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藍莓種植,尤其涉及一種藍莓示范園用灌溉系統及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藍莓屬杜鵑花科越橘屬多年生灌木新興小漿果果樹。我國藍莓栽培起步較晚,但因藍莓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越來越被農業公司所重視。特別是藍莓鮮食和鮮果銷售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具有巨大空間。兔眼、高叢和半高叢中的大果類型藍莓品種都可作鮮果栽培,在區域氣候土壤條件適合情況下最好種植高叢藍莓。高叢藍莓對種植園區規劃以及土壤肥料要求嚴格,在藍莓栽植后必須維持土壤條件和配套設施完善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才能達到持續高產優質的目的。
現有技術針對藍莓種植示范,并沒有給出詳細的一整套系統的種植方法和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資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藍莓示范園用灌溉系統,該灌溉系統針對藍莓種植進行設計鋪設,結構簡單,可實現對藍莓種植的高效灌溉和施肥,有助于藍莓的高產。
本發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高產優質藍莓示范園種植方法,該方法針對種植園地,給出了詳細的示范園種植方法,有效改善藍莓的生長環境,提高藍莓的質量和產量,滿足藍莓種植的需要。
本發明第三目的是提供藍莓物候期各個階段常見的病蟲害以及防治方法,該方法圍繞藍莓休眠期、萌動期、花芽期、開花期、結果期、采摘期、清園期各個時間段容易出現的病蟲害給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發明第四個目的是根據藍莓各時期需要補充的能量,給出施肥相關依據。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
一種藍莓示范園用灌溉系統,包括施肥罐,施肥罐一側通過管路與水源池連通,施肥罐的另一側通過管路與多個主管路分別單獨連接,多條主管路相互并行設置,部分相鄰的主管路之間設置有與主管路連通的毛細管路,毛細管路距離植株8cm~13cm;所述主管路設于地面以下30cm~40cm之間,主管路與毛細管路均開有多個出水孔實現滴灌,在施肥罐的出入口處設置有過濾器。
上述灌溉系統,通過設置施肥罐,實現對藍莓示范園的灌溉和施肥,若施肥罐內未增加肥料,則實現了單純的灌溉,同時,針對藍莓的種植,特將滴灌管路設置于地面以下30cm~40cm之間,毛細管路距離植株8cm~13cm,保證了對藍莓的施肥效果,有助于藍莓的生長。
在所述主管路上設有截止閥,通過截止閥,選擇對哪條主管路進行施肥或者是灌溉,提高選擇性;
進一步地,截止閥與過濾器設于底面5cm~10cm之間進行淺層掩埋,便于后期維護更換。
為了方便排污,所述過濾器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設于排水溝處。
本發明提供的第二方案是:
一種高產優質藍莓示范園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因藍莓喜濕怕澇,緩坡地勢有利于雨季排水避免澇害,坡度過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藍莓的生長,選擇土地開闊,排水性能好的酸性沙壤土質,無長期澇害,土壤疏松,光照通風良好,地勢比較平緩的緩坡地,緩坡地的坡度≤15°,藍莓的根系在淺土層設置,土層厚度≥40cm,有機質含量>3%;園地面積小于等于十畝,以方便日后的管理;
2)調整土壤pH值為4.5~5.5之間,土壤孔隙率為50%~60%;
3)選擇根系發達、完整、顏色為黃白色的苗木,按照兔眼、高叢和半高叢分別進行選擇設定數量的苗木;可在一示范園內種植同一品種或者不同品種的苗木;
北高叢藍莓如“藍豐”、“公爵”、“藍金”、“瑞卡”、“萊格西”、“埃利奧特”、“布里吉他”等);南高叢藍莓如“夏普蘭”、“奧尼爾”、“密斯特”等;兔眼藍莓如“燦爛”、“芭爾德溫”、“JE”、“EM”、“貴蘭”、“杰兔”等;半高叢藍莓如“北村”、“北陸”、“北藍”、“圣云”等;矮叢藍莓如“美登”等,對苗木質量主要看根系,根系發達、完整、黃白色是質量好的苗木,對根系褐變或黑色有發霉毛絨裝則不宜選擇,選用地上部枝條生長健壯、分枝較好苗木;
4)翻土整平并采用:步驟2)中土壤采用每畝大于等于15方的有機物對步驟2)中土壤進行改良;
5)藍莓起壟呈現梯形狀態,起壟完畢后以壟面中心為定植點,設置定植線進行苗木定植,單壟長度以50-70米左右為宜;
6)設置排水溝,在排水溝溝頂兩側300mm范圍內設置各開挖深度在80mm~120mm的溝槽,在溝槽內鋪設2.5m~3.2m寬度的防草布。
上述方法的整體設置,灌溉施肥恰當,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種植所得的藍莓品質好,產量高。
所述步驟3)完成后,需要在園區內鋪設滴管系統,在步驟6)之前進行防草布鋪設:壟面鋪設防草布壟溝使用植物如高羊茅進行生物競爭防草,只要該植物滿足根系淺,養分需求少,覆蓋住雜草生長,方便日常管理即可。
所述步驟2)中調整土壤pH值的方法:
降低土壤pH值方法:計算不同土質硫磺粉用量:沙土pH值大于5時,每100㎡的園地降低0.1pH值需硫磺粉0.4千克,壤土pH值大于5時,每100㎡的園地降低0.1pH值需硫磺粉1.2千克;
提高土壤pH值方法:采用石灰粉碳酸鈣對土壤進行調節。
其中,所述步驟4)中針對土質較黏的土壤,在改良時要適當增加發酵鋸末的用量,減少草炭用量,以提高土壤的通氣性。
所述步驟4)中將改良物用有機物、硫磺粉和毒死蜱均勻撒入所選擇的園地,毒死蜱采用48%乳油毒死蜱,用于消滅地下害蟲,比如地老虎和蠐螬等,旋耕機進園地進行20~30cm深度的旋耕,旋耕根據混合物的粘稠度直至將改良物和土攪拌均勻;
進一步地,有機物為草炭和/或發酵鋸末與牛糞,此外,還可以采用鋸末、水洗牛糞、松針、珍珠巖、沙粒、稻殼等其中的一種或者若干種混合進行改良;
進一步地,土壤為沙壤土,對沙壤土進行改良時,每畝沙壤土選用的草炭大于等于15方,且發酵鋸末與牛糞大于等于20方;
土壤為粘土,對粘土進行改良時,每畝粘土選用的發酵鋸末與牛糞大于等于20方。
其中,所述步驟5)中壟底部寬1米,頂部0.7米,壟高0.4米,壟間距2.5米,苗木株距0.8米,藍莓壯年樹冠幅在0.8-1米左右,按照冠幅滴水線的根系分布決定壟的寬度,整體呈現梯形高度40CM,充分利用有限空間。
采用穴盤進行苗木定植,穴盤須人工拔草,防草布頂端使用工裝固定,底端開設定深度溝槽使用土埋進行固定。
此外,對灌溉系統,主管道采用63mm的管路,毛細管路采用16mm,施肥罐靠近藍莓園區田間地頭進行安裝,且在水源池處設置水泵。
在藍莓種植后,需要進行病蟲害防治,1.在藍莓萌動期即三月中旬,針對真菌病害防殺蚧殼蟲及越冬蟲卵,選用45%結晶體的石硫合劑按照藥水1:30倍進行噴霧;進行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7天。
2.病蟲害防治藍莓生長階段處于采摘結束樹體養護恢復階段,在八月中旬后期,針對蠐螬,按照48%乳油或15%顆粒劑加上阿維菌素按照藥水1:1000倍的比例進行滴管施藥,安全間隔期要大于30天;
針對蚧殼蟲,選擇呋蟲安20%可容粒劑;
針對紅蜘蛛、果蠅、刺娥、美國白娥防治,選擇甲維鹽5%乳油;
針對金龜子成蟲,選擇康寬20%乳油。
具體地,1)蠐螬防治首選毒死蜱按照48%乳油或15%顆粒劑加上阿維菌素按照藥水1:1000倍的比例進行滴管施藥,安全間隔期要大于30天。
2)蚧殼蟲防治首選呋蟲安20%可容粒劑其次選擇礦物油,呋蟲安按照藥水1:1500倍的比例進行噴霧,安全間隔期需要大于7天。
3)薊馬蚜蟲防治首選呋蟲安用法同上,其次可以選用阿克泰或吡蚜酮,按照1:1500倍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12天。
4)紅蜘蛛、果蠅、刺娥、美國白娥等磷翅目害蟲防治首先甲維鹽5%乳油,按照藥水比例1:1500倍,進行噴霧,有效間隔期大于7天,其次可以選用乙基多殺菌素、阿維菌素、甲氰菊酯或凱恩等藥品進行防治。
5)金龜子成蟲防治首選康寬20%乳油,按照藥水比例1:3000倍,進行噴霧,有效間隔期大于3天,其次使用殺死敵和糖醋液進行防治。
針對病害,1)葉斑病防治首選凱潤和拿敵穩24%懸浮劑,按照藥水比例1:2000倍,進行噴霧,有效間隔期大于5-10天,其次選用中生菌素、氫氧化銅等。
2)莖斑病、枯稍病、枯枝病首選咯菌腈50%可濕性粉劑,按照藥水比例1:4000倍,進行噴霧,間隔期大于7天,或選用腈苯唑按照藥水比例1:1500倍15天。
3)根腐病首選惡霉靈15%加上甲霜靈25%,按照藥水比例1:800倍,進行滴管施藥,藥效間隔期大于20天。
3.病蟲害防治藍莓生長階段處于休眠階段,落葉后防寒前預防真菌病害,使用80%波爾多液,按照藥水1:500倍,進行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30天。
4.開花期四月中旬,防治花腐病、灰霉病、枯稍病防治首選凱潤加潤澤,按照1:1500倍,進行噴霧。根腐病:選用15%惡霉靈+甲霜靈(25%可濕性粉劑),按照1:1000倍進行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20天。雜草防治使用草銨膦加草甘膦配合按照1:230倍進行噴霧,畝用量200ML藥效間隔期大于40天。
5.果實成長成熟采摘期五月中旬到八月底,灰霉病、果腐病、選用凱潤加潤澤,按照1:1500倍進行噴霧防治,藥效間隔期大于5天。蚜蟲、薊馬、椿象選用吡蚜酮(70%水分散粒劑),按照1:1500倍進行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12天。果蠅防治首選乙基多殺菌素,按照1:1500倍進行噴霧,藥效間隔期大于5天。
通過上述覆蓋藍莓全年的病蟲害,給出系統細致的防治方法。
此外,藍莓秋肥料實施有機肥,施用有機肥主要是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有機氮。改良土壤性狀和改善土壤中氮的供應速率,提高果實品質。
1.有機肥選用牛糞有機肥及大豆有機肥(有機氮、有機質≥90%、氨基酸≥40%、NPK≥12%(8-3-1))
土壤改良物質可通過廠家有機肥的制作過程中進行有效添加。
2.有機肥施用不同基地不同苗木施用有肥料種類及用量不同:有機肥(發酵牛糞有機肥)及大豆有機肥不同類型樹的施用量如下表,
3.秋季施肥方法:采用地表施肥。已覆蓋鋸末或其它覆蓋物的地塊使用時,可扒開樹冠垂直投影處1/2部分鋸末等覆蓋物露出土將發酵牛糞有機肥及大豆有機肥撒施后再蓋好鋸末等有機物,未覆蓋鋸末等有機物的地塊可先將有機肥壟面全層撒施,緊跟淺摟壟面(淺摟3cm深),然后整理壟溝,向壟面覆土1~2cm。
4.藍莓采摘完畢后滴灌使用化肥:
不同類型樹的使用量:
大結果樹每株用尿素10g,黃腐酸10g,硫酸鉀3g,硫酸鎂2.5g,磷酸1.6g。
中結果樹用尿素7g,黃腐酸7g,硫酸鉀2.5g,硫酸鎂1.8g,磷酸1.3g。
小樹每株用尿素5g,黃腐酸5g,硫酸鉀1.5g,硫酸鎂1.3g,磷酸1g。
化肥使用時間:
在藍莓采收結束后至9月5日完成,肥料隨滴灌施入,分成2—3次將所需肥料施完。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設置灌溉系統,通過對灌溉系統中主管路、毛細管路的深度設置,以適應于藍莓的生長,有助于藍莓的灌溉和施肥,效果顯著。
2)整個種植方法中,通過園區、苗木的選擇,對園地土地的改良等,使得整個園區大大有利于藍莓的種植,提高藍莓的收益產能,效果顯著;同時整個種植方法可實現農業公司對外展示、科研研究以及生產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灌溉系統的示意圖;
圖中,1.水泵,2.施肥罐,3.管路,4.主管路,5.截止閥,6.毛細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藍莓示范園用灌溉系統,包括施肥罐2,施肥罐2一側通過管路與水源池連通,施肥罐的另一側通過管路3與多個主管路4分別單獨連接,多條主管路4相互并行設置,部分相鄰的主管路4之間設置有與主管路4連通的毛細管路6,毛細管路6距離植株8cm~13cm;所述主管路4設于地面以下30cm~40cm之間,主管路4與毛細管路6均開有多個出水孔實現滴灌,在施肥罐的入口處設置有過濾器或者過濾網。
上述灌溉系統,通過設置施肥罐2,實現對藍莓示范園的灌溉和施肥,若施肥罐2內未增加肥料,則實現了單純的灌溉,同時,針對藍莓的種植,特將滴灌管路設置于地面以下30cm~40cm之間,毛細管路距離植株8cm~13cm,保證了對藍莓的施肥效果,有助于藍莓的生長。
在所述主管路上設有截止閥5,通過截止閥5,選擇對哪條主管路4進行施肥或者是灌溉,提高選擇性;截止閥5與過濾器設于底面5cm~10cm之間進行淺層掩埋,便于后期維護更換,過濾器為網式過濾器,以濾除水中的較大的雜質。
為了方便排污,所述過濾器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設于排水溝處。
對灌溉系統,主管道采用63mm的管路,毛細管路采用16mm,施肥罐2靠近藍莓園區田間地頭進行安裝,且在水源池處設置水泵1。
實施例2
一種高產優質藍莓示范園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園地選擇:因藍莓喜濕怕澇,緩坡地勢有利于雨季排水避免澇害,坡度過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影響藍莓的生長,選擇土地開闊,排水性能好的酸性沙壤土質,無長期澇害,土壤疏松,光照通風良好,地勢比較平緩的緩坡地,緩坡地的坡度≤15°,藍莓的根系在淺土層設置,土層厚度≥40cm,有機質含量>3%;園地面積小于等于十畝,以方便日后的管理;
2)土壤改良:調整土壤pH值為4.5~5.5之間,土壤孔隙率為50%~60%;
所述步驟2)中調整土壤pH值的方法:
降低土壤pH值方法:計算不同土質硫磺粉用量:沙土pH值大于5時,每100㎡的園地降低0.1pH值需硫磺粉0.4千克,壤土pH值大于5時,每100㎡的園地降低0.1pH值需硫磺粉1.2千克;
提高土壤pH值方法:采用石灰粉碳酸鈣對土壤進行調節。
3)選擇苗木:選擇根系發達、完整、黃白色的苗木,按照兔眼、高叢和半高叢分別進行選擇;
北高叢藍莓如“藍豐”、“公爵”、“藍金”、“瑞卡”、“萊格西”、“埃利奧特”、“布里吉他”等);南高叢藍莓如“夏普蘭”、“奧尼爾”、“密斯特”等;兔眼藍莓如“燦爛”、“芭爾德溫”、“JE”、“EM”、“貴蘭”、“杰兔”等;半高叢藍莓如“北村”、“北陸”、“北藍”、“圣云”等;矮叢藍莓如“美登”等,對苗木質量主要看根系,根系發達、完整、黃白色是質量好的苗木,對根系褐變或黑色有發霉毛絨裝則不宜選擇,選用地上部枝條生長健壯、分枝較好苗木;
4)滴管系統的鋪設:安裝所述的一種藍莓示范園用灌溉系統;
5)翻土整平并對改良物進行鋪設:沙壤土采用有機物進行改良;每畝用有機物大于等于15方;
其中,所述步驟5)中針對土質較黏的土壤即粘土,在改良時要適當增加發酵鋸末的用量,減少草炭用量,以提高土壤的通氣性。
所述步驟5)中將改良物用有機物、硫磺粉和毒死蜱均勻撒入所選擇的園地,旋耕機進園地進行20~30cm深度的旋耕,旋耕根據混合物的粘稠度直至將改良物和土攪拌均勻;
有機物為草炭或者發酵鋸末與牛糞,此外,還可以采用鋸末、水洗牛糞、松針、珍珠巖、沙粒、稻殼等其中的一種或者若干種混合進行改良;
在改良土壤時,改良用草炭大于等于15方、發酵鋸末與牛糞大于等于20方;
6)起隆定植:藍莓起壟呈現梯形狀態,單壟長度以50-70米左右為宜,起壟完畢后以壟面中心為定植點,設置定植線進行苗木定植;
其中,所述步驟6)中壟底部寬1米,頂部0.7米,壟高0.4米,壟間距2.5米,苗木株距0.8米。
所述步驟6)中采用穴盤進行苗木定植,穴盤須人工拔草,防草布頂端使用工裝固定,底端開設定深度溝槽使用土埋進行固定。
7)防草布鋪設:壟面鋪設防草布壟溝使用高羊茅進行生物競爭防草;
8)排水溝整理:在園區壟臺兩側均設置排水溝,在排水溝溝頂兩側300mm范圍內設置各開挖深度在80mm~120mm的溝槽,在溝槽內鋪設2.5m~3.2m寬度的防草布。
采用上述方法種植的藍莓,近年的產量如表1所示,由表中,可以確定的是,優質的藍莓每年數量呈現遞增趨勢,鮮果率更是增長幅度較大。
表1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