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肥料作為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營養物質,施肥深度應該根據作物生長的需求來確定,種肥作為種肥一般是預先將所施的化肥埋施在種子下部或側下部,肥料與種子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一般為3-5厘米,以避免燒傷種子。所以用作種肥的化肥,施肥深度以5-6厘米為宜。追肥施追肥時植株根系已初步發育形成,如采用機械追肥,應盡量減少傷根,施肥深度不宜太大,距植株的水平距離(側距)也應適當。一般情況下,行間追肥,窄行作物如小麥等的追肥深度為6-8厘米為宜,寬行作物如玉米等追肥深度以8-12厘米為宜,側距以10-15厘米為宜。底肥的作用期是在作物生長的后期,這時作物的根系已經成熟,植株高大密集,根區追肥較難操作,主要靠播前整地時施入的底肥發揮作用。底肥深施常為 15-20厘米或更深。現有的土壤施肥機的施肥深度一般是固定不可調的,這并不適合所有的情況,導致肥效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便于根據需求對施肥深度進行調整,使得肥效得以充分發揮。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包括肥箱,所述的肥箱下部安裝有行走輪,所述的肥箱連接牽引裝置,所述的牽引裝置的動力輸出軸連接主動鏈輪,所述的主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被動鏈輪,所述的被動鏈輪安裝在傳動軸上,所述的傳動軸通過一段高度可調的懸臂連接在肥箱底部,所述的傳動軸上安裝有回轉開溝刀,所述的肥箱的下料口連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包括與肥箱連接的一段波紋軟管和與一段與懸臂的自由端連接的剛性管。
所述的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所述的高度可調的懸臂包括兩段直臂,其中一段直臂與所述的肥箱的底部連接,另一段直臂通過定位螺栓連接在前一段直臂上。
所述的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所述的回轉開溝刀包括圓盤形刀體,所述的圓盤形刀體的周邊設置有一組尖狀刀片。
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高度可調的懸臂將回轉開溝刀可以自由調整高度,并且由于懸臂的高度調節使得出料管的高度也得以調整,從而調整了開溝的深度和施肥的深度,保證施肥在預期的深度上,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本發明的回轉開溝刀包括圓盤形刀體,所述的圓盤形刀體的周邊設置有一組尖狀刀片,回轉開溝刀開溝效果好,對于比較堅硬的土壤也能達到較好的開溝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肥箱;2、行走輪;3、牽引裝置;4、主動鏈輪;5、鏈條;6、被動鏈輪;7、高度可調的懸臂;8、回轉開溝刀;9、波紋軟管;10、剛性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包括肥箱1,所述的肥箱下部安裝有行走輪2,所述的肥箱連接牽引裝置3,所述的牽引裝置的動力輸出軸連接主動鏈輪4,所述的主動鏈輪通過鏈條5連接被動鏈輪6,所述的被動鏈輪安裝在傳動軸上,所述的傳動軸通過一段高度可調的懸臂7連接在肥箱底部,所述的傳動軸上安裝有回轉開溝刀8,所述的肥箱的下料口連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包括與肥箱連接的一段波紋軟管9和與一段與懸臂的自由端連接的剛性管10。本發明通過高度可調的懸臂將回轉開溝刀可以自由調整高度,并且由于懸臂的高度調節使得出料管的高度也得以調整,從而調整了開溝的深度和施肥的深度,保證施肥在預期的深度上,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所述的高度可調的懸臂包括兩段直臂,其中一段直臂與所述的肥箱的底部連接,另一段直臂通過定位螺栓連接在前一段直臂上。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施肥深度可調的施肥機,所述的回轉開溝刀包括圓盤形刀體,所述的圓盤形刀體的周邊設置有一組尖狀刀片。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等同替換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未盡事宜,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