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荔枝是生產于中國南方地區的一種常綠喬木,高可達20m,屬于亞熱帶水果。荔枝有“果中之王”的美譽,在西漢武帝時代,荔枝就成為各地向帝王嬪妃進獻的貢品。而在唐朝因楊貴妃喜食荔枝而聞名,由此杜牧寫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千古名句。荔枝果肉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其總糖量達到70%以上,位于多種水果的首位,并含有鐵、鈣、磷、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C、A、B等多種營養物質。荔枝可用于止渴,提神健腦,還可治頭暈、心悶、煩躁不安、背膊不適、頸淋巴結結核、膿腫和疔瘡、小兒痘瘡等。荔枝樹用途廣泛,全身是寶,綜合利用性強,是一種具有利用率高、發展前途廣闊、實用價值高的果樹。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壽命長的特點,荔枝樹中果皮、樹皮、樹根含有大量單寧,是制藥的原料,種子也可入藥。荔枝樹干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橋梁和制造家具的優良木材,枝葉還可以可作燃料。
晚熟荔枝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具有果肉厚而多汁,核小,味甜微酸的特點。但是晚熟荔枝的產量不高,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大的需求。因此,人們更需要高產荔枝種植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種植的荔枝產量高,成本低、操作簡單、易于推廣、較好的經濟效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6.5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45℃-50℃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2cm-4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4cm-6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5m-2.8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40%-60%。
(4)移栽:溫度為18℃-22℃,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40cm-50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0cm-15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600kg-8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10-30份、菜籽餅5-25份、尿素5-15份、過磷酸鈣5-25份、氯化鉀5-25份、有機質5-10份。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50%-60%,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6)采摘:種植2-3年后,于8月中旬-10月中旬荔枝成熟后采收。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2)中,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00-600mg/L。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2)中,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00-600mg/L。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3)中,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00-120mg/L。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3)中,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05-115mg/L。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4)中,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15-25份、菜籽餅10-20份、尿素8-12份、過磷酸鈣10-20份、氯化鉀10-20份、有機質6-9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步驟(4)中,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20份、菜籽餅15份、尿素10份、過磷酸鈣15份、氯化鉀15份、有機質7.5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選擇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進行引發催芽;待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利用噴灑吲哚乙酸在土中進行生根,快速出苗;選擇合適的天氣進行幼苗移栽,通過合理的施肥、噴水,復合肥中含有氮、磷、鉀、有機質等多種營養元素,利于荔枝的生長,并對荔枝樹定期修剪,維持土壤濕度,同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避免因病蟲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提高了荔枝的產量。本發明方法成本低、操作簡單、易于推廣、較好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45℃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2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4cm-6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5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40%,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00mg/L。
(4)移栽:溫度為18℃,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40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0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6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10份、菜籽餅5份、尿素5份、過磷酸鈣5份、氯化鉀5份、有機質5份,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00mg/L。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50%,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5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50℃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4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6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8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60%,吲哚乙酸的濃度為600mg/L。
(4)移栽:溫度為22℃,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50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5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8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30份、菜籽餅5份、尿素15份、過磷酸鈣25份、氯化鉀25份、有機質10份,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20mg/L。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60%,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3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47.5℃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3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5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65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50%,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25mg/L。
(4)移栽:溫度為20℃,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45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2.5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7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15份、菜籽餅10份、尿素8份、過磷酸鈣10份、氯化鉀10份、有機質6份,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05mg/L。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55%,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6)采摘:種植2-3年后,于8月中旬-10月中旬荔枝成熟后采收。
實施例4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3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47.5℃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3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5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65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50%,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50mg/L。
(4)移栽:溫度為20℃,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45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2.5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7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25份、菜籽餅20份、尿素12份、過磷酸鈣20份、氯化鉀20份、有機質9份,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10mg/L。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55%,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6)采摘:種植2-3年后,于8月中旬-10月中旬荔枝成熟后采收。
實施例5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提高晚熟荔枝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地形:選擇易排灌、土層深厚、通風透光、PH=6.3的微酸性土壤,坡地坡度小于20°。
(2)催芽:飽滿、成熟的荔枝,取出種子,選擇核大的用清水清洗干凈,在水溫為47.5℃中浸泡12h后立即播種,播種后在種子上面覆蓋為3cm的濕薄土,最后覆蓋5cm稻草,定時澆水。
(3)育苗:約90%種子胚根露出后取出單核育苗,株間間距為18cm×18cm,穴深度為3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覆土厚度為2cm,育苗期苗床用遮陽網,遮陽網高度2.65m,控制苗床的濕度在50%,吲哚乙酸的濃度為575mg/L。
(4)移栽:溫度為20℃,土壤濕度大于50%,2月上旬-3月下旬選擇無風、暖和的天氣種植,種植密度為6m×6m,挖穴40cm×40cm,穴深度45cm,吲哚乙酸均勻噴灑在土壤,種植覆土厚度12.5cm,澆足定根水,每畝每年施用復合肥700kg;所述復合肥,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雞糞20份、菜籽餅15份、尿素10份、過磷酸鈣15份、氯化鉀15份、有機質7.5份,吲哚乙酸的濃度為115mg/L。
(5)綜合管理:定期修剪相互交錯的膛枝以及主枝上的徒長枝、病蟲枝、蔭枝、弱枝、壞枝等且清掃,種植補水維持土壤的濕度在55%,以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為輔助手段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6)采摘:種植2-3年后,于8月中旬-10月中旬荔枝成熟后采收。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