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蔬菜種植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香菜,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狀似芹,葉小且嫩,莖纖細,味郁香,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于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性溫味甘,能健胃消食,發汗透疹,利尿通便,驅風解毒,且營養豐富,內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香菜作為調味蔬菜,營養豐富,喜冷涼氣候而不耐高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7-20℃,溫度超過30℃時即停止生長,因此目前香菜多在秋冬進行種植。技術實現要素:為解香菜在高溫下不適宜生長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將大田深翻30cm以上,整平后,開槽、槽深5-7cm,向槽內撒布珍珠巖,撒布厚度為2-3cm;(2)將濃度為3-6g/L氫氧化鈉溶液與萘啶酸按100:0.2-0.5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到誘導液,選擇顆粒飽滿、無病害的香菜種子浸泡于誘導液中,在溫度22℃,光照強度為3500-3800Lx環境下同時用銫137γ射線照射香菜種子,照射劑量為8.2-8.4格瑞,輻照時間為50-60分鐘;(3)將處理后的香菜種子撒播于槽內,再次撒布珍珠巖至與原地面平齊;(4)香菜播種結束后,澆一次透水,白天7-17點間在槽上覆蓋一層遮光膜,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20-30分鐘,持續2-3天后,將遮光膜徹底掀除;(5)遮光膜掀除后,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所述復合肥液由麩皮發酵得到,將麩皮與純化水按固液比1:8-9加入高壓蒸汽鍋內,溫度控制在130-140℃,蒸煮5-6小時,降溫,按2-3%的接種量接種糞肥纖維單胞菌,調節pH值為6.5-6.8,在35-38℃下靜置發酵60-70分鐘,發酵過程中間歇攪拌,攪拌速率為800-820r/min,每次攪拌10分鐘,每隔4.5-5小時攪拌一次,過濾,滅菌,得到復合肥液。優選的,槽寬20-25cm,槽間距25-30cm。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淺播香菜種,并以珍珠巖為基質,具有較好透水、透氣防蟲害的作用,香菜種子浸泡于氫氧化鈉溶液與萘啶酸混合液中,并經光照和銫137γ射線照射香菜種子處理種子,能夠顯著提高種子耐高溫性能,香菜種子撒播后,澆一次透水,并在白天7-17點間覆蓋一層遮光膜,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一次,能較快促進香菜發芽出苗,香菜播種2-3天后即可出苗,出苗后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能夠起到增產作用,同時通過施加復合肥液還能夠有效提高香菜中異槲皮苷含量,本發明種植得到的香菜綠色、有機、天然、營養價值高,種植期間無需防病害和施加其余肥料,種植成本低,產量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將大田深翻30cm以上,整平后,開槽、槽深5-7cm,向槽內撒布珍珠巖,撒布厚度為2-3cm;(2)將濃度為3g/L氫氧化鈉溶液與萘啶酸按100:0.2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到誘導液,選擇顆粒飽滿、無病害的香菜種子浸泡于誘導液中,在溫度22℃,光照強度為3500Lx環境下同時用銫137γ射線照射香菜種子,照射劑量為8.2格瑞,輻照時間為50分鐘;(3)將處理后的香菜種子撒播于槽內,再次撒布珍珠巖至與原地面平齊;(4)香菜播種結束后,澆一次透水,白天7-17點間在槽上覆蓋一層遮光膜,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20分鐘,持續3天后,將遮光膜徹底掀除;(5)遮光膜掀除后,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所述復合肥液由麩皮發酵得到,將麩皮與純化水按固液比1:8加入高壓蒸汽鍋內,溫度控制在130℃,蒸煮5小時,降溫,按2%的接種量接種糞肥纖維單胞菌,調節pH值為6.5,在35℃下靜置發酵60分鐘,發酵過程中間歇攪拌,攪拌速率為800r/min,每次攪拌10分鐘,每隔4.5小時攪拌一次,過濾,滅菌,得到復合肥液。實施例2、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將大田深翻30cm以上,整平后,開槽、槽深5-7cm,向槽內撒布珍珠巖,撒布厚度為2-3cm;(2)將濃度為5g/L氫氧化鈉溶液與萘啶酸按100:0.4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到誘導液,選擇顆粒飽滿、無病害的香菜種子浸泡于誘導液中,在溫度22℃,光照強度為3600Lx環境下同時用銫137γ射線照射香菜種子,照射劑量為8.3格瑞,輻照時間為55分鐘;(3)將處理后的香菜種子撒播于槽內,再次撒布珍珠巖至與原地面平齊;(4)香菜播種結束后,澆一次透水,白天7-17點間在槽上覆蓋一層遮光膜,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25分鐘,持續2天后,將遮光膜徹底掀除;(5)遮光膜掀除后,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所述復合肥液由麩皮發酵得到,將麩皮與純化水按固液比1:8.5加入高壓蒸汽鍋內,溫度控制在136℃,蒸煮5.4小時,降溫,按2.7%的接種量接種糞肥纖維單胞菌,調節pH值為6.6,在35-38℃下靜置發酵65分鐘,發酵過程中間歇攪拌,攪拌速率為810r/min,每次攪拌10分鐘,每隔4.8小時攪拌一次,過濾,滅菌,得到復合肥液。實施例3、一種香菜夏季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將大田深翻30cm以上,整平后,開槽、槽深5-7cm,向槽內撒布珍珠巖,撒布厚度為2-3cm;(2)將濃度為6g/L氫氧化鈉溶液與萘啶酸按100:0.5的重量比混合均勻,得到誘導液,選擇顆粒飽滿、無病害的香菜種子浸泡于誘導液中,在溫度22℃,光照強度為3800Lx環境下同時用銫137γ射線照射香菜種子,照射劑量為8.4格瑞,輻照時間為60分鐘;(3)將處理后的香菜種子撒播于槽內,再次撒布珍珠巖至與原地面平齊;(4)香菜播種結束后,澆一次透水,白天7-17點間在槽上覆蓋一層遮光膜,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30分鐘,持續3天后,將遮光膜徹底掀除;(5)遮光膜掀除后,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所述復合肥液由麩皮發酵得到,將麩皮與純化水按固液比1:9加入高壓蒸汽鍋內,溫度控制在140℃,蒸煮6小時,降溫,按3%的接種量接種糞肥纖維單胞菌,調節pH值為6.8,在38℃下靜置發酵70分鐘,發酵過程中間歇攪拌,攪拌速率為820r/min,每次攪拌10分鐘,每隔5小時攪拌一次,過濾,滅菌,得到復合肥液。以下結合具體種植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品種選擇:山東大葉;試驗地:安徽省蚌埠市;試驗時間2015.8.13日;試驗分為A、B、C、D、E、F五組,A、B、C、D、E、F六組試驗面積均為1畝,A、B、C、D、E、F六組地塊相鄰;A組采用實施例3方法對香菜進行種植管理,A組試驗期間不額外對香菜進行防病處理,A組試驗期間不額外對香菜進行增施肥料處理;B組采用常規種植香菜方法種植香菜;C組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將步驟(2)工序替換為選擇顆粒飽滿、無病害的香菜種子浸泡于水中,在溫度22℃,光照強度為3800Lx環境下處理60分鐘;D組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取消步驟(4)中每隔3-4小時掀膜通風30分鐘這一工序;E組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將步驟(5)中每隔3天澆灌一次復合肥液,替換成每隔3天澆灌一次水;以上各組每畝用種1公斤。試驗期間分別記錄各組出苗時間、種植期間發病率、香菜高23-25cm時采收香菜,采收得到香菜內異槲皮苷含量、每組香菜畝產量。結果見表1:組別出苗時間(天)出苗率(%)總病害發生率(%)香菜內異槲皮苷含量(mg/kg)香菜畝產量(kg)香菜從播種到收獲所需時間(d)A399.70.152.88-2.93127436B772.72.80.95-0.9984955C365.817.32.85-2.8766853D780.20.192.84-2.90101541E399.60.160.95-0.9769339由上表1可知,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方法種植香菜,能有效縮短香菜出苗時間,提高香菜種子抗熱能力,而且種植期間病害發生率極低,得到的香菜綠色無污染,異槲皮苷含量極高。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