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及其應用,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水產養殖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水產動物疾病呈現出高危害、多發性和復雜化的特點,時刻影響著水產業的健康發展。2015年,江蘇部分地區水產養殖基地出現了蟹農俗稱的“水癟子”病,發病率達15%~30%,目前該病害的發病率在不斷加重。當前對其病因的研究已經開展,但尚未達到共識。有人認為是病毒或微孢子蟲感染所致,也有人認為是養殖環境惡劣等共同作用所產生。發病時間在6月中下旬、河蟹第3次蛻殼之后,前期在5月份也有少部分塘口發生,但很少被發現。7月中旬開始普遍發生。發病池塘的河蟹一般活力尚好,最初出現“上草、吊網、爬岸”等行為,吃食量明顯減少,附肢不堅硬、空癟;絕大部分病蟹仍可繼續蛻殼。出現病癥后多數病蟹并不會馬上死亡,但一旦發病則往往難以治愈,給蟹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還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在河蟹養殖上急需開發一種集保肝護肝、抑菌促長、促進消化、防病抗病于一體的復合制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背景技術所提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及其應用,該復合制劑利用中草藥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劑、微生物和碘進行合理組配,快速有效地抑制養殖環境中的病原生物,修復河蟹機體內環境,保肝護肝,增強腸道消化能力,起到修復機體受損組織、減少河蟹因機體功能退化產生的“水癟子”病害、促進生長的作用,提高河蟹的養殖產量和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中草藥制劑,按重量份計包含如下原料組分:姜粉70~80份,大青葉5~10份,茴香7~10份,桂枝8~10份。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中草藥制劑,將所述的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8~10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0.5~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該復合制劑按重量份計包含如下組分:上述的中草藥制劑40~50份,復合芽孢桿菌38~45份,蛋氨酸碘12~15份。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其所述復合芽孢桿菌的菌液中芽孢含量不低于109個/mL。
上述的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按重量份計,所述的蛋氨酸的有效含量為4.5~6.0%。
上述的中草藥制劑在防治河蟹水癟子病中的應用。
上述的復合制劑在防治河蟹水癟子病中的應用。
上述的應用,其在于將復合制劑用池塘水稀釋200~300倍使用,每立方水體每次用量為稀釋后液體60~100克,潑灑于水面。
一種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方法,為將上述的復合制劑用池塘水稀釋200~300倍使用,每立方水體每次用量為稀釋后液體60~100克,潑灑于水面。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用組份的功效如下:
1、姜粉:由生姜風干磨碎后所得,內含姜醇、α-姜烯、β-水芹烯、檸檬醛、芳香醇、甲基庚烯酮、壬醛、α-龍腦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具發表,散寒,止嘔,開痰之功效,常用于防治風濕痛、腰腿痛、胃、十二指腸潰瘍、瘧疾、急性細菌性痢疾、蛔蟲性腸梗阻等,也可用于中毒的急救。本發明應用姜粉的抗蟲、抗菌、提高消化能力和抗氧化的作用,提高河蟹的機體的免疫力和消化。
2、大青葉:大青葉(Leaf of Indigowoad),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葉或枝葉。性苦,寒。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溫病熱盛煩渴,流行性感冒,急性傳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腸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黃疸,痢疾,喉痹,口瘡,癰疽腫毒等。本發明應用大青葉清熱、解毒、提高肝臟功能,提高消化功能,保護河蟹的肝臟系統不受損害。
3、茴香:茴香又名小懷香、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丶渾香,嫩葉作菜蔬。茴香為多年生草本,高40-200厘米,全株表面有粉霜,無毛,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光滑,灰綠色或蒼白色,有分枝。茴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PP、胡蘿卜素以及纖維素。茴香干燥成熟的果實中主要含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此外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愛草腦。另含順式茴香醚,對聚傘花素。導致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氣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腸胃的神經血管,具有健胃理氣的功效,小茴香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其果實是重要的中藥,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腹脅痛、疝痛、睪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等。本發明應用茴香作為調節免疫、保護肝臟、健脾健腸的藥物,促進河蟹生長。
4、桂枝:別名柳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葉,曬干,或切片曬干,本品呈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75cm,粗端直徑0.3~1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質硬而脆,易折斷。切片厚2~4mm,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桂枝能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本發明應用桂枝作為抗菌抑菌、清熱解毒的功效,防止有害細菌等侵染河蟹機體。
5、十二烷基硫酸鈉:別稱月桂醇硫酸鈉,分子式C12H25SO4Na,白色或淡黃色粉狀,溶于水,對堿和硬水不敏感。具有去污、乳化和優異的發泡力,是一種無毒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其生物降解度>90%,廣泛用于牙膏、香波、洗發膏、洗發香波、洗衣粉、液洗、化妝品和塑料脫模,潤滑以及制藥、造紙、建材、化工等行業。本發明應用十二烷基硫酸鈉作為增溶、洗滌蟹體表面臟污的成分,提高中草藥成分的有效性,減少病害的發生。
6、蛋氨酸碘:為蛋氨酸與碘的絡合物。在水中釋放游離的分子碘而起殺微生物作用。碘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也可殺滅真菌、病毒、原蟲。碘主要以分子(I2)形式發揮殺菌作用,其原理是碘化和氧化菌體蛋白的活性基因,并與蛋白的氨基結合而導致蛋白變性和抑制菌體的代謝酶系統??捎糜诜乐嗡a養殖動物由弧菌、嗜水氣單胞菌、愛德華氏菌等引起的細菌性疾病以及各種病毒性疾病。本發明應用蛋氨酸碘殺滅養殖水體中的病原微生物。
7、復合芽孢桿菌:復合芽孢桿菌是相應機構根據多年實踐經驗,并采用多年保存菌株選育生產而成。該產品是目前適用范圍廣,穩定性好,耐高溫耐酸堿能力強,繁殖速度較快的菌株。內含枯草芽孢桿菌臘狀芽孢桿菌及生物酶、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輔助劑??尚迯退w環境質量,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增強機體免疫力,同時緩解動物不進食,生長緩慢等不良應激反應狀態,恢復由于用藥造成的動物體質下降,提高疫苗抗體水平等綜合抗病力。本發明應用其改善環境、提高機體活力、促進攝食等功效。
本發明的復合制劑具有多效、安全、快速、吸收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等特點,直接投入水體,起到抑菌凈水、保肝健體、防治“水癟子”病、促進生長的功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的是對河蟹安全無毒的中草藥、表面活性劑、微生物和碘等各種物質,集保肝護肝、促進消化、抑制病原、防病促長等多功能于一體,成分明確,效果穩定,可直接潑灑,使用方便,生物可利用率高,不受環境條件的影響;使用后可快速修復河蟹養殖生態環境、有效地抑制養殖環境中的病原生物、改善機體受損組織、增強機體腸道消化能力,減少河蟹因機體功能退化產生的“水癟子”病害,起到凈水護肝、健體防病、促進生長的功效。經使用治療后,能使嚴重發病河蟹癥狀轉好,對河蟹水癟子病的治愈率為54.0%,最終增產109.3%;經過預防,河蟹發病率降低40%以上,產量增加5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中姜粉、大青葉、茴香和桂枝均購自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復合芽孢桿菌(芽孢含量≥109個/mL)購自南京農業大學生物源農藥創制有限公司,蛋氨酸碘(有效含量為4.5~6.0%)購自山西菲爾普斯科技有限公司。
實施例1: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
按重量份數計:取姜粉77份,大青葉8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1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取中草藥制劑45份,復合芽孢桿菌40份,蛋氨酸碘15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在常溫下混合均分裝制得復合制劑,最后包裝入庫。
實施例2: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
按重量份數計:取姜粉80份,大青葉5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1.5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取中草藥制劑50份,復合芽孢桿菌38份,蛋氨酸碘12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在常溫下混合均分裝制得復合制劑,最后包裝入庫。
實施例3: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
按重量份數計:取姜粉78份,大青葉7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1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取中草藥制劑42份,復合芽孢桿菌43份,蛋氨酸碘15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在常溫下混合均分裝制得復合制劑,最后包裝入庫。
實施例4: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
按重量份數計:取姜粉70份,大青葉5份,茴香7份,桂枝8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8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0.5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取中草藥制劑40份,復合芽孢桿菌38份,蛋氨酸碘12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在常溫下混合均分裝制得復合制劑,最后包裝入庫。
實施例5:一種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
按重量份數計:取姜粉80份,大青葉10份,茴香10份,桂枝10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混合,加入其重量10倍的水,煮沸2小時后冷卻,濾除藥渣,加入2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鈉,即成中草藥制劑。
取中草藥制劑50份,復合芽孢桿菌45份,蛋氨酸碘15份,將以上原料組份按比例稱重后在常溫下混合均分裝制得復合制劑,最后包裝入庫。
應用實施例1應用于江蘇興化地區的河蟹養殖
在江蘇興化一家大閘蟹養殖戶進行塘口養殖試驗,池塘平均水深1.0米,放養密度為1500只/畝,共計放養2畝,平均分成對照組合試驗組,每組1畝水塘。從5月份開始,將按實例1制備的應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用池塘水稀釋300倍,每立方水體每次潑灑稀釋后液體量為100克,整個養殖期共計使用6次。
在養殖戶自己的對照水塘中,有病蟹出現,水癟子病發病率約為40%,病蟹吃食減少,出水活力減弱,最終畝產量130斤,應用本技術后螃蟹的發病率大約為8%,畝產量210斤。發病率降低32%,產量增加61%。
應用實施例2應用于江蘇鹽城地區的河蟹養殖
在江蘇鹽城大豐一家多年養殖河蟹塘口,養蟹塘平均水深1.5米,放養密度為1000只/畝,共計放養2畝。5月份該塘口河蟹表現出零星水癟子病癥狀,部分河蟹可見拉黃、少食現象,底板發黃、發黑,有的病蟹鰓絲不正常。6月初使用本發明技術對該塘口進行處理。將按實例2制備的應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用池塘水稀釋250倍,每立方水體每次用稀釋后液體量為90克,整個養殖周期潑灑4次。
經過本發明處理后,河蟹水癟子病出現好轉,到后期螃蟹健康狀況良好,進食正常,經解剖發現,肝臟胰臟眼觀正常,總體抗應激能力強,無河蟹腹腔積水、空癟。
應用實施例3應用于江蘇宜興地區的河蟹養殖
在江蘇宜興一家河蟹養殖塘口重復作了本發明技術對河蟹水癟子病的治療作用,平均水深1.0米,放養密度為1500只/畝,共計放養1畝,平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時塘口河蟹已經出現水癟子病。將按實例3制備的應用于防治河蟹水癟子病的復合制劑用池塘水稀釋280倍,每立方水體每次用稀釋后液體量為80克,共計潑灑4次。
對照組的有60%的發病,病蟹腹腔積水、水腫、萎縮,腸道無食,可見“拉黃”現象。本發明處理組的發病率為6%,對螃蟹水癟子病的治愈率為54%。產量方面,對照的畝產量為86斤,本發明處理組180斤,增產109.3%,而且成品蟹質量較好,商品率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