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前打破大百合休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植體獲取、外植體消毒、外植體低溫處理和芽誘導培養工序,采集秋季生長發育成熟大百合小球作為外植體,通過對外植體無菌消毒、低溫處理后,置于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條件下進行培養,誘導芽的萌發。本發明利用大百合球莖材料,在室內繁殖幼苗,不受季節限制,既可以滿足生產上的數量需求,又可保持母本性狀,并有效克服大百合生產過程中球莖休眠時間的過長的問題,縮短大百合休眠時間,實現了大百合的規模化生產,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技術研發人員:趙志珩;馬錦林;李開祥;朱昌叁;曾廣宇;梁文匯;廖健明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文檔號碼:201611102101
技術研發日:2016.12.05
技術公布日: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