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化肥農藥,具體地說是一種防治蚜蟲的化肥農藥。
背景技術: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又稱蚜蟲總科,學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于蚜科。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于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寄主于白菜、油菜、蘿卜、芥菜、青菜、菜薹、甘藍、花椰菜、蕪菁等十字花科蔬菜,偏嗜白菜及芥菜型油菜。
目前防治蚜蟲大多數停留在使用傳統農藥的階段上,傳統農藥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導致的另一結果就是農民加大農藥的使用量,長期以往,農藥的廣泛使用不僅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生物農藥應勢而生,生物農藥,系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藥和殺蟲農藥的作用。生物農藥與傳統農藥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生物農藥的毒性通常比傳統農藥低;選擇性強,它們只對目的病蟲和與其緊密相關的少數有機體起作用,而對人類、鳥類、其他昆蟲和哺乳動物無害;低殘留、高效。很少量的生物農藥即能發揮高效能作用,而且它通常能迅速分解,從總體上避免了由傳統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不易產生抗藥性;生物農藥能極大地降低傳統農藥的使用,而不影響作物產量。憑借著這個優勢,生物農藥整發展迅速,在未來的幾年內,生物農藥有很大優勢。生物農藥存在著不可替代的使用價值以及巨大的潛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低殘留、不易產生抗藥性、選擇性強的防治蚜蟲的藥肥,在農業生產中一次施用既可施肥,又可有效防治,克服了現有技術條件下要兩次或多次使用殺蟲和肥料的做法。
技術方案:一種植物農藥,所述植物農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提取液及溶液制成:白桑提取液15-25份、白蘚提取液10-15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15-20份、接骨木提取液5-10份、臭椿提取液10-20份、硫酸亞鐵溶液20-30份。
優選地,白桑提取液15份、白蘚提取液10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15份、接骨木提取液5份、臭椿提取液10份、硫酸亞鐵溶液20份。
優選地,白桑提取液25份、白蘚提取液15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20份、接骨木提取液10份、臭椿提取液20份、硫酸亞鐵溶液30份。
優選地,白桑提取液20份、白蘚提取液12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18份、接骨木提取液8份、臭椿提取液15份、硫酸亞鐵溶液25份。
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起到殺蟲與施肥的雙重作用,節省施藥成本。藥肥施用后,既能有效防治害蟲,同時又起到施肥的作用,節省勞動力成本。
本發明全部采用天然的植物,毒性低,藥效發揮時間短,選擇性強,對環境和人畜無害,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白桑桑科桑屬,拉丁名:Morus alba L.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m。枝條細長而直,皮色灰褐為主,節距2.8~3.8cm,冬芽小。葉長5~10cm,寬4~8cm,葉柄較長而細,邊緣有粗鋸齒,無毛。耐寒耐旱性中等。花單性,雌雄異株,穗狀花序;雄花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蕊;雌花花被片4,無花柱或極短,柱頭2裂,宿存。聚花果(桑椹),黑紫色或白色。本發明取其葉子部分。
白蘚(Dictamnus albus L.ssp.dasycarpus(Turcz.)Wint.)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肉質粗長,淡黃白色。莖直立,基部木質。生境:半陰坡山麓,草甸,溝邊,林緣,丘陵,山谷疏林中,山坡,山坡草甸,山坡林緣,山坡林中,疏林中灌叢。本發明取其根皮部分。
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為瑞香科假狼毒屬Stelleropsis Pobed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莖木質,黃褐色或淡褐色;莖直立,10~20條自基部發出,不分枝,草質或近基部稍木質,無毛,具小的葉脫落后的痕跡,綠色,一年生,稍粗大。本發明取其全株。
接骨木(學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屬落葉灌木,高達4米。莖無棱,多分枝,灰褐色,無毛。葉對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偏斜闊楔形,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邊緣有較粗鋸齒,兩面無毛。圓錐花序頂生,密集成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花萼鐘形,5裂,裂片舌狀;花冠輻射狀,45裂,裂片倒卵形,淡黃色;雄蕊5枚,著生于花冠上,較花冠短;雌蕊1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漿果鮮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本發明取其根葉。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屬落葉喬木,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樹和木礱樹,因葉基部腺點發散臭味而得名。本發明取其臭椿樹皮、根皮、果實。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更清楚,下面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植物提取液的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冷漬法、浸漬法、滲漉法、改良明膠法、回流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和升華法等。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溶劑提取法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它是根據植物中各種有效成分溶解度的性質,選用對需要成分溶解度大而對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劑,將所需要的活性成分從藥材組織內溶解出來的一種提取方法.近年應用于植物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藥絮凝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分子蒸餾法等。
本發明的植物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為:采用冷漬法,將經篩選過的植物粉碎,稱重,用5倍的浸提溶劑浸漬3d,過濾后再重復3次,合并濾液即得相應的粗提物;將提取液加到旋轉蒸發儀的克氏燒瓶中,將乙醇、氯仿、石油醚的溫度分別控制在60-70℃、50-60℃、40-50℃,減壓濃縮得到提取液。
實施例一:重量份,白桑提取液15份、白蘚提取液10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15份、接骨木提取液5份、臭椿提取液10份、硫酸亞鐵溶液20份。混合均勻,使用時配水20%作為葉面肥噴施。
硫酸亞鐵肥的施加,除了能夠補充植物體內的鐵元素外,還能促進其對氮與磷元素的吸收,因為硫酸亞鐵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所以還可以大大調節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過程,促進各種元素的吸收。硫酸亞鐵基肥與種肥的施用,可以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物分解加快,預防植物缺鐵性營養不良的問題出現,如許多花卉因缺鐵會導致黃葉病的出現。配合有機肥使用其效果更好。
實施例二:重量份,白桑提取液25份、白蘚提取液15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20份、接骨木提取液10份、臭椿提取液20份、硫酸亞鐵溶液30份。
實施例三:重量份,白桑提取液20份、白蘚提取液12份、天山假狼毒提取液18份、接骨木提取液8份、臭椿提取液15份、硫酸亞鐵溶液25份。
將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制備的農藥以油菜蚜蟲為試驗對象分別進行防治效果,測定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