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小麥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起著重要作用,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大幅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與質量,才能滿足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小麥是世界上廣為種植的一種主要糧食作物。在小麥種植過程中,通常需要噴灑多種農藥,而噴灑不同農藥時,一般做法是:單獨噴灑某一種農藥后,間隔一段時間,再單獨噴灑另一種農藥,以免藥物之間出現藥性抵觸,或者造成藥害;但是,單獨噴灑多種農藥,費時費工,也容易使作業人員高溫中暑和中毒;如果隨意將兩種或三種農藥復合使用,易造成酸堿類型混合,進而降低藥效,或造成藥害,達不到預想防效,并且現有的小麥種子發芽率低,小麥種植產量不高。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小麥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土地選擇及平整,選擇交通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灌排方便、平坦一致、能夠進行畦田化栽培的地塊,土壤類型選擇壤土,將耕地灌溉、澆透,土壤容重1.26-1.28g/cm3,有機質含量在2.5-2.8%,總孔隙度56-58%;(2)種子處理:①選種,選擇飽滿無蟲害的小麥種子,將小麥放置在光照強度為0.4勒克斯,空氣濕度在55%,溫度在18-20℃的環境下3-4小時;②將上述處理的小麥種子置于18-20℃清水中浸泡2小時后,迅速轉移到40-42℃清水中浸泡3小時后,再迅速轉移到18-20℃清水中浸泡4小時后,過濾,將小麥種子自然風干;③將上述處理后的小麥種子利用質量濃度為0.75%的氫氧化鈉溶液在24℃下浸泡2小時后,滴加質量濃度為0.8%的硫酸溶液2小時剛好中和氫氧化鈉,繼續以相同的滴加速度滴加混合溶液20分鐘,然后,過濾,將小麥種子自然風干,所述混合溶液由鹽酸溶液與氯化鈣溶液混合而成;④將上述處理的小麥種子放入到復合浸泡液中浸泡30分鐘,然后過濾,表面采用22℃清水清洗1-2遍,所述復合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1、商路8、茼麻花2、水100制成;⑤在22℃條件下催芽,保持空氣濕度在75%,白天提供10小時光照,夜間保持無光;(3)播種時間為十月中旬,每畝地播種16-17斤經過催芽的種子,深耕40cm,畦面180cm,畦背30cm,畦長85cm;(4)對上述播種過的小麥進行施藥管理:在小麥生長到15-18厘米高時,噴灑復合農藥水,噴灑完復合農藥水后的第5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64%的氯化鈣溶液,噴灑完復合農藥水后的第12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28%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小麥授粉后第8天,噴灑復合草藥水,噴灑完復合草藥水后的第6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31%的抗酸血酸鈉溶液;所述復合農藥水由甲維鹽、丁硫克百威、復硝酚鈉、氯化鈉、磷酸一鈣、水制成;所述復合草藥水由飛機草、老鶴草、青蒿草、艾草、蘿卜花、膽礬、雄黃、水制成;(5)在小麥孕穗期噴施0.28%硫酸鋅溶液;小麥抽穗期噴施0.25%鉬酸銨溶液;小麥灌漿期噴施0.34%硫酸亞鐵、0.25%氯化鈣、0.23%氯化鉀,其余為水的混合溶液;(6)播種180天后開始收割。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清水浸泡小麥種子溫度為26-28℃,硫酸鈉溶液浸泡小麥種子溫度為16-18℃。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復合農藥水按重量份計由甲維鹽1、丁硫克百威1、復硝酚鈉2、氯化鈉10、磷酸一鈣28、水1000制成,其制備方法為:將甲維鹽、丁硫克百威、復硝酚鈉、氯化鈉、磷酸一鈣、水均勻混合到一起后,以800r/min轉速攪拌30分鐘后,自然靜置20分鐘,即可。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復合草藥水按重量份計由飛機草6、老鶴草4、青蒿草5、艾草4、蘿卜花3、膽礬2、雄黃2、水100制成,其制備方法為:將飛機草、老鶴草、青蒿草、艾草、蘿卜花均勻混合后,攪碎,然后采用75%體積百分比濃度乙醇溶劑,料液比1:32,在85℃回流提取3.5小時后,離心得上清液,再旋轉蒸發濃縮,然后冷凍干燥得到提取物,將提取物與膽礬、雄黃、水均勻混合后,以400r/min轉速攪拌20分鐘,即可。本發明在小麥生長到15-18厘米高時,噴灑本發明配制的復合農藥水,能夠可有效防治小麥治紋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全蝕病、白粉病等病害,還能克服小麥拔節后麥蚜、麥蜘蛛、粘蟲發生,通過后續噴灑的氯化鈣和碳酸氫鈉溶液還能增強小麥的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加根層和根數,促進次生根生長,對于降低植株高度和穗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效果,在小麥授粉后噴灑復合草藥水,不僅能夠進一步防治小麥病蟲害,尤其是對防治吸漿蟲的效果極佳,還能消除前期噴灑復合農藥水帶來的影響,能夠進一步增強抗倒伏能力,同時配合后續噴灑的抗壞血酸鈉溶液,能夠增加小麥粒物質重量,加快灌漿速度,提高穗粒數和粒重。本發明種子處理中先采用一定質量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對小麥種子進行浸泡處理,來提高小麥種皮的通透性,再滴加一定質量濃度的硫酸溶液進行逐漸中和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在逐漸的提高小麥種皮通透性同時提高其穩定性,促使種子解除休眠和萌發,然后繼續滴加本發明配置的鹽酸與氯化鈣混合溶液,進一步促進胚的發育,對每一粒小麥種子能夠促進效果能保持一致,從而使得小麥種子能大致同時得到打破休眠,從而使得發芽時間保持一致。本發明種子處理能夠快速打破小麥種子休眠,大大縮短了小麥種子萌發的時間,促進發芽率顯著提高,從而保證保證種植者及時播種生產。該方法具有要求條件簡單,操作方便,容易掌握,成本低,綠色環保,無環境污染的特點,小麥種子發芽率高達99.2%,小麥種子發芽時間相較于一般小麥發芽時間縮短了40%,還避免了普通打破種子休眠方法處理中有些尚未打破休眠造成出苗不整齊及處理后經干燥可能引起二次休眠等問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小麥種植方法對小麥種子的處理能夠極大的提高小麥種子的發芽率與播種后的幼苗的成活率,小麥種子發芽率高達99.2%,小麥種子發芽時間相較于一般小麥發芽時間縮短了40%,同過科學施藥,可有效防治小麥病蟲害,減少小麥藥害,降低用藥風險,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對作業人員的傷害,另外,通過該方法,還降低了用藥成本和人工成本,采用本發明種植方法,小麥長勢好,落黃好,小麥的抗病能力得到極大的增強,籽粒飽滿,活桿成熟,小麥生理活性強,并且能夠極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進小麥良好生長,提高小麥的抗寒、抗旱、抗扶到能力,防止早衰,延長葉功能期,增強光合作用,使小麥的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提高,并且使小麥的品質得到了提高,食用時安全系數高,種植出的小麥營養價值高。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小麥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土地選擇及平整,選擇交通方便、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灌排方便、平坦一致、能夠進行畦田化栽培的地塊,土壤類型選擇壤土,將耕地灌溉、澆透,土壤容重1.26-1.28g/cm3,有機質含量在2.5-2.8%,總孔隙度56-58%;(2)種子處理:①選種,選擇飽滿無蟲害的小麥種子,將小麥放置在光照強度為0.4勒克斯,空氣濕度在55%,溫度在18-20℃的環境下3-4小時;②將上述處理的小麥種子置于18-20℃清水中浸泡2小時后,迅速轉移到40-42℃清水中浸泡3小時后,再迅速轉移到18-20℃清水中浸泡4小時后,過濾,將小麥種子自然風干;③將上述處理后的小麥種子利用質量濃度為0.75%的氫氧化鈉溶液在24℃下浸泡2小時后,滴加質量濃度為0.8%的硫酸溶液2小時剛好中和氫氧化鈉,繼續以相同的滴加速度滴加混合溶液20分鐘,然后,過濾,將小麥種子自然風干,所述混合溶液由鹽酸溶液與氯化鈣溶液混合而成;④將上述處理的小麥種子放入到復合浸泡液中浸泡30分鐘,然后過濾,表面采用22℃清水清洗1-2遍,所述復合浸泡液按重量份計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1、商路8、茼麻花2、水100制成;⑤在22℃條件下催芽,保持空氣濕度在75%,白天提供10小時光照,夜間保持無光;(3)播種時間為十月中旬,每畝地播種16-17斤經過催芽的種子,深耕40cm,畦面180cm,畦背30cm,畦長85cm;(4)對上述播種過的小麥進行施藥管理:在小麥生長到15-18厘米高時,噴灑復合農藥水,噴灑完復合農藥水后的第5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64%的氯化鈣溶液,噴灑完復合農藥水后的第12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28%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小麥授粉后第8天,噴灑復合草藥水,噴灑完復合草藥水后的第6天噴灑質量濃度為0.31%的抗酸血酸鈉溶液;所述復合農藥水由甲維鹽、丁硫克百威、復硝酚鈉、氯化鈉、磷酸一鈣、水制成;所述復合草藥水由飛機草、老鶴草、青蒿草、艾草、蘿卜花、膽礬、雄黃、水制成;(5)在小麥孕穗期噴施0.28%硫酸鋅溶液;小麥抽穗期噴施0.25%鉬酸銨溶液;小麥灌漿期噴施0.34%硫酸亞鐵、0.25%氯化鈣、0.23%氯化鉀,其余為水的混合溶液;(6)播種180天后開始收割。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清水浸泡小麥種子溫度為26-28℃,硫酸鈉溶液浸泡小麥種子溫度為16-18℃。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復合農藥水按重量份計由甲維鹽1、丁硫克百威1、復硝酚鈉2、氯化鈉10、磷酸一鈣28、水1000制成,其制備方法為:將甲維鹽、丁硫克百威、復硝酚鈉、氯化鈉、磷酸一鈣、水均勻混合到一起后,以800r/min轉速攪拌30分鐘后,自然靜置20分鐘,即可。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復合草藥水按重量份計由飛機草6、老鶴草4、青蒿草5、艾草4、蘿卜花3、膽礬2、雄黃2、水100制成,其制備方法為:將飛機草、老鶴草、青蒿草、艾草、蘿卜花均勻混合后,攪碎,然后采用75%體積百分比濃度乙醇溶劑,料液比1:32,在85℃回流提取3.5小時后,離心得上清液,再旋轉蒸發濃縮,然后冷凍干燥得到提取物,將提取物與膽礬、雄黃、水均勻混合后,以400r/min轉速攪拌20分鐘,即可。對比經過本發明方法處理的小麥種子與采對照組處理的小麥種子(浸泡時間相同),統計發芽率與定植成活率:發芽率%出苗率%本發明99.299對比例192.095對比例290.192表1其中,對比例1為種子處理中:只采用質量濃度為0.75%的氫氧化鈉溶液在24℃下浸泡2小時,其余處理步驟與本發明相同;對比例2為種子處理中:只采用40-42℃清水浸泡2小時,其余處理步驟與本發明相同;通過表1可以看出,通過本發明處理的小麥種子發芽率和成活率明顯增高。對比本發明小麥施藥管理與對比例對小麥病蟲害發生率、小麥品質產量的影響(以魯麥21號種植為例):平均病蟲害發生率%小麥品質畝產量kg本發明0.40綠色優質468.54對比例30.36農藥殘留424.41對比例40.64綠色優質439.70表2其中,對比例3為:小麥施藥管理中將本發明中授粉后第10天噴灑復合草藥水替換為依舊噴灑復合農藥水,其它處理方法不變;對比例4為:小麥施藥管理中將本發明中小麥生長到15-18厘米高時噴灑復合農藥水替換為依舊噴灑復合草藥水,其它處理方法不變;由表2可以看出,單獨采用本發明復合草藥水,病蟲害發生率有所升高,產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獨使用復合農藥水,病蟲害發生率雖然低,但是會有農藥殘留,對人身體健康所有威脅,并且產量也不高。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