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大葉女貞生長期病害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大葉女貞,幼枝及葉柄無毛或有微小短柔毛,有皮孔。葉紙質,橢圓狀披針形。花梗短,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略等長,花藥和花冠裂片略等長。花期6月。生于海拔700—1300米處溪邊或山坡下部灌木叢中。適應性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寒,不耐干旱和瘠薄,適生于肥沃深厚、濕潤的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根系發達。萌蘗、萌芽力均強,耐修剪。抗氯氣、二氧化硫和氟化氫,是目前常見的景觀綠化植物。在大葉女貞種植過程中,容易發生根腐病、卷葉棉蚜等病蟲害,會對大葉女貞的生長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大葉女貞生長期病害的種植方法,通過對種子及出芽后的幼苗進行處理,提升了種子的出芽率和移栽的成活率,并且降低了大葉女貞生長過程中病害的發生。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降低大葉女貞生長期病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成熟、完整的大葉女貞種子,將大葉女貞種子使用質量分數1%的檸檬酸浸泡種子8-10min,將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表面使用直徑0.5mm的針刺破表皮,將被刺破的種皮處使用處理劑涂抹覆蓋,所述處理劑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牡丹皮3.6份、百部5份、土茯苓2.7份、七七芽4份、伏龍肝2份、菟絲子4份;(2)、將步驟(1)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放在4-6℃、相對濕度65-70%的條件下處理0.5-1h,然后將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使用育苗基質進行育苗;(3)、在大葉女貞幼芽長至0.8-1cm時,在大葉女貞幼芽上涂抹生姜汁與荊芥汁按體積比3:1的混合物;(4)、待大葉女貞幼苗長至1.5-1.6m進行移栽,移栽前一周,以大葉女貞樹干為中心,25-30cm為半徑,將自地表向下40cm的大葉女貞的側根斬斷,然后使用質量分數為0.12%的白醋溶液澆灌,每棵幼苗澆灌1.5-2L;(5)、移栽后5天內給大葉女貞遮遮陽網,移栽3日內不澆水,移栽第四日澆灌,澆灌前每棵大葉女貞根部施用混合藥肥,混合藥肥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草木灰35份、熟石灰12份、百部1.2份、雞血藤0.85份、生姜汁5份、朝天椒2份;(6)、每年春夏兩季,每隔35-40天,使用藥劑噴灑在大葉女貞樹冠及樹干,所述藥劑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黃芪2.3份、蟾蜍草12.5份、醋酸鈉0.2份、天葵子0.85份、土荊皮4份、金盞銀盤1.5份、水500份。優選地,處理劑制備時,將牡丹皮、百部、土茯苓、七七芽、菟絲子混合后加入其總重量8-10倍的水煎煮1-2h,然后過濾,得濾液,向濾液中加入粉碎的伏龍肝,邊文火加熱邊攪拌,得到膏狀處理劑。優選地,所述育苗基質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泥炭土82份、蛭石9份、醋糟5份、硫酸銅0.08份、硫酸鋅0.24份、硼酸0.05份、鉬酸銨0.03份、氯化鈷0.002份,使用時,使用綠芥末、韭菜汁與水按體積比0.02:1:10制成的混合溶液調節至基質含水率為68-80%。優選地,大葉女貞幼苗長至高度為25-28cm時,將大葉女貞幼苗下部的葉片摘除,葉片摘除的總數為當時大葉女貞幼苗總葉片的1/5。優選地,在摘除葉片后,使用柴油、石膏、生石灰按重量比5:1.5:1混合均勻后,涂敷在摘除在葉片的枝條上。進一步地,在移栽前一周,對大葉女貞葉片及樹干噴灑一次質量分數0.05%的復合氨基酸溶液。進一步地,藥劑制備時,將黃芪、蟾蜍草、天葵子、土荊皮加入相應分量的水中,文火煎煮30-40min,然后加入金盞銀盤,繼續煎煮30-40min,過濾,加入醋酸鈉,冷卻后,得到藥劑。本申請中的生姜汁、韭菜汁、荊芥汁分別為新鮮生姜、韭菜、荊芥榨成的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降低大葉女貞生長期病害的種植方法簡單,在種植過程中使用中草藥制成的藥劑噴灑,能有效地降低大葉女貞根腐病及卷葉棉蚜的發生,提升大葉女貞的生長速度及品質。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在安徽省界首市進行種植實驗,使用本發明方法的種植10畝,使用常規方法的種植10畝,結果顯示,本發明方法處理后大葉女貞的根腐病發生率降低22%,卷葉棉蟲發生率降低35%。在使用種子進行育苗前,將種子表面刺破,然后使用處理劑對種子的破損處進行處理,能快速打破種子休眠,提升種子的萌發率,還可以促使種子萌發后快速生根,提升其生長的速度,縮短育苗的周期,主要使用中藥成分制備的處理劑進行處理,不需要使用激素類藥物進行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且可以避免使用后對種子處理造成種子發生變異,保持大葉女貞的優良性能,在出芽后使用生姜汁和芥末的混合物處理幼芽,促進分裂,能加速幼芽的生長,而且防止害蟲對幼芽的損害,提升幼苗的成活率。處理后,種子的萌發率可以達到86%,出芽周期縮短了20%以上,萌發后的成活率達到97%以上,經濟價值明顯提升。本發明在進行移栽前,先進行斷根處理,然后使用白醋溶液澆灌并噴灑復合氨基酸溶液,能顯著提升大葉女貞移栽的成活率。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降低大葉女貞生長期病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成熟、完整的大葉女貞種子,將大葉女貞種子使用質量分數1%的檸檬酸浸泡種子10min,將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表面使用直徑0.5mm的針刺破表皮,將被刺破的種皮處使用處理劑涂抹覆蓋,所述處理劑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牡丹皮3.6份、百部5份、土茯苓2.7份、七七芽4份、伏龍肝2份、菟絲子4份;(2)、將步驟(1)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放在5℃、相對濕度70%的條件下處理0.6h,然后將處理好的大葉女貞種子使用育苗基質進行育苗;(3)、在大葉女貞幼芽長至0.8-1cm時,在大葉女貞幼芽上涂抹生姜汁與荊芥汁按體積比3:1的混合物;(4)、待大葉女貞幼苗長至1.5-1.6m進行移栽,移栽前一周,以大葉女貞樹干為中心,25-30cm為半徑,將自地表向下40cm的大葉女貞的側根斬斷,然后使用質量分數為0.12%的白醋溶液澆灌,每棵幼苗澆灌1.8L;(5)、移栽后5天內給大葉女貞遮遮陽網,移栽3日內不澆水,移栽第四日澆灌,澆灌前每棵大葉女貞根部施用混合藥肥,混合藥肥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草木灰35份、熟石灰12份、百部1.2份、雞血藤0.85份、生姜汁5份、朝天椒2份;(6)、每年春夏兩季,每隔35-40天,使用藥劑噴灑在大葉女貞樹冠及樹干,所述藥劑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黃芪2.3份、蟾蜍草12.5份、醋酸鈉0.2份、天葵子0.85份、土荊皮4份、金盞銀盤1.5份、水500份。實施例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育苗基質按重量計由以下原料制成:泥炭土82份、蛭石9份、醋糟5份、硫酸銅0.08份、硫酸鋅0.24份、硼酸0.05份、鉬酸銨0.03份、氯化鈷0.002份,使用時,使用綠芥末、韭菜汁與水按體積比0.02:1:10制成的混合溶液調節至基質含水率為68-80%。使用該方法配制的育苗基質進行處理,可以大大提升出芽的速度,與處理劑共同作用,雙重作用,進一步提升大葉女貞的出芽率。實施例3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大葉女貞幼苗長至高度為25-28cm時,將大葉女貞幼苗下部的葉片摘除,葉片摘除的總數為當時大葉女貞幼苗總葉片的1/5。在摘除葉片后,使用柴油、石膏、生石灰按重量比5:1.5:1混合均勻后,涂敷在摘除在葉片的枝條上。實施例4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在移栽前一周,對大葉女貞葉片及樹干噴灑一次質量分數0.05%的復合氨基酸溶液。能進一步提升大葉女貞移栽的成活率。本發明使用各組實施例的方法進行種植實驗,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各組均使用10000粒種子進行實驗,其他環境因素一致;表1:種子萌發率(%)萌發后幼苗成活率(%)移栽成活率(%)實施例186.3597.2598.5實施例287.6297.4598.4實施例388.2198.0598.6實施例488.1698.0299.5對比例186.2295.3592.7對比例257.4894.8592.6對比例1的種子使用50ppm的赤霉素溶液處理,其他處理步驟使用現有常規步驟;對比例2的種子使用清水處理,其他步驟使用現有常規步驟。由表1可知,使用本發明種植的大葉女貞的種子萌發率高,與使用赤霉素溶液處理的種子萌發率相近,而且經過本發明方法進行處理的萌發后的成活率更高,經處理后,移栽的成活率也明顯提升,提升了大葉女貞育苗的經濟價值。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