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桃子和李子這類水果的種植面積大幅增長,桃子和李子產業得以的飛速發展,大量鮮果集中上市,但銷售時間短、并且果實皮薄汁多,又屬于呼吸躍變型果實,采摘中容易受損,貯藏期容易受病菌侵染,導致果皮產生褐變、腐爛等問題,制約了桃子和李子的產業化的發展。因此探究桃子和李子各個品種的貯藏特性和貯藏品質變化,對于桃子和李子的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果蔬保鮮技術是保證果蔬貯藏品質、擴大銷售半徑,延長銷售時間,提高經濟效益、解決“豐產不豐收”的重要途徑。
作為重要的保鮮劑,1-甲基環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具有高效無毒穩定等特點,它能夠與組織中的乙烯競爭乙烯受體蛋白發生不可逆的結合,進而影響相應的信號傳導,從而有效較少組織對乙烯的敏感性,達到延緩果實的后熟目的。但1-MCP不能抑制腐爛菌的繁殖,因此,單一使用1-MCP,果蔬侵染病害的風險仍然無法避免。
木霉菌是一種對多種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強的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它具有生長繁殖速度快、迅速占領營養空間、產生抗菌素,并具有廣泛適應性、廣譜性、多機制性及無毒等多種特點,但使用濃度過高會產生藥害。
臭氧屬于強氧化劑,具有高效的殺菌作用。目前臭氧主要用于污水處理、飲水消毒、食品保鮮、醫院消毒、家庭消毒等多方面,經過臭氧消毒處理,食品表面不產生任何殘留物,可直接食用,是目前最為經濟,食品安全最為可靠的保鮮技術,但由于臭氧的強氧化性,高濃度的臭氧會很快地擴散透進植物細胞內,破壞細胞,造成傷害,加速腐爛。
在果蔬保鮮領域,適宜的環境氣氛與貯藏溫度對于果蔬保鮮十分重要,也是桃子和李子壽命的關鍵因子。自發氣調包裝技術已廣泛在果蔬保鮮中使用,它因能夠調節貯藏環境中相對濕度和氣體濃度的特性得到了飛速發展,是目前使用最為經濟的保鮮貯藏包裝方式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高效的保鮮效果、成本低的水果的保鮮方法。
本發明的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水果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采后的桃子、李子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
(2)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12~24 h,然后用80~95%的CO2密閉處理6~12h;
(3)接著濃度為35~65 mg/m3的臭氧密閉處理3~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2.5℃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75~95%、2.5~4.5℃貯藏;
(3)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得保鮮庫內臭氧濃度達到35-65 mg/m3。
上述的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其中:水果為桃子或李子,具體品種為艷紅桃、嫵陽紅桃、脆紅李、蜂糖李或四月李。
上述的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其中:保鮮膜為聚乙烯保鮮膜,其厚度為20 ~30 μm,透氣系數為透氣系數(O2)為7~10×108 mL×m-2·d-1·atm-1。
上述的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其中:保鮮濕度、溫度分別為75~95%、2.5~4.5℃,其中溫度波動不大于0.5℃。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針對桃子(李子)等水果在貯藏過程中易失水、腐爛的特性,通過采前噴施哈茨木霉菌與采后結合食品安全保鮮劑、臭氧滅菌、分三階段預冷、通過自發氣調包裝對采后生理調節、控制致病菌、自發氣調和低溫貯藏的方法達到保鮮目的。將桃子(李子)經分選、采前噴施哈茨木霉菌與采后結合食品安全保鮮劑,通風愈傷、高濃度CO2處理、臭氧滅菌、自發氣調包裝、分階段預冷,扎袋,在2.5~4.5℃、濕度80~95%的保鮮庫內貯藏。貯藏期內每2天充入臭氧1次,濃度達到35~65 mg/m3。桃子(李子)可有效貯藏時間為60天,可食率≥90%。從而達到低成本、高效桃子(李子)保鮮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分選,選擇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大小一致的艷紅桃,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葉部型(稀釋2000倍),采后的果實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12h,然后用濃度為90%的CO2密閉處理12 h,接著用濃度為65%的臭氧密閉處理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厚度為20 μm,透氣系數(O2):10×108 mL×m-2·d-1·atm-1),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3℃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85%、3.5±0.5℃貯藏。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臭氧濃度達到65 mg/m3,此條件下,艷紅桃有效保鮮可有效貯藏60天,可食率92.8%。
實施例2
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分選,選擇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大小一致的嫵陽紅桃,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葉部型(稀釋2000倍),采后的果實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24h,然后用濃度為85%的CO2密閉處理12h,接著用濃度為35%的臭氧密閉處理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厚度為20 μm,透氣系數(O2):10×108 mL×m-2d-1atm-1),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3℃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75%、3.5±0.5℃貯藏。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臭氧濃度達到35 mg/m3,,此條件下,嫵陽紅桃有效保鮮可有效貯藏60天,可食率93.6%。
實施例3
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分選,選擇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大小一致的脆紅李,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釋1000倍),采后的果實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24h,然后用濃度為95%的CO2密閉處理6h,接著用濃度為45%的臭氧密閉處理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厚度為30 μm,透氣系數(O2):8.6×108 mL×m-2·d-1·atm-1),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2.5℃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95%、2.5±0.5℃貯藏。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臭氧濃度達到45 mg/m3,,此條件下,脆紅李有效保鮮可有效貯藏60天,可食率93.9%。
實施例4
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分選,選擇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大小一致的蜂糖李,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釋1000倍),采后的果實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12h,然后用濃度為80%的CO2密閉處理8 h,接著用濃度為50%的臭氧密閉處理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厚度為30 μm,透氣系數(O2):8.6×108 mL×m-2·d-1·atm-1),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2.5℃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85%、4.5±0.5℃貯藏。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臭氧濃度達到50 mg/m3,,此條件下,蜂糖李有效保鮮可有效貯藏60天,可食率91.8%。
實施例5
一種水果的保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分選,選擇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大小一致的四月李,采前3天噴施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稀釋1000倍),采后的果實經分選后存放在室溫25±1℃環境中,首先用0.5 μL/L的1-甲基環丙烯(1-MCP)處理24h,然后用濃度為90%的CO2密閉處理8 h,接著用濃度為40%的臭氧密閉處理12h,處理結束后裝入保鮮膜(厚度為40 μm,透氣系數(O2):7×108 mL×m-2·d-1·atm-1),分三階段進行預冷,第一階段在15℃預冷24h,第二階8℃預冷24h,第三階段在2.5℃預冷24h,然后立即扎袋,隨后在濕度80%、3±0.5℃貯藏。貯藏過程中,每2天充入臭氧1次,使臭氧濃度達到40 mg/m3,,此條件下,四月李有效保鮮可有效貯藏60天,可食率92.6%。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