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番茄二次斷根的育苗方法,屬于農業種植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目前番茄育苗存在的問題有2個,即種苗攜帶和傳播病菌,以及種苗徒長。長期以來,番茄種子帶病是導致番茄病蟲害傳播的主要原因之一,番茄育苗的過程中,在苗期生長速度快、營養豐富、生長環境適宜的情況下,潛伏在種子里的病菌暫時不會使幼苗表現出病害的癥狀,這就使得病菌得以隱蔽。然而在定植大田后很快就會表現出發病癥狀,番茄個別葉片開始出現萎蔫,很快蔓延至其它葉片,直到最后全株死亡,給生產帶來嚴重的損失。此外,在番茄育苗過程中,常常也會遇到幼苗徒長的情況,幼苗徒長不僅使苗子瘦弱,抵抗力差,更影響今后的結果情況。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育苗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番茄二次斷根的育苗方法。本發明的方法,一是解決了生產中番茄種子帶病的問題,可完全將種子所攜帶的病菌去除,育成健康無病菌的幼苗,同時,新根的多次重生鍛煉了幼苗自身的自愈力,使其對病害的抵御能力提高;二是解決了番茄幼苗徒長的問題,新根重生時,植株為花芽分化蓄備了充分的營養,這為番茄今后開花花穗整齊、收獲優質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番茄二次斷根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番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大棚內的苗床上,覆上1-1.2cm厚的基質,然后澆水至基質含水量為60-70%;(2)待番茄幼苗長至一葉一心時,先在大棚的棚膜上覆上遮陽網,然后進行第一次斷根移苗,具體為:先將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從步驟(1)的苗床移出,齊根部斷根,然后在育苗盤內的基質上插一個洞,再將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下胚軸放入所述洞內,用基質壓緊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下胚軸,然后澆水至基質含水量為80-85%;(3)待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長出新根,去除大棚棚膜上的遮陽網;(4)待番茄幼苗長至四葉一心時,先在大棚的棚膜上覆上遮陽網,然后進行第二次斷根移苗,方法與步驟(2)所述第一次斷根移苗相同;(5)待四葉一心的番茄幼苗長出新根,去除大棚棚膜上的遮陽網;(6)待番茄幼苗長至七至八葉一心的健壯苗時,將番茄幼苗移栽至大田。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將育苗盤內的基質插一個洞采用的工具為移苗棒,所述洞的深度為2cm。進一步,步驟(2)中,所述遮陽網的遮陽率≥90%。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降低環境溫度,減少水份蒸發,為番茄幼苗提供一個適宜的新根發生的溫度和濕度環境。進一步,步驟(1)和步驟(2)中所述基質均由椰糠、草炭、珍珠巖與蛭石按重量比7:4:1:1配制而成。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營養配比均衡,無病菌,能為番茄幼苗發育健康新根提供保障。進一步,步驟(3)長出新根的判斷標準為:觀察到番茄幼苗開始長出新葉,輕輕松動番茄幼苗不能將番茄幼苗拔出,就說明番茄幼苗已經長出新根。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解決了生產中番茄種子帶病的問題,番茄很多病害都是通過種子傳播的,如番茄枯萎病、青枯病、潰瘍病等,通過二次斷根,可完全將種子所攜帶的病菌去除,育成健康無病菌的幼苗。(2)本發明解決了幼苗徒長的問題,幼苗徒長不僅使苗子瘦弱,更影響今后的結果情況。通過二次斷根,不僅阻止了幼苗徒長,幼苗自身的自愈力也得以提高,抗性增強;同時也給植株提供了充分積蓄營養的機會,從而為花芽分化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營養,給番茄開花花穗整齊度、結果期收獲優質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本發明的方法簡單,市場前景廣闊,適合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本實施例的番茄二次斷根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番茄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大棚內的苗床上,覆上1-1.2cm厚的基質,所述基質由椰糠、草炭、珍珠巖與蛭石按重量比7:4:1:1配制而成,然后澆水至基質含水量為60-70%。(2)待番茄幼苗長至一葉一心時,先在大棚的棚膜上覆上遮陽網,然后進行第一次斷根移苗,具體為:先將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從步驟(1)的苗床移出,齊根部斷根,然后用移苗棒在育苗盤內的基質上插一個深度為2cm的洞,再將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下胚軸放入所述洞內,用基質壓緊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下胚軸,然后澆水至基質含水量為80-85%;(3)待一葉一心的番茄幼苗長出新根,去除大棚棚膜上的遮陽網,其中,長出新根的判斷標準為:觀察到番茄幼苗開始長出新葉,輕輕松動幼苗不能將番茄幼苗拔出,就說明番茄幼苗已經長出新根。(4)待番茄幼苗長至四葉一心時,先在大棚的棚膜上覆上遮陽網,然后進行第二次斷根移苗,方法與步驟(2)所述第一次斷根移苗相同。(5)待四葉一心的番茄幼苗長出新根,去除大棚棚膜上的遮陽網。(6)待番茄幼苗長至七至八葉一心的健壯苗時,將番茄幼苗移栽至大田。對比試驗2016年春季在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進行的番茄育苗比較試驗,本試驗設置3個處理,處理一:一次斷根育苗;處理二:本發明的二次斷根育苗;處理三:不斷根育苗。每組各設60株番茄幼苗。處理一:在番茄幼苗一葉一心時進行第一次斷根移栽,處理二:在番茄幼苗四葉一心時進行第二次斷根移栽,處理三:在番茄幼苗長至八葉一心時,統一移栽大田。每處理設3個小區,每個小區20株幼苗,隨機排列。本對比試驗分別統計了3個處理的幼苗情況與結果期發病株數,分別如表1和表2所示。表13個處理的幼苗參數統計表處理編號平均株高(cm)平均莖粗(cm)處理一20.60.51處理二17.20.56處理三23.50.48如表1所示,各處理的幼苗健壯程度為處理二﹥處理一﹥處理三,說明處理二的幼苗最健壯,沒有發生徒長。表23個處理發病情況表處理編號處理一處理二處理三根系發病株9021根系發病率(%)15035如表2所示,各處理的發病率以處理三最高,處理二最低,處理一中等。由此可見,處理二通過二次斷根,完全將種子攜帶的根部病害去除。由此可見,本發明可以解決了生產中番茄種子帶病的問題,通過二次斷根,可完全將種子所攜帶的病菌去除,育成健康無病菌、無徒長的幼苗。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