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玉米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玉米種植方法都是一穴單株、等行距種植,由于受多種條件限制,一般4200 ~4700 株/ 畝,這種種植方法植株通透性差,作物的根系生長、抗倒伏能力、玉米授粉機會、地表水蒸發速度及夜間溫度散發均處于不利于玉米生長方面,導致該種植方法產量較低,糧食品質差等缺點且不利于田間管理和收獲;加之耕作技術落后,整地質量差,播種水平低,苗不全、不壯,密度不適宜等,使玉米產量減少5 ~8%。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傳統的玉米種植方法因植株通透性差、抗倒性能弱而導致玉米產量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高產的玉米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一下步驟:整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所述的播種采用下述方法:相鄰播種行的寬95-105厘米;每播種行中,五穴為一種植組,組距30-35厘米,單穴單株。
本發明采用種兩行空一行的種植方法,人為制造了植株邊行優勢,增加了玉米通風透光度,提高了光合效率,利于追肥和收獲,從而對玉米產量增加起到了積極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每個種植組中,穴30厘米或35 厘米。在實際生產中本發明方法簡便,栽培技術新穎,種植密度科學合理,玉米增產效果明顯。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每6 ~8 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每種植單元內的播種行錯序排列。
優選的,每種植單元中,每行的第一種種植組距離線以5 ~7 厘米遞增的模式錯序排列。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每種種植組中穴間近距離串珠型排列方法種植,且行間距較寬、組和組之間距離較大,有利于養分均衡施用和玉米吸收,每組植株之間根系相互交叉支撐,株間可以通風,減弱風對植株的壓力,組間可以過風,可有效的防治倒伏;潛在競爭促使玉米根多根壯,有利于養分吸收;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尤其是采用了6 ~8 條播種行為一個種植單元,種植單元內播種行錯序排列。與普通玉米種種植方法相比可有效增加通風透光性能,有利于行間追肥、有利于養分集中使用,能有效的增加玉米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
整地:深耕施下底肥。
選種:精選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
播種:每6 條播種行為1 個種植單元,播種行之間的行寬為100 厘米:每播種行中,4 厘米內5 穴連播形成穴距2 厘米的種植組,種植組之間的組距為40 厘米,單穴單株;6 條播種行中第一種植組距離種植線以5 厘米遞增的模式錯序排列。
施肥:將二胺35、尿素50、鉀肥15(重量比)制成復合肥,每畝施肥100 公斤。
間苗,除草,收獲。每畝6400 株,可收獲1200kg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