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鵪鶉是一種候鳥,常棲居于氣候溫暖的地方,是稚科中遷徙能力相對較弱的一種,翼羽短,不能高飛、久飛,往往晝伏夜出,喜夜間遷徙群飛,遷徙時多集群。鵪鶉是一種食用很強的家禽,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蛋白質食物--鵪鶉肉和鵪鶉蛋,被人們加工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在市場中出售,是最受人們喜愛的食品之一,鵪鶉蛋、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鵪鶉肉細嫩,氨基酸豐富,并且還具有很多的藥用價值。是國內一致公認的珍貴食品和滋補品,具有動物人參之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鵪鶉肉和鵪鶉蛋也逐漸進入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尤其是鵪鶉蛋營養價值極高,鵪鶉蛋同時具有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鵪鶉蛋的組成物質比雞蛋豐富而且純度高,其中蛋白質比雞蛋高3%、鐵比雞蛋高46.9%、VB1和VB2分別比雞蛋高20%和188.3%,是一種很好的營養補品,對于幼兒發育和病人補養極為適宜。不論是嬰幼兒補充營養在家中蒸煮鵪鶉蛋,還是在餐館中做的砂鍋粉對鵪鶉蛋的用量也越來越多,從中我們也看出人們的鵪鶉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如何提高鵪鶉產蛋的養豬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目前在提高鵪鶉產蛋方面主要是通過增加喂養食料,任增加食料,但鵪鶉吃料量不大,因此增加食料效果不明顯。另外也有些不良養殖戶還通過給鵪鶉飼料中添加一些激素藥物來增加鵪鶉的產蛋量,這種嚴重影響食品安全,侵害了人們的基本權利。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根據鵪鶉生長特點、合理照料鵪鶉飲食、較好的提高鵪鶉產蛋率的養殖方法。一種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場舍設置:在鵪鶉場舍前后種樹或搭遮陰棚,場舍周圍種草,場舍屋頂涂白或內設頂棚;(2)鵪鶉幼崽選擇:選擇體壯無病、食欲強的鵪鶉幼崽;(3)成長期管理:保持場舍通風殺菌清潔干凈,單獨供給28至30攝氏度的溫水并在水中添加5%~8%的葡萄糖和0.02%~0.03%的高錳酸鉀,飼料喂食在飲水之后8至10分鐘,每天喂食6~8次,每天按1小時照明和3小時黑暗交替的間歇光照制;(4)轉群管理:選擇體壯無病、食欲強的育成母鵪鶉,母鵪鶉年齡為至38~42日,在夜間進行轉群及時供應飲水和種鶉飼料,保持安靜;(5)產蛋期管理:保持舍內環境溫度為21至23攝氏度,濕度控制在55%~65%,用紅色熒光燈對產蛋期的母鵪鶉光照每天15至16個小時,每天喂食5~6次含鈣和磷豐富的飼料補充其所需營養;進一步,該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的步驟(5)中的飼料含量百分比為:玉米40%、大麥20%、大豆16%、花生餅12%、骨粉5%、魚粉3%、貝殼粉2%復合維生素1%、食鹽1%。通過該技術手段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為,該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合理管理各種生長階段的食料以及生活條件,特別在產蛋期間進行精心照料,從鵪鶉生活的溫濕度、通風殺菌消毒、光照時間等方面改善鵪鶉生活條件,讓鵪鶉得到健康成長,使鵪鶉在產蛋階段增加了產蛋量,極大的提高鵪鶉的產蛋率,產出的鵪鶉蛋個子大,蛋質優良,營養價值豐富,較好地滿足了人們對鵪鶉蛋的需求。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一種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場舍設置:在鵪鶉場舍前后種樹或搭遮陰棚,場舍周圍種草,場舍屋頂涂白或內設頂棚等措施可有效減少輻射熱和反射熱以達到降溫目的;(2)鵪鶉幼崽選擇:選擇體壯無病、食欲強的鵪鶉幼崽;(3)成長期管理:保持場舍通風殺菌清潔干凈,單獨供給28至30攝氏度的溫水并在水中添加5%~8%的葡萄糖和0.02%~0.03%的高錳酸鉀,飼料喂食在飲水之后8至10分鐘,每天喂食6~8次,每天按1小時照明和3小時黑暗交替的間歇光照制;(4)轉群管理:選擇體壯無病、食欲強的育成母鵪鶉,母鵪鶉年齡為至38~42日,在夜間進行轉群及時供應飲水和種鶉飼料,保持安靜;(5)產蛋期管理:保持舍內環境溫度為21至23攝氏度,濕度控制在55%~65%,用紅色熒光燈對產蛋期的母鵪鶉光照每天15至16個小時,每天喂食5~6次含鈣和磷豐富的飼料補充其所需營養;為了在母鵪鶉產蛋期間能補充營養豐富的鈣、磷等營養物質,提高其產蛋率以及產蛋質量,該提高鵪鶉產蛋的養殖方法的步驟(5)中的飼料含量百分比為:玉米40%、大麥20%、大豆16%、花生餅12%、骨粉5%、魚粉3%、貝殼粉2%復合維生素1%、食鹽1%。本申請人通過對一批鵪鶉養殖,總結得到如下產蛋率,各個階段均比較普通養殖產量率提高8及以上,有效提高了鵪鶉產量率,提高鵪鶉的養殖價值。養殖周齡產蛋期間普通養殖產蛋率(%)本申請產蛋率6~10開產初期30~5038~6011~21產蛋旺期50~9058~9522~60產蛋后期70~3076~4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