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芽苗菜種植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生物營養基質培育大豆芽苗菜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芽苗菜需求量的增加,芽苗菜生產發展迅速,為了提高芽苗菜的生物產量和經濟產量,現在生產中通常使用一些生長調節劑或微量元素溶液進行浸種或噴灑。雖然在芽苗菜栽培過程中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或微量元素溶液能夠起到一定程度的調控生長、富集礦質元素、增強芽苗菜的保健功能等作用,然而由于生長迅速,生產周期短,這些措施也易造成化學物質在芽苗菜內的積累,從而引發安全與衛生隱患。
發明專利201410168716.2公開了芽苗菜快繁營養紙制作方法,采用菜籽餅和EM混合發酵培養出營養發酵液,并將其吸附在親水無紡布上,制成芽苗菜快繁營養紙;申請號為201320704046.2的實用新型專利,是一種類似瓦楞紙板的植物種植板;申請號為95107495.4的多效農藝營養紙膜則采用常規的造紙法制成多效農藝營養紙膜,主要用來取代地膜;申請號為02142369.5的育秧營養紙床的發明專利,是一種利用造紙中的一段工藝制取的紙基板并加有復合營養素而制成,添加了殺菌劑和氮磷鉀等廢料;申請號為201410838199.5的發明專利則采用將育苗紙在蘆丁溶液中浸泡后烘干形成營養紙以用于提高芽苗菜中的蘆丁含量。這些專利都通過對營養紙的處理以改善芽苗菜的栽培。但未有一款針對大豆芽苗菜給出特定的能夠提高其產量及營養品質的栽種基質及種植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通過對大豆芽苗菜的栽種工藝進行改進,以使產出的大豆芽苗菜營養品質大幅提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的目的,本案提供了一種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種:選取發芽率>95%的有機大豆種子;
步驟二、浸種:精選后的大豆種子用自來水淘洗2~3次,然后放入盛有2~3倍于種子體積的水中浸泡,浸泡好后再用自來水清洗2~3次;
步驟三、將步驟二處理過的種子放入第一營養液中,于25.5~27℃條件下浸泡18~23h;
步驟四、將經步驟三浸泡過的種子均勻攤放于生物營養基質中,于25℃條件下遮光恒溫催芽1~2天,催芽率達到80%;
步驟五、對栽培區內大豆芽苗菜進行統一光照培養,先進行弱光光照0.5~1天,光照指數小于70勒克斯,再采用強光進行光照,光照指數為72~78勒克斯,溫度控制于25~30℃,每天噴水3~4次,保持濕度大于70%,培養3~4天,即可;
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為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及去離子水以1:1:5~1:1:10的混合液。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步驟四的播種密度為2.5~3.5kg/㎡。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采用LED光源進行步驟五的光照。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步驟五中還采用富氧處理。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的制備方法為:取所述嫩姜浸泡于去離子水中5~10天,嫩姜與去離子水的比例為10g:1mL~25g:2mL,制得姜提取液;將大豆芽苗菜根莖洗凈后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保鮮層2~3小時,取出,用榨汁機打碎,再用干凈的紗布把打碎的大豆芽苗菜根莖包好,擠出汁液,得到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將所述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去離子水以1:1:5~1:1:10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第一營養液。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的制備方法為:取嫩姜浸泡于去離子水中7天,嫩姜與去離子水的比例為12g:1mL,制得姜提取液;將大豆芽苗菜根莖洗凈后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保鮮層2.5小時,取出,用榨汁機打碎,再用干凈的紗布把打碎的大豆芽苗菜根莖包好,擠出汁液,得到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將所述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去離子水以1:1:7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第一營養液。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生物營養基質包括以下成分(按質量份數計):沙土60~75%、保水劑5~10%、水20~30%。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驟四及步驟五中向所述生物營養基質表面噴灑第二營養液,所述第二營養液中包含微生物制劑、氮比調節劑及菌種激活劑;所述微生物制劑為EM有益菌、光合菌、酵素菌或301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氮比調節劑為尿素;所述菌種激活劑為紅糖。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營養液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200公斤干凈的水將紅糖完全稀釋,再將微生物制劑混合于水中拌勻后密封培養3~4天;
步驟2、用200公斤干凈的水將尿素完全稀釋,再用保水劑把氮比調節劑溶液吸收固化起來;
步驟3、將動物糞便、農作物秸稈料及步驟二產物進行混合攪拌均勻,一邊攪拌一邊噴灑步驟一的產物,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調節至50~60%,其中,動物糞便20%、農作物秸稈料79%、微生物制劑0.1%、尿素0.3%、紅糖0.4%、保水劑0.2%;
步驟4、堆料發酵:將拌均勻的混合物料堆漚起來并用塑料膜布遮蓋嚴實,進行厭氧發酵;
步驟5、堆漚發酵期間的堆翻:堆漚發酵期間要觀察堆料內的溫度,當料內溫度達到60℃時維持4~5天后,要進行堆翻;堆翻后再用塑料布遮蓋嚴繼續發酵;
步驟6、發酵周期:夏天堆漚發酵8~10天,冬天堆漚發酵15~20天;
步驟7、取步驟六產物,加入清水,固液質量比為:1:25~1:35混合后,沉淀,取上清,得到第二營養液。
優選的是,所述的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驟四及步驟五還需向每平方米生物營養基質表面噴灑1000~5000mL的第一營養液。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特定的無污染、原生態工藝方法栽種大豆芽苗菜,從而提高了大豆芽苗菜的產量及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實施例1
一種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種:選取發芽率>95%的有機大豆種子;
步驟二、浸種:精選后的大豆種子用自來水淘洗2~3次,然后放入盛有2~3倍于種子體積的水中浸泡,浸泡好后再用自來水清洗2~3次;
步驟三、將步驟二處理過的種子放入第一營養液中,于25.5~27℃條件下浸泡18~23h;
步驟四、將經步驟三浸泡過的種子均勻攤放于生物營養基質中,播種密度為2.5~3.5kg/㎡,于25℃條件下遮光恒溫催芽1~2天,催芽率達到80%;
步驟五、采用LED光源對栽培區內大豆芽苗菜進行統一光照培養,先進行弱光光照0.5~1天,光照指數小于70勒克斯,再采用強光進行光照,光照指數為72~78勒克斯,溫度控制于25~30℃,每天噴水3~4次,保持濕度大于70%,培養3~4天,即可;
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為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及去離子水以1:1:5的混合液。
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的制備方法為:取嫩姜浸泡于去離子水中5天,嫩姜與去離子水的比例為10g:1mL,制得姜提取液;將大豆芽苗菜根莖洗凈后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保鮮層2小時,取出,用榨汁機打碎,再用干凈的紗布把打碎的大豆芽苗菜根莖包好,擠出汁液,得到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將所述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去離子水以1:1:5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第一營養液。
所述生物營養基質包括以下成分(按質量份數計):沙土60%、保水劑10%、水30%。
實施例2
操作同實施例1。
所述步驟四及步驟五中向所述生物營養基質表面噴灑第二營養液,所述第二營養液中包含微生物制劑、氮比調節劑及菌種激活劑;所述微生物制劑為EM有益菌、光合菌、酵素菌或301菌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氮比調節劑為尿素;所述菌種激活劑為紅糖。
所述第二營養液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200公斤干凈的水將紅糖完全稀釋,再將微生物制劑混合于水中拌勻后密封培養3~4天;
步驟2、用200公斤干凈的水將尿素完全稀釋,再用保水劑把氮比調節劑溶液吸收固化起來;
步驟3、將動物糞便、農作物秸稈料及步驟二產物進行混合攪拌均勻,一邊攪拌一邊噴灑步驟一的產物,將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調節至50~60%,其中,動物糞便20%、農作物秸稈料79%、微生物制劑0.1%、尿素0.3%、紅糖0.4%、保水劑0.2%;
步驟4、堆料發酵:將拌均勻的混合物料堆漚起來并用塑料膜布遮蓋嚴實,進行厭氧發酵;
步驟5、堆漚發酵期間的堆翻:堆漚發酵期間要觀察堆料內的溫度,當料內溫度達到60℃時維持4~5天后,要進行堆翻;堆翻后再用塑料布遮蓋嚴繼續發酵;
步驟6、發酵周期:夏天堆漚發酵8~10天,冬天堆漚發酵15~20天;
步驟7、取步驟六產物,加入清水,固液質量比為:1:25~1:35混合后,沉淀,取上清,得到第二營養液。
步驟五中還采用富氧對大豆芽苗菜進行處理。
實施例3
操作同實施例1。
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的制備方法為:取嫩姜浸泡于去離子水中10天,嫩姜與去離子水的比例為25g:2mL,制得姜提取液;將大豆芽苗菜根莖洗凈后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保鮮層3小時,取出,用榨汁機打碎,再用干凈的紗布把打碎的大豆芽苗菜根莖包好,擠出汁液,得到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將所述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去離子水以1:1:10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第一營養液。
所述生物營養基質包括以下成分(按質量份數計):沙土75%、保水劑5%、水20%。
實施例4
操作同實施例1。
其中,所述第一營養液的制備方法為:取嫩姜浸泡于去離子水中7天,嫩姜與去離子水的比例為12g:1mL,制得姜提取液;將大豆芽苗菜根莖洗凈后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保鮮層2.5小時,取出,用榨汁機打碎,再用干凈的紗布把打碎的大豆芽苗菜根莖包好,擠出汁液,得到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將所述姜提取液、大豆芽苗菜根莖提取液、去離子水以1:1:7的比例混合,得到所述第一營養液。
所述步驟四及步驟五還需向每平方米生物營養基質表面噴灑1000~5000mL的第一營養液。
比較例1
一種大豆芽苗菜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種:選取發芽率>95%的有機大豆種子;
步驟二、浸種:精選后的大豆種子用自來水淘洗2~3次,然后放入盛有2~3倍于種子體積的水中浸泡,浸泡好后再用自來水清洗2~3次;
步驟三、將步驟二處理過的種子放入清水中,于25.5~27℃條件下浸泡18~23h;
步驟四、將經步驟三浸泡過的種子均勻攤放于沙土中,播種密度為2.5~3.5kg/㎡,于25℃條件下遮光恒溫催芽1~2天,催芽率達到80%;
步驟五、采用LED光源對栽培區內大豆芽苗菜進行統一光照培養,先進行弱光光照0.5~1天,光照指數小于70勒克斯,再采用強光進行光照,光照指數為72~78勒克斯,溫度控制于25~30℃,每天噴水3~4次,保持濕度大于70%,培養3~4天,即可;
表1上述實施例大豆芽苗菜結果比較
測定維生素C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纖維素含量測定采用李合生的方法(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通過上述表1數據可知,經營養液浸泡過的種子、噴灑過的生物營養基質有益于大豆芽苗菜的生長。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