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澆水自動式車架。
背景技術:
農作物在移栽及天氣干旱時,需澆施水肥,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和作物產質量。目前,大都使用水泵或者人工挑水進行澆灌,如用水泵抽水灌溉需要鋪設很長的管道,并且拉出電源為水泵供電,增加了灌溉的工作量和成本;如用人工挑水的方式進行澆灌,常出現澆水量不夠、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高的問題,不能滿足作物正常生長需要,影響農戶種植效益的提升。
此外,北方農田面積大,通常使用水管從水源引水,但是水管的牽引過程中容易褶皺,堵塞水管,在澆水完成后,水管內殘留的流動水沉重,搬移水管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澆水自動式車架,通過在車架上安裝中心轉盤和固定桿,水管卡合在中心轉盤的第二固定桿之間,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會根據壓力傳感器的檢測數據向電機發出轉動指令,自動卷繞水管或展開水管,解決了田地澆水需要搬動水管,而且水管褶皺堵塞水管的問題,具有省時省力不需人工拖動的優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澆水自動式車架,所述澆水自動式車架包括底板、中心轉盤、左支腿和右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安裝在底板的底部,左支腿和右支腿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中心轉盤通過轉軸活動安裝在底板上,轉軸連接有電機,電機安裝在底板的下方連接蓄電池,中心轉盤的中心設有兩個第二固定桿,水管的內部管口卡合在第二固定桿之間,水管成卷放置在中心轉盤上,電機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有啟動開關、暫停開關和反向開關,啟動開關、暫停開關和反向開關安裝在底板的端部把手上,中心轉盤上安裝有多個連接到控制器的壓力傳感器。
上述車架中,所述在底板的下方設有固定層,電機和蓄電池分別放置固定在固定層內。所述中心轉盤的邊緣設有四個對稱的第一固定桿,第一固定桿設置在中心轉盤上,隨中心轉盤的轉動而轉動,成卷的水管放置在第一固定桿內。所述在一個第一固定桿旁邊設有第三固定桿,第三固定桿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之間的距離大于水管使用時的直徑。所述在一個第一固定桿的旁邊設有第四固定桿,第四固定桿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之間的距離小于水管使用的直徑。所述兩個第二固定桿包括橫固定桿和豎固定桿,橫固定桿上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豎固定桿上安裝有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到控制器上。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澆水自動式車架,水管卡合在中心轉盤的第二固定桿之間,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會根據壓力傳感器的檢測數據向電機發出轉動指令,自動卷繞水管或展開水管,人力只需推動車架運動既可,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澆水自動式車架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2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澆水自動式車架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中1、底板;2、中心轉盤;3、左支腿;4、右支腿;5、萬向輪;6、把手;7、支撐柱;8、第一固定桿;9、第二固定桿;10、第三固定桿;11、第四固定桿;12、電機;13、蓄電池;14、固定層;15、橫固定桿;16、豎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澆水自動式車架,如圖1-3所示,包括底板1、中心轉盤2、左支腿3和右支腿4,左支腿3和右支腿4安裝在底板1的底部,左支腿3和右支腿4的底部安裝有萬向輪5,底板1的右端端部設有把手6,把手6上設有螺紋方便著力,方便推動車架在田間移動,底板1的右端底部設有兩個對稱的支撐柱7,支撐柱7位于右支腿4的右側,支撐柱7的高度小于右支腿4的高度,方便抬起車架不會擦地,影響移動,抬起把手6即可推動車架運動,放下把手6車架由支撐柱7和支腿穩定在地面上。
中心轉盤2通過轉軸活動安裝在底板1上,轉軸連接有電機12,電機12安裝在底板1的下方,電機12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有啟動開關、暫停開關和反向開關,啟動開關、暫停開關和反向開關安裝在底板1的端部把手6上,控制電機的轉動、暫停呵反向轉動,電機的旁邊安裝有蓄電池13用來給電機提供動力,為了方便固定,在底板1的下方設有固定層14,電機12和蓄電池13分別放置固定在固定層14內,安全可靠。中心轉盤2可以在底板1內轉動,在中心轉盤2的邊緣設有四個對稱的第一固定桿8,第一固定桿8設置在中心轉盤2上,隨中心轉盤2的轉動而轉動。中心轉盤2的中心設有兩根有間距的第二固定桿9,兩根第二固定桿9用來固定水管的管口,管口放置在第二固定桿9之間,不能運動,所以第二固定桿9之間的距離可以根據管口的寬度設置。在四個第一固定桿8之一的一個第一固定桿8旁邊設有第三固定桿10,第三固定桿10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8之間的距離大于水管使用時的直徑,在第一固定桿8的旁邊設有第四固定桿11,第四固定桿11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8之間的距離小于水管使用的直徑大于水管的空閑時的厚度。
使用時,成卷的水管放置在底板1的中心轉盤2上,水管的內部管口固定在第二固定桿9之間,水管最外側的管口可以放置在第三固定桿10和第一固定桿8之間或者放置在第一固定桿8和第四固定桿11之間。澆水需要使用水管的時候,散開水管、引流用,這時,水管的外部管口放置在第三固定桿10和第一固定桿8之間,第三固定桿10和第一固定桿8之間的距離大于水管使用時的直徑,展開快、不會混亂。推動車架,中心轉盤2轉動就可以展開水管,澆水工作完成,需要收起水管的時候,把水管的一個管口(簡稱內部管口)卡合在第二固定桿9之間位于底板1上,水管放置在第四固定桿11和第一固定桿8之間,這樣中心轉盤2轉動就能收起水管,由于底板1和地面之間具有高度差,內部管口連接的水管隨中心轉盤2轉動收起水管的時候,底板1和地面之間的高度差就會使得水管內的水自動向下流出,而且第四固定桿11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8之間的距離小于水管使用的直徑大于水管的空閑時的厚度,所以第四固定桿11和第一固定桿8之間的間隙就會收縮擠壓水管,更加有利于水管內的水流流出,有利于水管的體積擠壓只剩下厚度纏繞在以第二固定桿9為中心的中心轉盤2上。
兩個第二固定桿9的安裝是相互垂直的,之間留有空隙,水管的內部管口能夠卡合在第二固定桿9之間,第二固定桿9占據的空間少,卡合方便,管口處的水管穿過第二固定桿9之間的空隙,由上向下放置就好,成卷的水管成功放置固定在中心轉盤2之上。為了區分兩個第二固定桿,水平狀態的稱之為橫固定桿15,豎直狀態的稱之為豎固定桿16,在橫固定桿15與豎固定桿16的空隙交界處設有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一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橫固定桿15的尾端,第二壓力傳感器安裝在豎固定桿16的尾端,用來檢測水管給兩個壓力傳感器的壓力發送到控制器。在第三固定桿10上設有第三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用來檢測第三固定桿10和距離最近的第一固定桿8是否有水管,從而決定是收水管還是放水管,在第四固定桿11上設有第四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連接在控制器上,發送檢測到的壓力信號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據壓力傳感器的檢測信號判斷水管在第三固定桿10或第四固定桿11內,是收水管還是放水管。第三壓力傳感器受力,表示水管在第三固定桿10內,展開水管狀態,展開后的水管管口還可以放置在第二固定桿9之間相互連接,不會影響水流進行,第四壓力傳感器受力表示水管在第四固定桿內,收起水管狀態。
控制器中設有判斷單元,輸入壓力檢測信號到判斷單元,根據第一、第二壓力傳感器的大小,判斷水管的纏繞方向,受力大的一面為纏繞面,即第一壓力傳感器的信號大于第二壓力傳感器的信號,橫固定桿受力大,繞橫固定桿纏繞,為順時針方向,第二壓力傳感器的信號大的情況表示逆時針方向,然后控制器根據第三壓力傳感器和第四壓力傳感器的信號判斷是展開水管還是收起水管。
具體的情況包括五種狀態:(1)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四壓力傳感器有信號,表示水管需要纏繞,管口只是卡合在第二固定桿內,沒有手動纏繞,按下啟動開關,電機帶動中心轉盤默認順時針轉動,纏繞水管在中心轉盤上。(2)第一壓力傳感器信號大于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信號大于第四壓力傳感器,表示水管已經順時針纏繞在第二固定桿上,需要繼續展開水管,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發出順時針轉動指令,電機順時針轉動,中心轉盤展開水管。(3)第一壓力傳感器信號大于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信號小于第四壓力傳感器,表示表示水管已經順時針纏繞在第二固定桿上,需要繼續收起水管,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發出逆時針轉動指令,電機逆時針轉動,中心轉盤收起水管。(4)第一壓力傳感器信號小于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信號大于第四壓力傳感器,表示水管已經逆時針纏繞在第二固定桿上,需要繼續展開水管,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發出逆時針轉動指令,電機逆時針轉動,中心轉盤展開水管。(5)第一壓力傳感器信號小于第二壓力傳感器,第三壓力傳感器信號小于第四壓力傳感器,表示水管已經逆時針纏繞在第二固定桿上,需要繼續收起水管,按下啟動開關,控制器發出順時針轉動指令,電機順時針轉動,中心轉盤收起水管。運行的時候,如果發現轉動方向錯誤,可以按下暫停開關,電機停止轉動,然后按下反向開關,電機改變轉動方向,繼續工作。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