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保護生物學和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杏黃兜蘭在華南地區引種馴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
杏黃兜蘭(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S.C.Chen&F.Y.Liu)又稱金兜,是我國的特有種,僅分布于我國云南省西部石灰巖地區樹木或灌木生長山地的巖壁縫隙中或多石、排水良好之地,海拔1400-2250米。由于觀賞價值極高,非法采挖猖獗,加上環境的惡化和其生境的破壞,其野生植物數量急劇減少,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I而禁止交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EN)亟待保護,在中國也已被中國國家林業局列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需要重點保護。遷地保護是杏黃兜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但杏黃兜蘭在華南地區種植時,生長勢差,成活率低、葉片變小,難開花。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杏黃兜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杏黃兜蘭在華南地區引種馴化的方法。
本發明的杏黃兜蘭在華南地區引種馴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材料的運輸和包裝:采集杏黃兜蘭植株,在挖掘杏黃兜蘭植株時,不要切斷連在一起的植株的走莖,幾株植株連在一起采挖,采集好的杏黃兜蘭植株用潮濕的苔蘚包裹根部防止失水,再放入通氣的硬紙盒中防止擠壓,運送到華南地區的遷地保育溫室中栽培;
B、栽培環境:遷地保育溫室保持杏黃兜蘭適宜的光照,控制溫度為15~35℃,在栽培過程中保持良好通風情況;
C、栽培管理方式:在種植前對引種的杏黃兜蘭清洗,洗去根和葉上的泥土和蟲卵,剪掉爛根爛葉,放入600-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浸泡20-40分鐘,取出,用水沖洗后晾干水分再種植于含有栽培基質的栽培盆中,種植完后栽培基質上面蓋一層智利進口水草,水草浸泡24-72小時后用手擰干后再使用;
引種栽培的杏黃兜蘭在剛上栽培盆后噴施600-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并用600-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澆透栽培基質,生長季節2-4天次澆水一次,在栽培基質基本干燥時才澆水,在夏秋季干燥季節的栽培過程中,向地面和空氣中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并保持保育溫室相對空氣濕度60-85%;在夏季高溫季節和冬季要防止空氣濕度過大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夏秋季干燥時在植株周圍的地面和空氣中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在15℃以下時減少澆水,只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本發明中所說的水草是指栽培蝴蝶蘭等蘭花用的智利進口苔蘚,在栽培領域一般叫水草。
杏黃兜蘭植株在栽培1個月恢復生長后,每半月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20:2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800-1000倍稀釋溶液,開花前的11-12月每星期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10:3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稀釋800-1000倍溶液一次,噴到葉片滴水為止。1-2月溫度低于15℃時,停止施葉面肥,在上盆栽培3個月根系恢復生長且盆面上撒施肥效為半年的奧綠二代601[10(氮)-11(磷)-18(鉀)+2MgO(氧化鎂)+TE(鐵)]長效緩釋奧綠肥,每半年一次,每株5-10粒;
栽培過程中每隔2個星期噴施一次35%尅土菌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稀釋液,或45%咪鮮胺1000-1200倍稀釋液,或75%多菌靈600-8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在相隔的另一個星期噴施40%的氧化樂果乳劑600-800倍稀釋液,或40%撲殺滅800-10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所述的栽培基質為泥炭土(以色列進口)、直徑0.5-0.6厘米陶粒、中粒松樹皮按體積比3-4:2-3:1混合均勻而成。
松樹皮需用沸水煮30-60分鐘后用自來水浸泡24-48小時后再用自來水沖洗3-5次再使用,陶粒需用自來水沖洗后再使用。
杏黃兜蘭在地下常具有數條或多條走莖,莖節處能生長出芽形成新的植株。在遷地保護時,采用地上走莖連在一起的幾個植株在一起種植成活率高。因此在進行遷地保護時挖掘植株時,不要切斷連在一起的植株的走莖。幾株植株連在一起采挖,這些植株中往往有開過花的植株、將要開花的植株以及剛生長出的幼株。但一個群落內采集的植株一般不超過3叢,進行分別標記并記錄采集地及其群落和生境情況。
對于栽培環境,在遷地保育溫室采用風機水簾溫室,具有內外兩層遮陽網,外遮陽網為遮陽率75%的黑色遮陽網,內遮陽網為遮陽率60%的銀灰色遮陽網。冬季陽光弱或其它季節陰天時,打開兩層遮陽網;夏秋季陽光強時利用兩層遮陽網遮蔭,通常情況下采用外遮陽網遮蔭。冬天利用燃油加溫機使溫度保持在15℃以上,夏天利用水簾降溫并加強通風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過程中,利用環流風機保持溫室良好的通風狀況。
所述的栽培盆為25厘米×25厘米塑料篩栽培,塑料篩底部墊一層黑網,內部裝填有栽培基質,一盆種20-30株。
本發明采用獨特的栽培基質和合適的栽培管理方式進行杏黃兜蘭的遷地保護,成功的實現了杏黃兜蘭的遷地保護,引種栽培2年后,成活率80%以上,開花率50%以上,為杏黃兜蘭的保護提供了有效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1)材料的采集:
杏黃兜蘭在地下常具有數條或多條走莖,莖節處能生長出芽形成新的植株。在遷地保護時,采用地上走莖連在一起的幾個植株在一起種植成活率高。因此在進行遷地保護時挖掘植株時,不要切斷連在一起的植株的走莖。幾株植株連在一起采挖。按照此原則在廣西保山在數量較多的5個群落中采集各1叢植株,每叢約有3-5株植株連在一起,共20株。這些植株中有開過花的植株、將要開花的植株以及剛生長出的幼株。分別標記并記錄采集地及其群落和生境情況。
(2)材料的運輸和包裝:
步驟(1)的采集好的杏黃兜蘭植株需用潮濕的苔蘚包裹根部防止失水,再放入通氣的硬紙盒中防止擠壓。三天后運送到華南地區廣州的遷地保育溫室中栽培。
(3)栽培環境:
遷地保育溫室采用風機水簾溫室,具有內外兩層遮陽網,外遮陽網為75%黑色遮陽網,內遮陽網為60%的銀灰色遮陽網。冬季陽光弱或其它季節陰天時,打開兩層遮陽網;夏秋季陽光強時利用兩層遮陽網遮蔭,通常情況下采用外遮陽網遮蔭。冬天利用燃油加溫機使溫度保持在15℃以上,夏天利用水簾降溫并加強通風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過程中,利用環流風機保持溫室良好的通風狀況。
(4)栽培管理方式:
在種植前對引種的杏黃兜蘭清洗,洗去根和葉上的泥土和蟲卵,剪掉爛根爛葉,放入6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浸泡20分鐘,取出,用水沖洗后晾干水分再種植于含有栽培基質的栽培盆中。
采用大小為25厘米X 25厘米塑料篩作為栽培盆栽培,塑料篩底部墊一層黑網,栽培盆內裝填有栽培基質。一盆種20株。栽培基質為細泥炭土(以色列進口)、直徑0.5厘米陶粒、中粒松樹皮按體積比4:3:1進行配制。松樹皮需用沸水煮30分鐘后用自來水浸泡48小時后再用自來水沖洗3次再使用,陶粒需用自來水沖洗后再使用。種植完后栽培基質上面蓋一層進口水草,智利進口水草需浸泡24小時后用手擰干后再使用。
引種栽培的杏黃兜蘭在剛上盆后噴施6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并用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澆透栽培基質,20天內不用澆水。20天后進入正常管理,生長季節2天次澆水一次。栽培過程中,保持保育溫室60-85%的空氣相對濕度,但在夏季高溫季節和冬季要防止空氣濕度過大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夏秋季干燥時在植株周圍的地面和空氣中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在15℃以下時減少澆水,只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杏黃兜蘭植株在栽培1個月恢復生長后,每半月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20:2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800倍稀釋溶液,在開花前的11-12月每星期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10:3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800倍稀釋溶液一次,噴至葉面滴水為止。1-2月溫度低于15℃時,停止施葉面肥。在上盆栽培3個月根系恢復生長且盆面上撒施肥效為半年的奧綠二代601[10(氮)-11(磷)-18(鉀)+2MgO(氧化鎂)+TE(鐵)]長效緩釋奧綠肥,每半年一次,每株約5粒。
栽培過程中每隔2個星期噴施一次35%尅土菌可濕性粉劑1500倍稀釋液,或45%咪鮮胺1200倍稀釋液,或75%多菌靈7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在相隔的另一個星期噴施40%的氧化樂果乳劑600倍稀釋液,或40%撲殺滅10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引種栽培2年后,成活率85%,開花率55%以上。
實施例2:
(1)材料的采集:
杏黃兜蘭在地下常具有數條或多條走莖,莖節處能生長出芽形成新的植株。在遷地保護時,采用地上走莖連在一起的幾個植株在一起種植成活率高。因此在進行遷地保護時挖掘植株時,不要切斷連在一起的植株的走莖。幾株植株連在一起采挖。按照此原則在廣西怒江在數量較多的6個群落中采集各1叢杏黃兜蘭植株,每叢約有3-5株植株連在一起,共25株。這些植株中有開過花的植株、將要開花的植株以及剛生長出的幼株。分別標記并記錄采集地及其群落和生境情況。
(2)材料的運輸和包裝:
步驟(1)采集好的杏黃兜蘭植株需用潮濕的苔蘚包裹根部防止失水,再放入通氣的硬紙盒中防止擠壓。4天后運送到華南地區廣州的遷地保育溫室中栽培。
(3)栽培環境:
遷地保育溫室采用風機水簾溫室,具有內外兩層遮陽網,外遮陽網為75%黑色遮陽網,內遮陽網為60%的銀灰色遮陽網。冬季陽光弱或其它季節陰天時,打開兩層遮陽網;夏秋季陽光強時利用兩層遮陽網遮蔭,通常情況下采用外遮陽網遮蔭。冬天利用燃油加溫機使溫度保持在15℃以上,夏天利用水簾降溫并加強通風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過程中,利用環流風機保持溫室良好的通風狀況。
(4)栽培管理方式:
在種植前對引種的杏黃兜蘭清洗,洗去根和葉上的泥土和蟲卵,剪掉爛根爛葉,放入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浸泡40分鐘,取出,用水沖洗后晾干水分再種植于含有栽培基質的栽培盆中。
采用大小為25厘米X 25厘米塑料篩作為栽培盆栽培,塑料篩底部墊一層黑網,內部填充有栽培基質。一盆種25株。栽培基質為細泥炭土(以色列進口)、直徑0.6厘米陶粒、中粒松樹皮按體積比3:2:1進行配制,混合均勻而成。松樹皮需用沸水煮60分鐘后用自來水浸泡24小時后再用自來水沖洗4次再使用,陶粒需用自來水沖洗后再使用。種植完后基質上面蓋一層進口智利水草,水草浸泡72小時后用手擰干再使用。
引種栽培的杏黃兜蘭在剛上盆后噴施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并用6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澆透栽培基質,20天內不用澆水。20天后進入正常管理,生長季節3天次澆水一次。栽培過程中,保持保育溫室60-85%的空氣相對濕度,但在夏季高溫季節和冬季要防止空氣濕度過大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夏秋季干燥時在植株周圍的地面和空氣中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在15℃以下時減少澆水,只保持栽培基質濕潤即可。
杏黃兜蘭植株在栽培1個月恢復生長后,每半月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20:2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1000倍稀釋溶液,在開花前的11-12月每星期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10:3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800倍稀釋溶液一次,噴至葉面滴水為止。1-2月溫度低于15℃時,停止施葉面肥。在上盆栽培3個月根系恢復生長且盆面上撒施肥效為半年的奧綠二代601[10(氮)-11(磷)-18(鉀)+2MgO(氧化鎂)+TE(鐵)]長效緩釋奧綠肥,每半年一次,每株約10粒。
栽培過程中每隔2個星期噴施一次35%尅土菌可濕性粉劑2000倍稀釋液,或45%咪鮮胺1000倍稀釋液,或75%多菌靈8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在相隔的另一個星期噴施40%的氧化樂果乳劑800倍稀釋液,或40%撲殺滅8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引種栽培2年后,成活率80%,開花率50%。
實施例3:
(1)材料的采集:
杏黃兜蘭在地下常具有數條或多條走莖,莖節處能生長出芽形成新的植株。在遷地保護時,采用地上走莖連在一起的幾個植株在一起種植成活率高。因此在進行遷地保護時挖掘植株時,不要切斷連在一起的植株的走莖。幾株植株連在一起采挖。按照此原則在廣西保山在數量較多的6個群落中采集各1叢杏黃兜蘭植株,每叢約有3-6株植株連在一起,共30株。這些植株中有開過花的植株、將要開花的植株以及剛生長出的幼株。分別標記并記錄采集地及其群落和生境情況。
(2)材料的運輸和包裝:
步驟(1)采集好的杏黃兜蘭植株需用潮濕的苔蘚包裹根部防止失水,再放入通氣的硬紙盒中防止擠壓。5天后運送到華南地區廣州的遷地保育溫室中栽培。
(3)栽培環境:
遷地保育溫室采用風機水簾溫室,具有內外兩層遮陽網,外遮陽網為遮光率75%黑色遮陽網,內遮陽網為遮光率60%的銀灰色遮陽網。冬季陽光弱或其它季節陰天時,打開兩層遮陽網;夏秋季陽光強時利用兩層遮陽網遮蔭,通常情況下采用外遮蔭網遮蔭。冬天利用燃油加溫機使溫度保持在15℃以上,夏天利用水簾降溫并加強通風保持在35℃以下。在栽培過程中,利用環流風機保持溫室良好的通風狀況。
(4)栽培管理方式:
在種植前對引種的杏黃兜蘭清洗,洗去根和葉上的泥土和蟲卵,剪掉爛根爛葉,放入7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浸泡30分鐘,取出,用水沖洗后晾干水分再種植。
采用大小為25厘米×25厘米塑料篩作為栽培盆栽培,塑料篩底部墊一層黑網,塑料篩內裝有栽培基質。一盆種30株。栽培基質為細泥炭土(以色列進口)、直徑0.6厘米陶粒、中粒松樹皮按體積比3:3:1進行配制,混合均勻而得。松樹皮需用沸水煮45分鐘后用自來水浸泡36小時后再用自來水沖洗5次再使用,陶粒需用自來水沖洗后再使用。種植完后栽培基質上面蓋一層智利進口水草,水草需浸泡48小時后用手擰干再使用。
引種栽培的杏黃兜蘭在剛上盆后噴施7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并用800倍的多菌靈稀釋溶液澆透基質,20天內不用澆水。20天后進入正常管理,生長季節4天次澆水一次。栽培過程中,保持保育溫室60-85%的空氣相對濕度,但在夏季高溫季節和冬季要防止空氣濕度過大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秋季干燥時在植株周圍的地面和空氣中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氣溫在15℃以下時減少澆水,只保持基質濕潤即可。
杏黃兜蘭植株在栽培1個月恢復生長后,每半月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20:2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900倍稀釋溶液,在開花前的11-12月每星期施噴施一次氮、磷、鉀營養配比為10:30:20的‘花多多R’復合肥1000倍稀釋溶液一次,噴至葉面滴水為止。1-2月溫度低于15℃時,停止施葉面肥。在上盆栽培3個月根系恢復生長且盆面上撒施肥效為半年的奧綠二代601[10(氮)-11(磷)-18(鉀)+2MgO(氧化鎂)+TE(鐵)]長效緩釋奧綠肥,每半年一次,每株約8粒。
栽培過程中每隔2個星期噴施一次35%尅土菌可濕性粉劑1800倍稀釋液,或45%咪鮮胺1100倍稀釋液,或75%多菌靈6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在相隔的另一個星期噴施40%的氧化樂果乳劑700倍稀釋液,或40%撲殺滅900倍稀釋液一次,交替使用。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引種栽培2年后,成活率90%,開花率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