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李子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李子(Prunus salicina Lindl),是薔薇科李屬植物,別名嘉慶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實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李子味酸,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進胃腸蠕動,因而有改善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尤其對胃酸缺乏、食后飽脹、大便秘結者有效。新鮮李肉中的絲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氨基酸,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對肝硬化有輔助治療效果。而且李子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養顏美容、潤滑肌膚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劑含量高的驚人,堪稱是抗衰老、防疾病“超級水果”。
半邊紅李是李子的一種新品種,其果實近圓形,向陽面著紫紅,背面綠色,故名“半邊紅”。半邊紅李原產云南省綏江縣新灘鎮老瓦山。歷經多代優選,現已成為我縣李類的當家品種之一,擴散到綏江全境及四川宜賓、雷波等周邊地區。果實近圓形,向陽面著鮮紅色,背面綠色。果表具蠟質,外觀好。果肉橘黃色,質脆、酸甜適中,口感好,品質上,離核。耐運輸,貨架期長,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優良品種,適宜規?;l展。現有的半邊紅李子產量較低,口感也有待提高,而且種植方法復雜,增加了果農的勞動強度,因此,提高半邊紅李子的產量和口感、降低果農的勞動強度、提高果農的生產積極性是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包括:
(1)果園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坡度在250以下的山地作果園最佳;如果是水田改成旱地種植李樹,則要開挖好背溝和排水溝,溝寬30-70cm,深20-60cm,每塊田每隔5-7m左右開挖一條排水溝;
(2)選苗:選擇品種純度98%以上,苗木健壯,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高度40-80cm,徑粗5-15cm,不效芽7-11個,側根數量4-8個,長度12-15cm,粗度3-10cm,無明顯萎蔫失水、嚴重機械損傷、檢疫性病蟲和嚴重病蟲危害的一年生嫁接苗作為種苗;
(3)種苗的栽植:且在栽種前半個月進行挖穴施肥,以種植點為中心開挖長、寬各1.2-1.3m,深0.5-0.7m的方形定植穴,挖出的表土與心土分別堆放,除去石塊、雜物等,回填時先在穴底放入32-40cm厚的秸稈或雜草,然后再回填表土,距地表15-18cm處用表土與有機肥20-45kg混合均勻填入,表層回填行間的表土或經破碎的心土并堆成饅頭形,高出地面15-25cm;在秋季或春季種植種苗,每畝種植40-55株,行距4.5-5m,株距2.5-4米;
(4)幼苗期管理:
a、樹形修剪:春季發芽前,留35-40厘米高定干,發芽后選留3-5個方位適宜的芽培養成主枝;主枝高35-38厘米摘心,每主枝選留1-3個分枝,分枝長到35-38厘米時再摘心,直至培養成豐產樹冠,當主枝或分枝角度過小時,可用竹竿撐開或用繩子拉開;
b.肥水管理:定植后5-7天,扶正苗木后灌水一次,以后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墑情適時澆水保苗,當新梢長至20-25cm時,及時追施速效肥,每隔35-40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每株施尿素55-60g,對弱株多施20-30g,7月以前以氮肥為主,7月中旬以后適當追施磷、鉀肥,干旱無雨追肥后及時灌水,結合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2-3次;
(5)成年期管理:
c.成年期修剪:每年修剪一次,將半邊紅李樹主枝上的競爭枝杈剪去,對于排布較密的枝杈選取角度大、方向正的保留;
d.土壤管理:采果后,李樹深翻;深翻在沿樹冠滴水線開挖環形壕溝,寬度為30-40cm,深度以50-55cm為宜;深翻時將綠肥、腐熟農家肥、有機肥混合均勻后覆土施入壕溝內,覆土順序為一層表土一層心土;另外,深翻時應盡可能保護2.5厘米以上的主側根,否則會影響生長;深翻隔3年進行一次;
e.追肥:畝產半邊紅李子1600-2600kg時,每年追肥純氮25-40kg,配施磷鉀各18-20kg;
(6)病蟲害防護:
f.種苗種植前后:使用噴霧劑向土壤噴灑10%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2-3次,每隔5天噴灑一次;
g.花期前后:向全株噴灑6-7波美度石硫合劑,向土壤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每隔一天噴灑一次,噴灑1-2次;
h.果實生長期:采用10%蘇云金桿菌1000-2000倍液噴灑根部和土壤,采用70%的甲基托布津300-500液噴灑果實,每隔三天噴灑一次,噴灑2-3次;
i.落葉期:采用2%阿維菌素如有2000-4000倍液噴灑落葉、土壤和全株。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驟(3)種苗的栽植:且在栽種前半個月進行挖穴施肥,以種植點為中心開挖長、寬各1.2m,深0.6m的方形定植穴,挖出的表土與心土分別堆放,除去石塊、雜物等,回填時先在穴底放入38cm厚的秸稈或雜草,然后再回填表土,距地表17cm處用表土與有機肥32kg混合均勻填入,表層回填行間的表土或經破碎的心土并堆成饅頭形,高出地面20cm;在秋季或春季種植種苗,每畝種植51株,行距4.8m,株距3.5米。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追肥:畝產半邊紅李子1800-2500kg時,每年追肥純氮35kg,配施磷鉀各19kg。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種苗種植前后使用噴霧劑向土壤噴灑10%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噴灑3次,每隔5天噴灑一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花期前后向全株噴灑6波美度石硫合劑,向土壤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一天噴灑一次,噴灑2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果實生長期采用10%蘇云金桿菌1600倍液噴灑根部和土壤,采用70%的甲基托布津450液噴灑果實,每隔三天噴灑一次,噴灑2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落葉期采用2%阿維菌素如有3500倍液噴灑落葉、土壤和全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設計合理,按規定值實現每畝土地定植40-55株,不缺不多;通過科學的規劃實現了半邊紅李子的高產量,且半邊紅李子的口感好,同時種植方法簡單,降低果農的勞動強度,有效提高果農的生產積極性;另外,通過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降低了半邊紅李子收到病蟲害的幾率,增加了半邊紅李子樹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一種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包括:
(1)果園選擇: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坡度在250以下的山地作果園最佳;如果是水田改成旱地種植李樹,則要開挖好背溝和排水溝,溝寬30-70cm,深20-60cm,每塊田每隔5-7m左右開挖一條排水溝;
(2)選苗:選擇品種純度98%以上,苗木健壯,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良好,苗木高度40-80cm,徑粗5-15cm,不效芽7-11個,側根數量4-8個,長度12-15cm,粗度3-10cm,無明顯萎蔫失水、嚴重機械損傷、檢疫性病蟲和嚴重病蟲危害的一年生嫁接苗作為種苗;
(3)種苗的栽植:且在栽種前半個月進行挖穴施肥,以種植點為中心開挖長、寬各1.2-1.3m,深0.5-0.7m的方形定植穴,挖出的表土與心土分別堆放,除去石塊、雜物等,回填時先在穴底放入32-40cm厚的秸稈或雜草,然后再回填表土,距地表15-18cm處用表土與有機肥20-45kg混合均勻填入,表層回填行間的表土或經破碎的心土并堆成饅頭形,高出地面15-25cm;在秋季或春季種植種苗,每畝種植40-55株,行距4.5-5m,株距2.5-4米;
作為優選:步驟(3)種苗的栽植:且在栽種前半個月進行挖穴施肥,以種植點為中心開挖長、寬各1.2m,深0.6m的方形定植穴,挖出的表土與心土分別堆放,除去石塊、雜物等,回填時先在穴底放入38cm厚的秸稈或雜草,然后再回填表土,距地表17cm處用表土與有機肥32kg混合均勻填入,表層回填行間的表土或經破碎的心土并堆成饅頭形,高出地面20cm;在秋季或春季種植種苗,每畝種植51株,行距4.8m,株距3.5米;
(4)幼苗期管理:
a、樹形修剪:春季發芽前,留35-40厘米高定干,發芽后選留3-5個方位適宜的芽培養成主枝;主枝高35-38厘米摘心,每主枝選留1-3個分枝,分枝長到35-38厘米時再摘心,直至培養成豐產樹冠,當主枝或分枝角度過小時,可用竹竿撐開或用繩子拉開;
b.肥水管理:定植后5-7天,扶正苗木后灌水一次,以后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墑情適時澆水保苗,當新梢長至20-25cm時,及時追施速效肥,每隔35-40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每株施尿素55-60g,對弱株多施20-30g,7月以前以氮肥為主,7月中旬以后適當追施磷、鉀肥,干旱無雨追肥后及時灌水,結合噴施0.3%-0.4%的磷酸二氫鉀2-3次;
(5)成年期管理:
c.成年期修剪:每年修剪一次,將半邊紅李樹主枝上的競爭枝杈剪去,對于排布較密的枝杈選取角度大、方向正的保留;
d.土壤管理:采果后,李樹深翻;深翻在沿樹冠滴水線開挖環形壕溝,寬度為30-40cm,深度以50-55cm為宜;深翻時將綠肥、腐熟農家肥、有機肥混合均勻后覆土施入壕溝內,覆土順序為一層表土一層心土;另外,深翻時應盡可能保護2.5厘米以上的主側根,否則會影響生長;深翻隔3年進行一次;
e.追肥:畝產半邊紅李子1600-2600kg時,每年追肥純氮25-40kg,配施磷鉀各18-20kg;作為優選:畝產半邊紅李子1800-2500kg時,每年追肥純氮35kg,配施磷鉀各19kg。
(6)病蟲害防護:
f.種苗種植前后:使用噴霧劑向土壤噴灑10%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2-3次,每隔5天噴灑一次;作為優選:種苗種植前后使用噴霧劑向土壤噴灑10%蚍蟲林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噴灑3次,每隔5天噴灑一次;
g.花期前后:向全株噴灑6-7波美度石硫合劑,向土壤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每隔一天噴灑一次,噴灑1-2次;作為優選:花期前后向全株噴灑6波美度石硫合劑,向土壤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一天噴灑一次,噴灑2次;
h.果實生長期:采用10%蘇云金桿菌1000-2000倍液噴灑根部和土壤,采用70%的甲基托布津300-500液噴灑果實,每隔三天噴灑一次,噴灑2-3次;作為優選:果實生長期采用10%蘇云金桿菌1600倍液噴灑根部和土壤,采用70%的甲基托布津450液噴灑果實,每隔三天噴灑一次,噴灑2次;
i.落葉期:采用2%阿維菌素如有2000-4000倍液噴灑落葉、土壤和全株;作為優選:落葉期采用2%阿維菌素如有3500倍液噴灑落葉、土壤和全株。
該半邊紅李子的種植方法設計合理,按規定值實現每畝土地定植40-55株,不缺不多;通過科學的規劃實現了半邊紅李子的高產量,且半邊紅李子的口感好,同時種植方法簡單,降低果農的勞動強度,有效提高果農的生產積極性;另外,通過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降低了半邊紅李子收到病蟲害的幾率,增加了半邊紅李子樹齡。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