的作用,并且由太陽能電板連接蓄電池對滅蚊電網提供電源,節省電力,安全有效。
但是,這種驅蚊路燈無法對各種類型的昆蟲進行捕殺,捕殺效果差。簡單的筒形電網可以一定程度上捕殺昆蟲。電網的密度不夠,昆蟲可能飛到電網空隙而逃過捕殺。通過電網捕殺的昆蟲隨意掉在地上,很難收集,可能腐化污染環境。綜上,現有的電網捕殺裝置捕殺率較低,捕殺效果不理想。并且為了更好地消滅路燈下的蚊蟲,需要對蚊蟲種類、數量進行統計,再有針對性的滅蟲,而該驅蚊路燈無法實現該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捕殺各類蚊蟲并進行分類統計的電網箱。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燈桿的蚊蟲滅殺分類統計立體電網箱,包括燈桿,燈桿上安裝有電網箱,電網箱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漏斗集蟲裝置,漏斗集蟲裝置上方設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裝有立體電網,立體電網包括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所述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誘蟲燈柱位于內層支架內,所述誘蟲燈柱包括若干誘蟲燈,若干誘蟲燈的光譜段不同;控制板分別與立體電網和誘蟲燈柱電連接;支架上還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轉動架,轉動架從上往下安裝有若干篩網,從上往下的篩網的網眼依次減小;漏斗集蟲裝置底部連接有分類箱,分類箱套設在若干篩網外。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控制板上設置有立體電網的控制開關和誘蟲燈柱的控制開關。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誘蟲燈的光譜范圍為320~680nm。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分類箱內傾斜設置有若干擋板,每個擋板均位于一個篩網邊緣,每個篩網邊緣設置一個擋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漏斗集蟲裝置上設置有彈性扣板,彈性扣板的外徑大于分類箱上端開口的內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的電網為立體電網,立體電網包括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當有昆蟲飛到立體電網內時,錯綜的電網絲布置使昆蟲很難逃出電網。因此,該裝置大大提高了昆蟲捕殺率。
2、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誘蟲燈柱位于內層支架內,所述誘蟲燈柱包括若干誘蟲燈,若干誘蟲燈的光譜段不同。本發明避免了傳統誘蟲燈只能吸引單一昆蟲的缺點,對誘蟲燈柱的不同誘蟲燈設置不同的發光光譜,從而擴大誘蟲燈柱整體的光譜范圍,能對喜歡各個光譜段的昆蟲進行吸引捕殺。
3、本發明通過誘蟲燈柱將蚊蟲吸引到立體電網上,從而蚊蟲被電死。死蟲從漏斗集蟲裝置落入到篩網上,篩網轉動,體積小的蚊蟲落入下方篩網;同體積的蚊蟲由于密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離心力,密度小的蚊蟲集中在篩網中心,密度大的蚊蟲被甩到篩網邊緣。這樣,便實現了對蚊蟲不同體積、不同密度的分類,便于對各種類蚊蟲進行統計。
4、分類箱可避免蚊蟲在轉動的篩網上飛出,分類箱的擋板可以阻止蚊蟲落入分類箱與篩網之間的夾縫,保證蚊蟲始終在篩網上。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電網箱結構示意圖;
圖3 是電網箱的局部結構圖;
圖4 是控制板和誘蟲燈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漏斗集蟲裝置,3-控制板,4-立體電網,41-內層支架,42-外層支架,43-電網絲,5-誘蟲燈柱,51-誘蟲燈,6-電機,7-轉動架,8-篩網,9-分類箱,91-擋板,21-彈性扣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一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燈桿的蚊蟲滅殺分類統計立體電網箱,包括燈桿,燈桿上安裝有電網箱,電網箱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漏斗集蟲裝置,漏斗集蟲裝置上方設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裝有立體電網,立體電網包括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所述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誘蟲燈柱位于內層支架內,所述誘蟲燈柱包括若干誘蟲燈,若干誘蟲燈的光譜段不同;控制板分別與立體電網和誘蟲燈柱電連接;支架上還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轉動架,轉動架從上往下安裝有若干篩網,從上往下的篩網的網眼依次減小;漏斗集蟲裝置底部連接有分類箱,分類箱套設在若干篩網外。
本發明的電網為立體電網4,立體電網4包括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43。當有昆蟲飛到立體電網4內時,錯綜的電網絲43布置使昆蟲很難逃出電網。因此,該裝置大大提高了昆蟲捕殺率。
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5,誘蟲燈柱5位于內層支架41內,所述誘蟲燈柱5包括若干誘蟲燈51,若干誘蟲燈51的光譜段不同。本發明避免了傳統誘蟲燈51只能吸引單一昆蟲的缺點,對誘蟲燈柱5的不同誘蟲燈51設置不同的發光光譜,從而擴大誘蟲燈柱5整體的光譜范圍,能對喜歡各個光譜段的昆蟲進行吸引捕殺。
本發明通過誘蟲燈柱5將蚊蟲吸引到立體電網4上,從而蚊蟲被電死。死蟲從漏斗集蟲裝置2落入到篩網8上,篩網8轉動,體積小的蚊蟲落入下方篩網8;同體積的蚊蟲由于密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離心力,密度小的蚊蟲集中在篩網8中心,密度大的蚊蟲被甩到篩網8邊緣。這樣,便實現了對蚊蟲不同體積、不同密度的分類,便于對各種類蚊蟲進行統計。
實施例二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燈桿的蚊蟲滅殺分類統計立體電網箱,包括燈桿,燈桿上安裝有電網箱,電網箱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漏斗集蟲裝置,漏斗集蟲裝置上方設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裝有立體電網,立體電網包括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所述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誘蟲燈柱位于內層支架內,所述誘蟲燈柱包括若干誘蟲燈,若干誘蟲燈的光譜段不同;控制板分別與立體電網和誘蟲燈柱電連接;支架上還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轉動架,轉動架從上往下安裝有若干篩網,從上往下的篩網的網眼依次減小;漏斗集蟲裝置底部連接有分類箱,分類箱套設在若干篩網外。
本發明的電網為立體電網4,立體電網4包括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43。當有昆蟲飛到立體電網4內時,錯綜的電網絲43布置使昆蟲很難逃出電網。因此,該裝置大大提高了昆蟲捕殺率。
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5,誘蟲燈柱5位于內層支架41內,所述誘蟲燈柱5包括若干誘蟲燈51,若干誘蟲燈51的光譜段不同。本發明避免了傳統誘蟲燈51只能吸引單一昆蟲的缺點,對誘蟲燈柱5的不同誘蟲燈51設置不同的發光光譜,從而擴大誘蟲燈柱5整體的光譜范圍,能對喜歡各個光譜段的昆蟲進行吸引捕殺。
本發明通過誘蟲燈柱5將蚊蟲吸引到立體電網4上,從而蚊蟲被電死。死蟲從漏斗集蟲裝置2落入到篩網8上,篩網8轉動,體積小的蚊蟲落入下方篩網8;同體積的蚊蟲由于密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離心力,密度小的蚊蟲集中在篩網8中心,密度大的蚊蟲被甩到篩網8邊緣。這樣,便實現了對蚊蟲不同體積、不同密度的分類,便于對各種類蚊蟲進行統計。
控制板3上設置有立體電網4的控制開關和誘蟲燈柱5的控制開關。所述誘蟲燈51的光譜范圍為320~680nm。
實施例三
一種用于智能交通燈桿的蚊蟲滅殺分類統計立體電網箱,包括燈桿,燈桿上安裝有電網箱,電網箱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有漏斗集蟲裝置,漏斗集蟲裝置上方設置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裝有立體電網,立體電網包括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內層支架和外層支架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所述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誘蟲燈柱位于內層支架內,所述誘蟲燈柱包括若干誘蟲燈,若干誘蟲燈的光譜段不同;控制板分別與立體電網和誘蟲燈柱電連接;支架上還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轉動架,轉動架從上往下安裝有若干篩網,從上往下的篩網的網眼依次減小;漏斗集蟲裝置底部連接有分類箱,分類箱套設在若干篩網外。
本發明的電網為立體電網4,立體電網4包括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內層支架41和外層支架42之間設置有若干電網絲43。當有昆蟲飛到立體電網4內時,錯綜的電網絲43布置使昆蟲很難逃出電網。因此,該裝置大大提高了昆蟲捕殺率。
控制板中心安裝有誘蟲燈柱5,誘蟲燈柱5位于內層支架41內,所述誘蟲燈柱5包括若干誘蟲燈51,若干誘蟲燈51的光譜段不同。本發明避免了傳統誘蟲燈51只能吸引單一昆蟲的缺點,對誘蟲燈柱5的不同誘蟲燈51設置不同的發光光譜,從而擴大誘蟲燈柱5整體的光譜范圍,能對喜歡各個光譜段的昆蟲進行吸引捕殺。
本發明通過誘蟲燈柱5將蚊蟲吸引到立體電網4上,從而蚊蟲被電死。死蟲從漏斗集蟲裝置2落入到篩網8上,篩網8轉動,體積小的蚊蟲落入下方篩網8;同體積的蚊蟲由于密度不同,會有不同的離心力,密度小的蚊蟲集中在篩網8中心,密度大的蚊蟲被甩到篩網8邊緣。這樣,便實現了對蚊蟲不同體積、不同密度的分類,便于對各種類蚊蟲進行統計。
控制板3上設置有立體電網4的控制開關和誘蟲燈柱5的控制開關。所述誘蟲燈51的光譜范圍為320~680nm。
所述分類箱9內傾斜設置有若干擋板91,每個擋板91均位于一個篩網8邊緣,每個篩網8邊緣設置一個擋板。漏斗集蟲裝置2上設置有彈性扣板21,彈性扣板21的外徑大于分類箱9上端開口的內徑。分類箱9可避免蚊蟲在轉動的篩網8上飛出,分類箱9的擋板91可以阻止蚊蟲落入分類箱9與篩網8之間的夾縫,保證蚊蟲始終在篩網8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