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肥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改良土壤的肥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21世紀,在中國的農業生產和作物種植過程中,病害越來越多,程度越來越嚴重,影響產量,影響品質,影響食用者健康;究其原因主要是:近50多年中國在作物種過程中過多地依賴化學肥料提高產量,造成土壤中的有機質大幅減少,礦質元素減少,有益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中的空氣通透變差,造成作物根系生長缺氧造成生長不良,產品產量質量下降。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配方簡單,經濟適用,安全環保,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礦質元素,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與活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氣通透性的改良土壤的肥料,以克服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背景技術所面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配方簡單,經濟適用,安全環保,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礦質元素,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與活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氣通透性的改良土壤的肥料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改良土壤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肥和季節肥,基肥包括帶有粗纖維和長纖維的有機質(樹皮或植物小枝桿)和含磷含鉀均≥7%的天然風化碎石,季節肥為N:P:K含量均為15%的三元復合肥。
一種改良土壤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肥使用方法為:a、將帶有粗纖維和長纖維的有機質(樹皮或植物小枝桿)粉碎,每畝每季作物施放500公斤;b、將含磷含鉀均≥7%的天然風化碎石粉碎至φ≤3mm,每畝每季施200公斤;c、將a和b按每畝用量混合拌勻放置60天,之后噴農用EM生物菌劑500ml發酵30天以上,在種植作物前一次性施入種植地中;季節肥使用方法為:按每畝作物每季施N:P:K含量均為15%的三元復合肥80公斤,分一次或兩次施入種植地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配方簡單,經濟適用,安全環保,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礦質元素,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與活性,提高土壤中的空氣通透性,保證作物根系健康生長,保證作物產量和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征以及功效等,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改良土壤的肥料,包括基肥和季節肥,基肥包括帶有粗纖維和長纖維的有機質(樹皮或植物小枝桿)和含磷含鉀均≥7%的天然風化碎石,季節肥為N:P:K含量均為15%的三元復合肥。
一種改良土壤的肥料的使用方法,基肥使用方法為:a、將帶有粗纖維和長纖維的有機質(樹皮或植物小枝桿)粉碎,每畝每季作物施放500公斤;b、將含磷含鉀均≥7%的天然風化碎石粉碎至φ≤3mm,每畝每季施200公斤;c、將a和b按每畝用量混合拌勻放置60天,之后噴農用EM生物菌劑500ml發酵30天以上,在種植作物前一次性施入種植地中;季節肥使用方法為:按每畝作物每季施N:P:K含量均為15%的三元復合肥80公斤,分一次或兩次施入種植地中。
以上詳細說明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說明,非因此局限本發明的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發明的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