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白鶴芋種子的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浸泡:白鶴芋種子采摘后,置于41~43℃、質量分數為2~3%的白砂糖水溶液中浸泡26~28小時,過濾,得浸泡種子;
(2)冷藏:將浸泡種子浸于質量分數為1.2~1.4%的殼聚糖溶液中,置于7~9℃恒溫靜置3~4天,得冷藏種子;
(3)超聲:將冷藏種子于56~58kHz超聲40~45分鐘后,靜置浸泡8~10小時,得超聲種子;
(4)發酵:向超聲種子中加入嗜酸乳桿菌,使濃度達到108~109CFU/ml,混合均勻,置于37~39℃恒溫發酵4~5小時,再置于24~26℃恒溫發酵12~14小時,過濾,得發酵種子;
(5)拌種:將拌種劑加入發酵種子,加入量為種子重量的16~18%,混合均勻,置于36~38℃烘干至含水量為16~18%,得拌種種子;
(6)貯藏:將拌種種子置于陰涼通風處避光放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白鶴芋種子的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殼聚糖溶液,是將稱重后的殼聚糖加入體積分數為3%的醋酸溶液中,攪拌加熱至完全融化,得殼聚糖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白鶴芋種子的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的拌種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綠豆皮21~23、雪松針17~19、高良姜17~19、薏苡葉12~14、辣椒籽12~14、花椒7~9、玉米葉7~9,分別將所有原料粉碎至60~80目,再將粉碎后的綠豆皮、雪松針、高良姜、薏苡葉、辣椒籽和花椒混合,加入綠豆皮重量120~130倍量的體積分數為52~54%的酒精溶液,浸泡8~10小時,熬煮至體積為原來的1/10,過濾,加入粉碎后的玉米葉,混合均勻,冷凍干燥至含水量為4~6%,得拌種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白鶴芋種子的貯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葉,為開花期的玉米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