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種植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授粉期的板栗樹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申請?zhí)枮?01610288007 .7的專利申請,公開一種板栗種植方法,公開了從選苗、幼苗定植、田間管理,雖然在田間管理時公開了施肥要求,但是這些施肥對于授粉期的板栗樹的管理遠(yuǎn)遠(yuǎn)不夠,在這期間的管理欠缺,容易導(dǎo)致結(jié)出的板栗個頭偏小、口感較差。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板栗樹的種植方法,它可以解決結(jié)出的板栗個頭偏小、口感較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種板栗樹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挖種植坑種植板栗樹;
B.在以所述板栗樹根部為中心,半徑為1米~2米處挖排水溝,從所述板栗樹的根部至所述排水溝處呈斜坡面,所述斜坡的角度為15°~30°,所述排水溝與所述斜坡面連接處設(shè)有土垅;在所述土垅上設(shè)有與所述排水溝連通的排水口;
C.當(dāng)所述板栗樹開花時,將花大的雄花粉取下,與所述雄花粉與蒸餾水以1:2.5~3的比例混合后噴灑到雌花粉上;所述蒸餾水的溫度為20℃~25℃;
D.將多余的雄花粉剪除;
E.在所述板栗樹的根部為中心,半徑為0.3米~0.5米處挖施肥坑,坑深為3厘米~5厘米,將硼砂和尿素以1~1.5:1的比例混合后施入施肥坑,每棵施肥的重量為0.8千克~1.5千克;
F.用雜草鋪在肥料上,再將泥土覆蓋在所述雜草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以板栗樹根部為中心,半徑為1米~2米處挖排水溝,且從板栗樹的根部延伸到排水溝處呈斜面,使得積水容易排出,又由于斜面的傾斜角度不大,以土垅作為擋水墻,還可以在干旱時期起到蓄水的作用,從而可以使得在授粉期的所要求的泥土的含水率合適;將雄花粉取出用涼的蒸餾水混合,既可以保證雄花粉的活性,又可以采用噴灑的方式將其噴到雌花粉上,提高授粉效率;由于雄花粉占用的養(yǎng)分較大,將多余的雄花粉去除可以將養(yǎng)分供授粉后的雌花粉吸收;將硼砂和尿素混合,配合使用綠肥,提高硼砂和尿素的溫度,易于泥土吸收,同時綠肥可以改善土壤質(zhì)量,保證增產(chǎn)增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jìn)一步詳述:
實施例1:
這種板栗樹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挖種植坑種植板栗樹;
B.在以板栗樹根部為中心,半徑為1米處挖排水溝,從板栗樹的根部至排水溝處呈斜坡面,斜坡的角度為15°,排水溝與斜坡面連接處設(shè)有土垅;在土垅上設(shè)有與排水溝連通的排水口;
C.當(dāng)板栗樹開花時,將花大的雄花粉取下,與雄花粉與蒸餾水以
1:2.5的比例混合后噴灑到雌花粉上;蒸餾水的溫度為20℃;
D.將多余的雄花粉剪除;
E.在板栗樹的根部為中心,半徑為0.3米處挖施肥坑,坑深為3厘米,將硼砂和尿素以1:1的比例混合后施入施肥坑,每棵施肥的重量為0.8千克;
F.用雜草鋪在肥料上,再將泥土覆蓋在雜草上。
實施例2:
這種板栗樹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挖種植坑種植板栗樹;
B.在以板栗樹根部為中心,半徑為2米處挖排水溝,從板栗樹的根部至排水溝處呈斜坡面,斜坡的角度為30°,排水溝與斜坡面連接處設(shè)有土垅;在土垅上設(shè)有與排水溝連通的排水口;
C.當(dāng)板栗樹開花時,將花大的雄花粉取下,與雄花粉與蒸餾水以1:2.5~3的比例混合后噴灑到雌花粉上;蒸餾水的溫度為25℃;
D.將多余的雄花粉剪除;
E.在板栗樹的根部為中心,半徑為0.5米處挖施肥坑,坑深為5厘米,將硼砂和尿素以1.5:1的比例混合后施入施肥坑,每棵施肥的重量為1.5千克;
F.用雜草鋪在肥料上,再將泥土覆蓋在雜草上。
實施例3:
這種板栗樹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挖種植坑種植板栗樹;
B.在以板栗樹根部為中心,半徑為1.5米處挖排水溝,從板栗樹的根部至排水溝處呈斜坡面,斜坡的角度為22°,排水溝與斜坡面連接處設(shè)有土垅;在土垅上設(shè)有與排水溝連通的排水口;
C.當(dāng)板栗樹開花時,將花大的雄花粉取下,與雄花粉與蒸餾水以1:2.7的比例混合后噴灑到雌花粉上;蒸餾水的溫度為22℃;
D.將多余的雄花粉剪除;
E.在板栗樹的根部為中心,半徑為0.4米處挖施肥坑,坑深為4厘米,將硼砂和尿素以1.2:1的比例混合后施入施肥坑,每棵施肥的重量為1.1千克;
F.用雜草鋪在肥料上,再將泥土覆蓋在雜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