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玉米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中國的第一大糧食作物,但是目前市場上的玉米的產量不高,而且大量施肥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玉米種植方法,包括:
整田:深松、深旋、細耙、鎮壓,深松35 厘米至40 厘米,細耙、鎮壓達到上虛下實無坷垃,地平埂直無洼坑,全量施肥,畝施基肥氮、磷、鉀各13% 的復合肥90 公斤,土雜肥3 立方和硼、鋅、錳、鐵、銅微肥與稀土微肥;
種植:每年6月15日-20日播種,播種時,株與株之間間距15-18cm,種子萌發后,每畝留精壯幼苗6500-6800 株;
日常管理:7 片葉時化學除草,采用40% 阿特拉津膠懸劑+72% 都爾乳油,12 片葉時噴矮壯素進行化控;拔節期,每畝施尿素20kg,磷酸二銨 55kg,氯化鉀 45kg ;灌漿后期,每畝噴施磷酸二氫鉀60g,做到旱灌澇排;
收獲:收獲季節,若遇晴熱少雨天氣,可實時晚收2星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發明的種植方法,能夠極大的提高玉米的產量及品質,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種植方法,包括:
整田:深松、深旋、細耙、鎮壓,深松35 厘米至40 厘米,細耙、鎮壓達到上虛下實無坷垃,地平埂直無洼坑,全量施肥,畝施基肥氮、磷、鉀各13% 的復合肥90 公斤,土雜肥3 立方和硼、鋅、錳、鐵、銅微肥與稀土微肥;
種植:每年6月15日-20日播種,播種時,株與株之間間距15-18cm,種子萌發后,每畝留精壯幼苗6500-6800 株;
日常管理:7 片葉時化學除草,采用40% 阿特拉津膠懸劑+72% 都爾乳油,12 片葉時噴矮壯素進行化控;拔節期,每畝施尿素20kg,磷酸二銨 55kg,氯化鉀 45kg ;灌漿后期,每畝噴施磷酸二氫鉀60g,做到旱灌澇排;
收獲:收獲季節,若遇晴熱少雨天氣,可實時晚收2星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發明的種植方法,能夠極大的提高玉米的產量及品質,使玉米顆粒更加飽滿,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