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草莓種植領域。
背景技術:
草莓營養價值高且味道甘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常見蔬菜,目前草莓的栽培多數采用平地種植的方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且對種植環境有較高的要求,無法全年多季節種植,目前,各級政府為保證糧、油、菜等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生產,正大力倡導節約用地和集約化科學生產,特別是支持建設設施農業工程,利用各種溫室、大棚的培植技術,使之一年四季都能用于生產果蔬等農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
而在現有的大棚中,往往采用地面種植的方式進行草莓的栽培,生產效率低下,空間利用率低,光照不均勻,澆水施肥耗時耗力,勞動強度大,而且草莓在長出果實后往往接觸到地面土壤,加重了采摘后的清洗工作,不利于生產成本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草莓種植裝置,以解決單層種植方式光照不均勻的問題。
基礎方案:本方案中的草莓種植裝置,包括草莓種植架和兩臺輸送機構,所述草莓種植架包括臺階式的支撐架、太陽能旋轉裝置和高壓噴頭,所述支撐架每層臺階都設有種植槽,所述支撐架內設有水管,所述太陽能旋轉裝置安裝在支撐架最上層臺階中間,太陽能旋轉裝置包括太陽能板、旋轉體和轉軸,所述太陽能板安裝在旋轉體頂端,所述高壓噴頭安裝在太陽能板中心位置,所述轉軸一端連接旋轉體,另一端連接支撐架底部,所述轉軸固定連接在支撐架中心,轉軸為空心轉軸,所述水管穿過空心轉軸一端連接支撐架底部,另一端連接到高壓噴頭,所述兩臺輸送機構均由盛料筒、伸縮桿和底座組成,所述伸縮桿一端連接底座表面,另一端連接盛料筒。
上述技術方案的特點是:本方案由草莓種植架和兩臺輸送機構組成,草莓種植架又包括了臺階式的支撐架、太陽能旋轉裝置和高壓噴頭,每層臺階都設有種植槽,使用兩臺輸送機構分別將種子和土放入種植槽中,在需要進行澆水時,啟動高壓噴頭,水通過支撐架中心的水管將水運送到高壓噴頭處,通過高壓噴頭將水從頂部均勻噴出,對種植槽中的草莓進行均勻的澆灌,因為支撐架是臺階式支撐架,所以,通過頂端高壓噴頭進行水的噴灌,可以避免人工澆灌導致的澆灌不均勻,草莓生長不佳的問題,還可以對長出的果實起到沖刷作用,減輕了采摘的清洗工作量,還節約了資源。由于太陽能旋轉裝置是由太陽能板旋轉體和轉軸構成的,太陽能板處于最頂層,能均勻的接收到太陽的能量帶動空心轉軸轉動,支撐架固定連接轉軸,所以,當轉軸轉動帶動支撐架進行勻速旋轉,使種植槽中的草莓,受到均勻的光照,不會有光照不均勻而產生的草莓顏色不均,甜度不足的現象,本方案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能有效的解決現有單層的種植放置導致的光照不均,草莓長勢不佳的現象。
優選方案一,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種植槽底部設有透水孔,透水孔周向均布在種植槽底部。由于澆水過多時,水分填滿了土壤間隙,土中空氣被水代替,這時外部空氣也不能進入,因而造成土壤缺氧,根的呼吸作用受到阻礙,生理功能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受阻。同時由于土壤缺乏氧氣,土中具有分解有機物功能的好氣性細菌大量繁殖和活動,增加了土壤酸度,所以種植槽底部設有透水孔可以使上層的種植槽中進行吸收飽和后,多余的水通過透水孔進入到下層的種植槽中,便于土壤進行透氣透水作用,避免草莓從根部腐爛,影響產量。
優選方案二,作為對優選方案一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架最底層臺階為儲水層,儲水層連接有出水管。當種植槽中的水一層層的滲透,在進入到最后一層儲水層時,可以對其進行排出或者回收再利用,有效的節約了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優選方案三,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盛料筒遠離伸縮桿的一端設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連通盛料筒。出料嘴的設置可以使盛料筒內的種子或者土更精準的放入種植槽。
優選方案四,作為對優選方案三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出料嘴連接盛料筒的一端設有電磁閥。在需要加入土或者種子時打開電磁閥,其余時候是關閉的,使用方便,結構簡單。
優選方案五,作為對優選方案四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支撐架每層臺階上都設有紅外發射器,所述出料嘴上安裝有信號接收器,信號接收器配合紅外發射器控制電磁閥的開關,在支撐架旋轉的過程中,紅外發射器旋轉到出料嘴所在的位置時,信號接收器接收到訊息,控制電磁閥打開,土或者種子從出料嘴進入到種植槽中,由于支撐架持續勻速轉動,所以當紅外發射器再次旋轉到出料嘴所在的位置時,土或者種子已經均勻撒過一圈,此時信號接收器接收到信號控制電磁閥關閉,控制簡單,智能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進行控制,省時省力。
優選方案六,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伸縮桿由固定桿和變形桿組成,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連接底座表面,另一端滑動連接變形桿的一端,變形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盛料筒。變形桿滑動連接固定桿實現送土機和播種機的伸縮功能,可以對支撐架上的不同高度的種植槽進行操作。
優選方案七,作為對優選方案六的進一步優化,所述變形桿為金屬定型軟管。金屬定型軟管是由金屬彈簧鋼線和鍍鋅鐵線或者其他金屬線材旋繞包覆而成的復合型金屬管,中空外有螺旋紋,管孔內可以穿過一定大小的電線,是一種可以在立體空間中任意彎曲成一定形狀并能保持其形狀的軟管,金屬定型軟管可以依據需求環境條件的不同可長可短,可大可小,靈活度極高,可以跟隨不同的高度及角度進行調節。
優選方案八,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底座底面四個角安裝有萬向輪。萬向輪的設置可以加強送土機和播種機的靈活度,在不需要播種和加土時將其推離,省力且方便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草莓種植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草莓種植裝置草莓種植架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草莓種植架1、送土機2、播種機3、支撐架4、太陽能旋轉裝置5、高壓噴頭6、種植槽7、水管8、太陽能板9、旋轉體10、轉軸11、盛料筒12、伸縮桿13、底座14、儲水層15、出料嘴16、固定桿17、變形桿18、萬向輪19。
實施例基本如圖1所示:本方案草莓種植裝置,包括草莓種植架1和兩臺輸送機構,兩臺輸送機構分別為送土機2和播種機3,草莓種植架1包括臺階式的支撐架4、太陽能旋轉裝置5和高壓噴頭6,支撐架4每層臺階都設有種植槽7,種植槽7底部設有透水孔,透水孔周向均布在種植槽7底部,支撐架4內設有水管8,太陽能旋轉裝置5安裝在支撐架4最上層臺階中間,支撐架4最底層臺階為儲水層15,儲水層15連接有出水管8,高壓噴頭6安裝在太陽能旋轉裝置5頂部中心位置。如圖2所示,太陽能旋轉裝置5包括太陽能板9、旋轉體10和轉軸11,太陽能板9安裝在旋轉體10頂端,轉軸11一端連接旋轉體10,另一端連接支撐架4底部,轉軸11固定連接在支撐架4中心,轉軸11為空心轉軸11,水管8穿過空心轉軸11一端連接支撐架4底部,另一端連接到高壓噴頭6。
送土機2和播種機3均由盛料筒12、伸縮桿13和底座14組成,伸縮桿13一端連接底座14表面,另一端連接盛料筒12,盛料筒12遠離伸縮桿13的一端設有出料嘴16,出料嘴16為空心圓柱形,連接在送土機2盛料筒12上的出料嘴16為第一出料嘴,連接在播種機3上的出料嘴16為第二出料嘴,第一出料嘴直徑大于第二出料嘴,出料嘴16連通盛料筒12,出料嘴16連接盛料筒12的一端設有電磁閥,支撐架4每層臺階上都設有紅外發射器,出料嘴16上安裝有信號接收器,伸縮桿13由固定桿17和變形桿18組成,固定桿17一端固定連接底座14表面,另一端滑動連接變形桿18的一端,變形桿18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盛料筒12,變形桿18為金屬定型軟管,金屬定型軟管可以依據需求環境條件的不同可長可短,可大可小,靈活度極高,可以跟隨不同的高度及角度進行調節,底座14底面四個角安裝有萬向輪19。
使用時,先用送土機2和播種機3將土和種子均勻的撒入種植槽7,因為太陽能旋轉裝置5帶動支撐架4進行勻速旋轉,所以,送土機2保持不動的狀態下,當紅外發射器旋轉到出料嘴16所在的位置時,信號接收器接收到訊息,控制電磁閥打開,土和種子從出料嘴16進入到種植槽7中,由于支撐架4持續勻速轉動,所以當紅外發射器再次旋轉到出料嘴16所在的位置時,土和種子已經均勻撒過一圈,此時信號接收器控制電磁閥關閉,實現智能化的種植操作,在需要對支撐架4上不同臺階上的種植槽7進行加土和加種子時,手動將變形桿18改變方向角度和高度進行添加,靈活性高。
在需要進行澆水時,啟動高壓噴頭6,水通過支撐架4中心的水管8將水運送到高壓噴頭6處,通過高壓噴頭6將水從頂部均勻噴出,對種植槽7中的草莓進行均勻的澆灌,因為支撐架4是臺階式支撐架4,所以,通過頂端高壓噴頭6的噴水,可以避免人工澆灌導致的澆灌不均勻,草莓生長不善的問題產生,由于太陽能旋轉裝置5是由太陽能板9旋轉體10和轉軸11構成的,太陽能板9處于嘴頂層,能均勻的接收到太陽的能量帶動空心轉軸11轉動,支撐架4固定連接轉軸11,所以,當轉軸11轉動帶動支撐架4進行勻速旋轉,使種植槽7中的草莓,受到均勻的光照,不會有光照不均勻而產生的草莓顏色不均,甜度不足的現象。
種植槽7底部設有透水孔,由于澆水過多時,水分填滿了土壤間隙,土中空氣被水代替,這時外部空氣也不能進入,因而造成土壤缺氧,根的呼吸作用受到阻礙,生理功能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受阻。同時由于土壤缺乏氧氣,土中具有分解有機物功能的好氣性細菌大量繁殖和活動,增加了土壤酸度,所以種植槽7底部設有透水孔可以使上層的種植槽7中進行吸收飽和后,多余的水通過透水孔進入到下層的種植槽7中,便于土壤進行透氣透水作用,避免草莓從根部腐爛,影響產量,當種植槽7中的水一層層的滲透,在進入到最后一層儲水層15時,可以對其進行排出或者回收再利用,本方案,結構簡單,智能化程度高,靈活并且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