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抗病性玉米種子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屬禾本科玉米屬。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人體必需營養物質,尤其是其含有豐富的玉米黃素、亞油酸及谷胱甘肽。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飼料作物、輕工業原料作物是世界人口所需要的重要糧食與工業原料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和水稻二位居第三位。我國地處玉米黃金生長帶,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和消費大國,在我國玉米更是已發展成為第一大經濟作物。
種子包衣技術是當前國際上先進的種子保健技術,已經成為種子標準化的一個重要項目。我國近年來大力倡導和推廣的種子處理技術,主要是將殺蟲劑、殺菌劑、復合肥料、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成份進行復配,形成不同功能的種子處理產品,以達到消除和控制病蟲害、打破休眠、提供營養、調節生長發育、調節種子周圍的水分、氧氣、溫度等小環境和調節種子形狀、大小的目的,實現良種標準化。但目前傳統的種子包衣技術,不能進行預防病蟲害的處理,而且不能快速地達到高萌芽率的狀態。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高抗病性玉米種子的處理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提高玉米種子抗病性和發芽率的處理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高抗病性玉米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預處理:將成熟的大豆種子浸潤在20-30℃的酸性溶液,并在紫外光輻射條件下浸泡處理10-20min,取出后置于砂紙上,經清水漂洗并篩選,去掉癟粒;
(2)配浸種液:向普通水溶液中按照重量配比添加以下成分:硝酸銨20-24g/L、殼寡糖10-15g/L、保水劑5-10mg/L、營養元素5-10mg/L、腐殖酸鈉2-5mg/L、谷朊粉0.5-2mg/L、香菇多糖0.1-0.5mg/L、抗壞血酸0.05-0.2mg/L,混合均勻,待用;
(3)浸種:將預處理過的玉米種子浸泡于浸種液中,常溫浸泡3-4h,隨后將浸潤后的種子在真空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
(4)抗病處理:將干燥后的玉米種子利用2-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0-15min,取出晾干后在玉米種子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
(5)滅菌處理:將步驟(4)處理好的玉米種子置于紅外光燈下,控制功率為400-450W,照射10-20min,將滅菌后的玉米種子置于低溫、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酸性溶液為檸檬酸、乳酸、草酸中的任意一種。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營養元素為微量元素、稀土鹽、腐植酸鉀,所述微量元素、稀土鹽、腐植酸鉀的重量比為3:2:5。
優選的,所述微量元素為氨基酸螯合鐵、氨基酸螯合鉬、氨基酸螯合鋅、硼砂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稀土鹽為硝酸鑭、硝酸鈰、硝酸銣、硝酸釔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真空干燥溫度為60-80℃。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的抗病處理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酸鈉5-10份、環糊精10-30份、枯草芽孢桿菌0.5-1份、膠凍樣芽孢桿菌0.5-1份、葡萄糖5-10份、維生素1-5份、氨基寡糖素0.5-1份。
優選的,所述抗病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0-30重量份的環糊精加水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15-30%的環糊精溶液,將0.5-1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0.5-1重量份的膠凍樣芽孢桿菌、5-10重量份的葡萄糖、1-5重量份的維生素、0.5-1重量份的氨基寡糖素加入到環糊精溶液中,超聲混合攪拌10-15min,設置超聲功率為200~300rpm,過濾干燥,得到環糊精包覆物;
2)將5-10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鈉加水溶解,噴灑在環糊精包覆物表面,干燥得到抗病處理劑。
優選的,所述抗病處理劑使用時,將抗病處理劑加水溶解,噴灑在玉米種子表面。
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的紅外光的波長為920-950n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浸種液富含豐富的營養元素,能夠使玉米種子在較短時間萌芽,加快玉米種子發芽成苗的速度。
2、本發明采用福爾馬林浸潤玉米種子,然后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增強了種子的抗病能力,從而增加玉米的栽培成功率,達到較高的萌發率。
3、本發明分別采用紫外光和紅外光照射玉米種子,起到滅菌的效果,提高玉米種子的抗病性和存活率。
4、本發明方法具有無刺激氣味、無毒性、無污染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實施例1
(1)種子預處理:將成熟的大豆種子浸潤在20℃的檸檬酸溶液,并在紫外光輻射條件下浸泡處理20min,取出后置于砂紙上,經清水漂洗并篩選,去掉癟粒;
(2)配浸種液:向普通水溶液中按照重量配比添加以下成分:硝酸銨20g/L、殼寡糖10g/L、保水劑5mg/L、氨基酸螯合鐵1.5mg/L、硝酸鑭1mg/L、腐植酸鉀2.5mg/L、腐殖酸鈉2mg/L、谷朊粉0.5mg/L、香菇多糖0.1mg/L、抗壞血酸0.05mg/L,混合均勻,待用;
(3)浸種:將預處理過的玉米種子浸泡于浸種液中,常溫浸泡3h,隨后將浸潤后的種子在真空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溫度60℃;
(4)抗病處理:將干燥后的玉米種子利用2%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min,取出晾干后在玉米種子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所述抗病處理劑是將10重量份的環糊精加水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30%的環糊精溶液,將0.5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0.5重量份的膠凍樣芽孢桿菌、5重量份的葡萄糖、1重量份的維生素、0.5重量份的氨基寡糖素加入到環糊精溶液中,超聲混合攪拌15min,設置超聲功率為200rpm,過濾干燥,得到環糊精包覆物;將5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鈉加水溶解,噴灑在環糊精包覆物表面,干燥得到抗病處理劑。
(5)滅菌處理:將步驟(4)處理好的玉米種子置于紅外光燈下,設置紅外光的波長為920-950nm,控制功率為400W,照射20min,將滅菌后的玉米種子置于低溫、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實施例2
(1)種子預處理:將成熟的大豆種子浸潤在25℃的乳酸溶液,并在紫外光輻射條件下浸泡處理15min,取出后置于砂紙上,經清水漂洗并篩選,去掉癟粒;
(2)配浸種液:向普通水溶液中按照重量配比添加以下成分:硝酸銨22g/L、殼寡糖12g/L、保水劑6mg/L、氨基酸螯合鐵1.8mg/L、硝酸鈰1.2mg/L、腐植酸鉀3mg/L、腐殖酸鈉3mg/L、谷朊粉1mg/L、香菇多糖0.3mg/L、抗壞血酸0.1mg/L,混合均勻,待用;
(3)浸種:將預處理過的玉米種子浸泡于浸種液中,常溫浸泡3-4h,隨后將浸潤后的種子在真空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溫度70℃;
(4)抗病處理:將干燥后的玉米種子利用3%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2min,取出晾干后在玉米種子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所述抗病處理劑是將20重量份的環糊精加水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20%的環糊精溶液,將0.6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0.8重量份的膠凍樣芽孢桿菌、6重量份的葡萄糖、3重量份的維生素、0.6重量份的氨基寡糖素加入到環糊精溶液中,超聲混合攪拌12min,設置超聲功率為250rpm,過濾干燥,得到環糊精包覆物;將6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鈉加水溶解,噴灑在環糊精包覆物表面,干燥得到抗病處理劑。
(5)滅菌處理:將步驟(4)處理好的玉米種子置于紅外光燈下,設置紅外光的波長為920-950nm,控制功率為450W,照射10min,將滅菌后的玉米種子置于低溫、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實施例3
(1)種子預處理:將成熟的大豆種子浸潤在30℃的草酸溶液,并在紫外光輻射條件下浸泡處理20min,取出后置于砂紙上,經清水漂洗并篩選,去掉癟粒;
(2)配浸種液:向普通水溶液中按照重量配比添加以下成分:硝酸銨24g/L、殼寡糖15g/L、保水劑8mg/L、氨基酸螯合鋅2.4mg/L、硝酸銣1.6mg/L、腐植酸鉀8mg/L、腐殖酸鈉5mg/L、谷朊粉1.5mg/L、香菇多糖0.3mg/L、抗壞血酸0.15mg/L,混合均勻,待用;
(3)浸種:將預處理過的玉米種子浸泡于浸種液中,常溫浸泡4h,隨后將浸潤后的種子在真空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溫度80℃;
(4)抗病處理:將干燥后的玉米種子利用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0min,取出晾干后在玉米種子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所述抗病處理劑是將30重量份的環糊精加水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30%的環糊精溶液,將1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1重量份的膠凍樣芽孢桿菌、10重量份的葡萄糖、4重量份的維生素、0.8重量份的氨基寡糖素加入到環糊精溶液中,超聲混合攪拌15min,設置超聲功率為200rpm,過濾干燥,得到環糊精包覆物;將8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鈉加水溶解,噴灑在環糊精包覆物表面,干燥得到抗病處理劑。
(5)滅菌處理:將步驟(4)處理好的玉米種子置于紅外光燈下,設置紅外光的波長為920-950nm,控制功率為450W,照射10min,將滅菌后的玉米種子置于低溫、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實施例4
(1)種子預處理:將成熟的大豆種子浸潤在30℃的檸檬酸溶液,并在紫外光輻射條件下浸泡處理15min,取出后置于砂紙上,經清水漂洗并篩選,去掉癟粒;
(2)配浸種液:向普通水溶液中按照重量配比添加以下成分:硝酸銨24g/L、殼寡糖15g/L、保水劑10mg/L、硼砂3mg/L、硝酸釔2mg/L、腐植酸鉀5mg/L、腐殖酸鈉5mg/L、谷朊粉2mg/L、香菇多糖0.5mg/L、抗壞血酸0.2mg/L,混合均勻,待用;
(3)浸種:將預處理過的玉米種子浸泡于浸種液中,常溫浸泡3h,隨后將浸潤后的種子在真空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干燥溫度60℃;
(4)抗病處理:將干燥后的玉米種子利用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5min,取出晾干后在玉米種子表面噴灑抗病處理劑,所述抗病處理劑是將30重量份的環糊精加水溶解,配成質量濃度為25%的環糊精溶液,將1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1重量份的膠凍樣芽孢桿菌、10重量份的葡萄糖、5重量份的維生素、1重量份的氨基寡糖素加入到環糊精溶液中,超聲混合攪拌12min,設置超聲功率為300rpm,過濾干燥,得到環糊精包覆物;將10重量份的聚丙烯酸鈉加水溶解,噴灑在環糊精包覆物表面,干燥得到抗病處理劑。
(5)滅菌處理:將步驟(4)處理好的玉米種子置于紅外光燈下,設置紅外光的波長為920-950nm,控制功率為420W,照射20min,將滅菌后的玉米種子置于低溫、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以上對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