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棉花種植
技術領域:
,尤其是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棉花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在我國已有2000余年的種植歷史,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棉花的生長過程中極易發生病害,導致產棉量和產棉質量受到極大不利影響;因此發明一種能有效提高棉花幼苗抗病能力和產量的種植方法對棉花種植業具有重大意義。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苗期施肥液棉花幼苗移栽后8~9天第一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18~19天后第二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并進行打頂處理;所述的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33~35份、磷酸二氫鉀24~26份、硫酸鋅5~6份、茶多酚0.35~0.37份、加納籽提取物0.44~0.48份、黃芪甲苷0.21~0.23份、藤黃果提取物0.38~0.4份;(2)蕾期施營養液現蕾時,及時去除葉枝,第一次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后每隔6~7天噴施一次,連噴三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氫鉀21~23份、硫酸亞鐵8~9份、硼酸3.4~3.8份、維生素B61.1~1.2份、谷氨酸0.94~0.98份、菊苣提取物0.45~0.49份、石梅衣提取物0.37~0.39份、山姜素0.21~0.23份、竹蓀多糖0.52~0.54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肥液使用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13%~0.15%,每次的根施量為21~22mL/株,溶質為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鋅、茶多酚、加納籽提取物、黃芪甲苷、藤黃果提取物的混合物。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營養液使用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為0.32%~0.34%,每次的噴施量為16~17mL/株,溶質為磷酸二氫鉀、硫酸亞鐵、硼酸、維生素B6、谷氨酸、菊苣提取物、石梅衣提取物、山姜素、竹蓀多糖的混合物。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苗期追施本發明的肥液,易于快速吸收與利用,有效促進根莖的粗壯生長,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為開花結果儲存養分和能量;蕾期噴施本發明的營養液,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坐花率和坐花品質,抑制病菌的侵害和滋生,從而有效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本發明使得棉花病害率降低至1.5%~1.8%,使得畝產籽棉量達到352.32~356.37kg、增產19.14%~20.51%,有效提高產棉量和產棉質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苗期施肥液棉花幼苗移栽后8~9天第一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18~19天后第二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并進行打頂處理;所述的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33份、磷酸二氫鉀24份、硫酸鋅5份、茶多酚0.35份、加納籽提取物0.44份、黃芪甲苷0.21份、藤黃果提取物0.38份;(2)蕾期施營養液現蕾時,及時去除葉枝,第一次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后每隔6~7天噴施一次,連噴三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氫鉀21份、硫酸亞鐵8份、硼酸3.4份、維生素B61.1份、谷氨酸0.94份、菊苣提取物0.45份、石梅衣提取物0.37份、山姜素0.21份、竹蓀多糖0.52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肥液的質量分數為0.13%,每次的根施量為21mL/株。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營養液的質量分數為0.32%,每次的噴施量為16mL/株。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苗期施肥液棉花幼苗移栽后8~9天第一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18~19天后第二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并進行打頂處理;所述的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34份、磷酸二氫鉀25份、硫酸鋅5.5份、茶多酚0.36份、加納籽提取物0.46份、黃芪甲苷0.22份、藤黃果提取物0.39份;(2)蕾期施營養液現蕾時,及時去除葉枝,第一次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后每隔6~7天噴施一次,連噴三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氫鉀22份、硫酸亞鐵8.5份、硼酸3.6份、維生素B61.15份、谷氨酸0.96份、菊苣提取物0.47份、石梅衣提取物0.38份、山姜素0.22份、竹蓀多糖0.53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肥液的質量分數為0.14%,每次的根施量為21.5mL/株。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營養液的質量分數為0.33%,每次的噴施量為16.5mL/株。實施例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高產棉花的種植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苗期施肥液棉花幼苗移栽后8~9天第一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18~19天后第二次追施肥液,追施肥液前剪去枯枝枯葉、病枝病葉并進行打頂處理;所述的肥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尿素35份、磷酸二氫鉀26份、硫酸鋅6份、茶多酚0.37份、加納籽提取物0.48份、黃芪甲苷0.23份、藤黃果提取物0.4份;(2)蕾期施營養液現蕾時,及時去除葉枝,第一次葉面噴施營養液,之后每隔6~7天噴施一次,連噴三次;所述的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氫鉀23份、硫酸亞鐵9份、硼酸3.8份、維生素B61.2份、谷氨酸0.98份、菊苣提取物0.49份、石梅衣提取物0.39份、山姜素0.23份、竹蓀多糖0.54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肥液的質量分數為0.15%,每次的根施量為22mL/株。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營養液的質量分數為0.34%,每次的噴施量為17mL/株。使用本實施例的種植方法與對比例棉花的普通種植方法種植“冀棉298”棉花12畝,平均分為4組,每組3畝,統計其病害率和平均畝產籽棉量,實驗對比結果如下表:表1實施例和對比例的對比結果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對比例病害率(%)1.81.71.510.4平均畝產籽棉量(kg)352.32353.76356.37295.73相對增產率(%)19.1419.6220.51——從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種植方法使得棉花病害率降低至1.5%~1.8%、相對對比例棉花的普通種植方法降低8.6%~8.9%,使得平均畝產籽棉量達到352.32~356.37kg、相對對比例棉花的普通種植方法增產19.14%~20.51%。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