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殺菌劑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復合納米顆粒殺菌劑的制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功能性環保型殺菌涂料既能防止居住環境產生有毒物質,又能抑制滋生微生物,而環保型殺菌的涂料中殺菌關鍵材料是殺菌劑。目前市售的涂料用殺菌劑多為有機物質殺菌劑,這些殺菌劑在殺死微生物的同時對人類同樣有毒副作用,危害人類的健康。近年來無機納米殺菌劑逐漸成為新的發展方向。目前已有的無機殺菌劑有納米二氧化鈦、納米氧化銀等;制備無機納米殺菌劑的方法有多種。納米銀材料具有很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在電學、光學和催化等眾多方面具有十分優異的性能,現己廣泛應用于陶瓷材料、環保材料和涂料等領域。納米銀殺菌劑雖然有如此好的性能,但是在涂料中由于完全使用納米銀殺菌劑會使涂料尤其是水性涂料的顏色發黃。同時因為金屬銀的價格較貴,在考慮殺菌劑的成本方面時,也不會完全使用納米銀殺菌劑。因此在制備納米銀殺菌劑時使用納米氧化鋅對納米銀進行改性。以上提到的另一種殺菌劑二氧化鈦,二氧化鈦本身無毒無害,已廣泛用于食品,醫藥,化妝品等各種領域。光催化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產生出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氫氧基和活性氧,這些產物可殺滅細菌和分解有機污染物。并且把有機污染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同時它具有殺菌、除臭、防污、親水、防紫外線等功能。光催化在微弱的光線下也能做反應,若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光催化的活性會加強。自從二氧化鈦光催化現象被發現之后,利用二氧化鈦光催化降解水、凈化空氣和殺菌抗菌的專利相繼出現。但是并沒有報道顯示市場上有銷售同時使用納米氧化鋅改性的納米銀和納米二氧化鈦的殺菌劑。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一種具有較強殺菌抑菌效果的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及其制備和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0-40份、氯化鋅10-20份、氫氧化鈉15-20份、十六酸異丙酯0.01-0.02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1-0.01份、草酸15-20份、二氧化鈦15-20份。優選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5份、氯化鋅13份、氫氧化鈉16份、草酸17份、二氧化鈦19份。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其制備方法為:(1)、按比例稱取硝酸銀溶液置于燒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陳化36h,充分反應制得前驅物;(2)、將步驟1中所的前驅物過濾,并用超純水洗滌多次;(3)、將步驟2所得的過濾后的前驅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凈的濾渣;(4)、按照配方比例稱取草酸和氯化鋅,分別配置成水飽和溶液,將草酸和氯化鋅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50min,將產物靜置,充分洗滌至無氯離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產物;(5)、將干燥的步驟3中的產物和步驟4中的產物均勻混合并研磨,置于馬弗爐中,600℃保持2h;(6)、冷卻、研磨、制得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7)、將步驟6所得的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鹽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異丙基鈦與異丙醇的混合液,反應8-16小時,即得到二氧化鈦覆蓋的納米銀-氧化鋅復合粒子,然后與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按1%的比例放入涂料等需要放入殺菌劑的材料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為:本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等常見細菌具有十分良好的殺菌效果,由于僅需微量本產品就能達到十分顯著的殺菌效果,所以本產品對動物及人類并無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本產品制作過程簡單,原料廉價,適合大規模生產及大面積推廣,具有十分良好的發展前景。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5份、氯化鋅13份、氫氧化鈉16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7份、二氧化鈦19份。實施例2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6份、氯化鋅14份、氫氧化鈉18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6份、二氧化鈦18份。實施例3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3份、氯化鋅16份、氫氧化鈉19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4份、二氧化鈦20份。實施例4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5份、氯化鋅13份、氫氧化鈉16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7份、二氧化鈦19份。其制備方法為:(1)、按比例稱取硝酸銀溶液置于燒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陳化36h,充分反應制得前驅物;(2)、將步驟1中所的前驅物過濾,并用超純水洗滌多次;(3)、將步驟2所得的過濾后的前驅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凈的濾渣;(4)、按照配方比例稱取草酸和氯化鋅,分別配置成水飽和溶液,將草酸和氯化鋅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50min,將產物靜置,充分洗滌至無氯離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產物;(5)、將干燥的步驟3中的產物和步驟4中的產物均勻混合并研磨,置于馬弗爐中,600℃保持2h;(6)、冷卻、研磨、制得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7)、將步驟6所得的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鹽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異丙基鈦與異丙醇的混合液,反應8-16小時,即得到二氧化鈦覆蓋的納米銀-氧化鋅復合粒子,然后與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實施例5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6份、氯化鋅14份、氫氧化鈉18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6份、二氧化鈦18份。其制備方法為:(1)、按比例稱取硝酸銀溶液置于燒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陳化36h,充分反應制得前驅物;(2)、將步驟1中所的前驅物過濾,并用超純水洗滌多次;(3)、將步驟2所得的過濾后的前驅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凈的濾渣;(4)、按照配方比例稱取草酸和氯化鋅,分別配置成水飽和溶液,將草酸和氯化鋅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50min,將產物靜置,充分洗滌至無氯離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產物;(5)、將干燥的步驟3中的產物和步驟4中的產物均勻混合并研磨,置于馬弗爐中,600℃保持2h;(6)、冷卻、研磨、制得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7)、將步驟6所得的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鹽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異丙基鈦與異丙醇的混合液,反應8-16小時,即得到二氧化鈦覆蓋的納米銀-氧化鋅復合粒子,然后與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實施例6一種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由以下原料及其重量份數組成:納米銀33份、氯化鋅16份、氫氧化鈉19份、十六酸異丙酯0.015份、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0.007份、草酸14份、二氧化鈦20份。少量的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后,能與納米銀等物質結合,增強抑菌殺菌作用。其制備方法為:(1)、按比例稱取硝酸銀溶液置于燒杯中,再向其中按比例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陳化36h,充分反應制得前驅物;(2)、將步驟1中所的前驅物過濾,并用超純水洗滌多次;(3)、將步驟2所得的過濾后的前驅物置于烘箱中,80℃烘烤5h得到干凈的濾渣;(4)、按照配方比例稱取草酸和氯化鋅,分別配置成水飽和溶液,將草酸和氯化鋅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攪拌50min,將產物靜置,充分洗滌至無氯離子存在,然后放到120℃烘箱中烘3~4h,得到混合產物;(5)、將干燥的步驟3中的產物和步驟4中的產物均勻混合并研磨,置于馬弗爐中,600℃保持2h;(6)、冷卻、研磨、制得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7)、將步驟6所得的納米銀-氧化鋅殺菌劑混合物加入到硅酸乙酯中使其充分水解,然后放在鹽酸中酸化,最后再加入異丙基鈦與異丙醇的混合液,反應8-16小時,即得到二氧化鈦覆蓋的納米銀-氧化鋅復合粒子,然后與十六酸異丙酯、聚甘油-3蓖麻醇酸酯混合。以上述三個實施例的配方進行對比試驗,將三種實施例制得的殺菌劑按所述劑量放入滅菌后的培養基中,用吸管吸取大腸桿菌菌種,分別放入上述培養皿中,并以不含上述復合納米顆粒殺菌劑的培養基作為對照,將上述四組培養基置于25-30℃的培養箱中,培養72h,觀察細菌生長情況,觀察結果可得:菌落數量(個/cm2)實施例10實施例21實施例31對照組12由表中可知,使用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后,培養基上菌落數量明顯減少,特別是實施例1中幾乎沒有菌落,這說明復合納米顆粒的殺菌劑殺菌效果十分顯著。上述說明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