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稻育秧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水稻育秧的異步播種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育秧一般為擺盤、一次覆土、播種以及二次覆土四個過程,以往的播種、覆土均由人工來完成,為了保證播種、覆土的質量,需要人循環多次來完成,不僅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而且容易造成播種/覆土不勻的現象,影響水稻育秧的效果。
后來,為了提高育秧效率,出現了水稻播種機/覆土機,水稻播種機和水稻覆土機的唯一區別在于,前者裝的是種子,后者裝的是土,這大大的提高了覆土/播種質量,但是二者的播種電機以及行走電機為同時啟動,這是由于自身設計所決定的,由于種子/土的下落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造成了在播種/覆土機啟動的起始一段距離,沒有種子/土,需要人工再次進行撒種子/土,非常的麻煩,影響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水稻育秧的異步播種方法,其徹底解決了常規播種方法在播種機啟動的起始一段距離沒有種子及土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1.一種用于水稻育秧的異步播種方法,所述異步播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種子放入播種機的種箱內;
2)按播種要求調整好播種機的行走速度、播種量;
3)所述播種機進行播種工作,當播種機由靜止轉為前進時,首先啟動播種機的播種電機進行播種工作,當種箱內的種子通過排種管落入田地中時,播種機的行走驅動電機開始運行,播種機前進進行播種;
4)所述播種機進行播種工作,當播種機由前進轉為靜止時,首先停止播種機的行走驅動電機,播種機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前進一段距離后,播種機的播種電機停止運行,播種機停止播種。
進一步,步驟1)中加入種箱內的種子總體積不小于種箱容量的1/4。
進一步,步驟3)所述播種機的播種電機比所述行走驅動電機的啟動時間早0.2-0.5s。
進一步,步驟4)所述播種機的行走驅動電機比所述播種電機的停止時間早0.2-0.5s。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本申請的播種方法徹底解決了常規水稻播種方法在播種機啟動或終止的一段距離內,沒有種子或土的情況,避免了人的二次勞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說明。然而,本發明可以體現為多種不同形式,并不應理解為局限于這里敘述的示例性實施例。而是,提供這些實施例,從而使本發明全面和完整,并將本發明的范圍完全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一種用于水稻育秧的異步播種方法,異步播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種子放入播種機的種箱內;
2)按播種要求調整好播種機的行走速度、播種量;
3)播種機進行播種工作,當播種機由靜止轉為前進時,首先啟動播種機的播種電機進行播種工作,當種箱內的種子通過排種管落入田地中時,播種機的行走驅動電機開始運行,播種機前進進行播種。
由于種子的下落需要一定的時間,先啟動播種電機讓種子下落,在種子將要下落到地中的時候,啟動行走驅動電機,播種機開始行走播種,這樣的話種子的播種與播種機的行走同步進行,不會在播種開始的區域造成沒有種子的情況。
4)播種機進行播種工作,當播種機由前進轉為靜止時,首先停止播種機的行走驅動電機,播種機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前進一段距離后,播種機的播種電機停止運行,播種機停止播種。
先停止播種電機,播種機在慣性的作用下會繼續行進一段距離,所以在此距離內保持播種電機的繼續工作,保證播種機在停止位置附近不會出現沒有種子的情況。
步驟1)中加入種箱內的種子總體積不小于種箱容量的1/4。
播種機的播種電機比行走驅動電機的啟動時間早0.2-0.5s。
播種機的播種電機比行走驅動電機的停止時間早0.2-0.5s。
之前的播種機均是采用現有的技術,即播種電機與驅動電機同時啟動的操作,這是由于機械自身的功能決定的,即一個按鈕同步的啟動兩個功能,而本發明中的播種方法,由于采用了異步的播種方法,雖然也是啟動一個按鈕,但是通過控制系統可以實現上述的延遲效果,所以本發明不是單純的通過手動的操作實現的,而是一套控制系統。
由于水稻育秧中的播種與覆土操作完全相同,所以本發明可等效的應用在水稻育秧中的播種及覆土兩個方面上。
上面所述只是為了說明本發明,應該理解為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實施例,符合本發明思想的各種變通形式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