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桑樹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桑樹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桑蠶業生產在我國發展迅速,特別是隨著東桑西移,在部分西部地區種桑養蠶已經成為當地農民一條很重要的脫貧致富門路,桑樹是多年生的植物,其豐產年限達20年以上,桑樹屬桑科桑屬,為落葉喬木。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桑樹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林木之一,最主要的價值在于養蠶,中國是世界蠶業的起源地。最初可能是采集野生桑葉喂蠶,后來隨著蠶業的發展而過渡到人工種桑,桑樹生長需要多種微量元素,尤其需要氮素最多,因此,這也對桑樹種植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不足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桑樹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桑樹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表較為平整、范圍足夠大、地表土較為稀松的黑土地;
(2)所述的育苗為無公害育苗,立春前后,在選取好的種植地上橫豎間隔4*4m 挖坑,且相鄰兩株育苗之間的間隔為70mm-100 mm;
(3)新種樹苗,7 天澆水一次,保證頁面濕潤,待長葉后,也微卷澆水,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防止根系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4)待樹苗新葉放開,進入長粗葉期,撒復合肥16-21kg/ 畝;后期每隔2 個月對樹噴灑肥料,肥料中包含重量百分比為氮25%-35%、氧化鉀13%-23%、氧化鈣19%-23%,氧化鎂19%-23%、硼0.5%-1%,氧化銅1%-2%、鋅0.7%-1.4%、鐵1%-2% ,氮磷鉀2%-3%;
(5)在田中設置至少一個殺蟲燈。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的肥料還包括草木灰10-15%。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桑樹樹苗種植的每個階段都進行細微的培育、養護,充分保證樹苗的各個階段的成活率,減少經濟損失。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桑樹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表較為平整、范圍足夠大、地表土較為稀松的黑土地;
(2)所述的育苗為無公害育苗,立春前后,在選取好的種植地上橫豎間隔4*4m 挖坑,且相鄰兩株育苗之間的間隔為70mm-100 mm;
(3)新種樹苗,7 天澆水一次,保證頁面濕潤,待長葉后,也微卷澆水,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防止根系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4)待樹苗新葉放開,進入長粗葉期,撒復合肥16-21kg/ 畝;后期每隔2 個月對樹噴灑肥料,肥料中包含重量百分比為氮25%-35%、氧化鉀13%-23%、氧化鈣19%-23%,氧化鎂19%-23%、硼0.5%-1%,氧化銅1%-2%、鋅0.7%-1.4%、鐵1%-2% ,氮磷鉀2%-3%;
(5)在田中設置至少一個殺蟲燈。
實施例1:一種桑樹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表較為平整、范圍足夠大、地表土較為稀松的黑土地;
(2)所述的育苗為無公害育苗,立春前后,在選取好的種植地上橫豎間隔4*4m 挖坑,且相鄰兩株育苗之間的間隔為70mm-100 mm;
(3)新種樹苗,7 天澆水一次,保證頁面濕潤,待長葉后,也微卷澆水,多雨季節要及時排水,防止根系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4)待樹苗新葉放開,進入長粗葉期,撒復合肥16-21kg/ 畝;后期每隔2 個月對樹噴灑肥料,肥料中包含重量百分比為氮25%-35%、氧化鉀13%-23%、氧化鈣19%-23%,氧化鎂19%-23%、硼0.5%-1%,氧化銅1%-2%、鋅0.7%-1.4%、鐵1%-2% ,氮磷鉀2%-3%,草木灰10-15%;
(5)在田中設置至少一個殺蟲燈。
殺蟲燈利用蟲類的趨光性進行集體除蟲,殺蟲燈的密度和功率應成反比,具體地,每畝田中設置一個功率為20W的殺蟲燈。殺蟲燈采用太陽能除蟲,既可以節約能源,又避免電線布線的繁瑣。
在此說明書中,本發明已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顯然仍可以做出各種修改和變換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因此,說明書應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