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樹木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法國梧桐的種子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法國梧桐,學名三球懸鈴木,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其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性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歐亞大陸多地有栽培。法國梧桐的繁殖方法有扦插法、播種法等,其中播種法發芽率低,常只有20%-30%。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法國梧桐的種子處理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法國梧桐的種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每年3月,收集前一年的果球,打碎后風選去毛后洗凈得法國梧桐種子;(2)按重量份計,取500ppm萘乙酸溶液100-150份、蘆薈提取液150-200份、胡蘿卜提取液20-40份、甘草5-10份、黃芪5-10份、桂皮5-10份、生草烏10-15份、馬齒莧8-12份、1%葡萄糖溶液50-80份、維生素C1-2份、牛磺酸0.2-0.4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0.5-1份均勻混合配制成藥液,將所述藥液與細沙按15-18:100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得濕沙;(3)每3-5cm厚的所述濕沙上均勻平鋪一層種子,最上層種子上再覆蓋一層10-15cm厚的所述濕沙,在庇蔭度75%-85%、相對濕度80%-90%的室內放置12小時后即完成對法國梧桐種子的處理。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藥液,由如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均勻混合配制而成:500ppm萘乙酸溶液120份、蘆薈提取液180份、胡蘿卜提取液30份、甘草8份、黃芪8份、桂皮8份、生草烏12份、馬齒莧10份、1%葡萄糖溶液50份、維生素C1份、牛磺酸0.3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0.8份。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蘆薈提取液由新鮮蘆薈葉洗凈研磨后置于密閉容器,加入2倍蘆薈葉質量份數的乳酸菌菌液于40-45℃避光環境下發酵處理4小時后,加熱煮沸除菌,再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蘆薈提取液。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胡蘿卜提取液,由胡蘿卜切碎,加1倍胡蘿卜質量份數的水榨汁,將榨取的胡蘿卜汁加熱煮沸,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胡蘿卜提取液。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所述甘草、黃芪、桂皮、生草烏、馬齒莧,需粉碎至120目。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細沙需經過300-400℃煅燒處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使用的浸種液浸種,比傳統使用500ppm萘乙酸溶液浸種的發芽率更高,配合浸種后濕沙蓋種處理,可以保證藥液在處理種子的過程中,種子濕沙中可以充分進行有氧呼吸運動,激發了種子萌發相關細胞的活性,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同時濕沙中含有的藥液的有效成分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所需的營養,激發種胚分化相關酶的活性,進一步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經過實驗,使用本發明方法,法國梧桐種子的發芽率高達83.2%,不對種子進行處理時發芽率僅有20.4%,使用常規方法用500ppm萘乙酸溶液浸種,發芽率為64.8%;同時,大大縮短了發芽所需時間,在22天左右種子即可發芽,值得推廣使用。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法國梧桐的種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每年3月,收集前一年的果球,打碎后風選去毛后洗凈得法國梧桐種子;(2)按重量份計,取500ppm萘乙酸溶液100份、蘆薈提取液150份、胡蘿卜提取液20份、甘草5份、黃芪5份、桂皮5份、生草烏10份、馬齒莧8份、1%葡萄糖溶液50份、維生素C1份、牛磺酸0.2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0.5份均勻混合配制成藥液,將所述藥液與細沙按15-18:100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得濕沙;(3)每3-5cm厚的所述濕沙上均勻平鋪一層種子,最上層種子上再覆蓋一層10-15cm厚的所述濕沙,在庇蔭度75%-85%、相對濕度80%-90%的室內放置12小時后即完成對法國梧桐種子的處理,通過這個方法處理種子,可以保證藥液在處理種子的過程中,種子濕沙中可以充分進行有氧呼吸運動,激發了種子萌發相關細胞的活性,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同時濕沙中含有的藥液的有效成分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所需的營養,激發種胚分化相關酶的活性,進一步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蘆薈提取液由新鮮蘆薈葉洗凈研磨后置于密閉容器,加入2倍蘆薈葉質量份數的乳酸菌菌液于40-45℃避光環境下發酵處理4小時后,加熱煮沸除菌,再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蘆薈提取液。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胡蘿卜提取液,由胡蘿卜切碎,加1倍胡蘿卜質量份數的水榨汁,將榨取的胡蘿卜汁加熱煮沸,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胡蘿卜提取液。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所述甘草、黃芪、桂皮、生草烏、馬齒莧,需粉碎至120目。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細沙需經過300-400℃煅燒處理。實施例2一種法國梧桐的種子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每年3月,收集前一年的果球,打碎后風選去毛后洗凈得法國梧桐種子;(2)按重量份計,取500ppm萘乙酸溶液150份、蘆薈提取液200份、胡蘿卜提取液40份、甘草10份、黃芪10份、桂皮10份、生草烏15份、馬齒莧12份、1%葡萄糖溶液80份、維生素C2份、牛磺酸0.4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份均勻混合配制成藥液,將所述藥液與細沙按15-18:100的質量比均勻混合,得濕沙;(3)每3-5cm厚的所述濕沙上均勻平鋪一層種子,最上層種子上再覆蓋一層10-15cm厚的所述濕沙,在庇蔭度75%-85%、相對濕度80%-90%的室內放置12小時后即完成對法國梧桐種子的處理,通過這個方法處理種子,可以保證藥液在處理種子的過程中,種子濕沙中可以充分進行有氧呼吸運動,激發了種子萌發相關細胞的活性,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同時濕沙中含有的藥液的有效成分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所需的營養,激發種胚分化相關酶的活性,進一步達到提高種子發芽率的效果。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蘆薈提取液由新鮮蘆薈葉洗凈研磨后置于密閉容器,加入2倍蘆薈葉質量份數的乳酸菌菌液于40-45℃避光環境下發酵處理4小時后,加熱煮沸除菌,再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蘆薈提取液。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胡蘿卜提取液,由胡蘿卜切碎,加1倍胡蘿卜質量份數的水榨汁,將榨取的胡蘿卜汁加熱煮沸,加水稀釋20倍后過濾即得所述胡蘿卜提取液。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所述甘草、黃芪、桂皮、生草烏、馬齒莧,需粉碎至120目。進一步的,步驟(2)所述細沙需經過300-400℃煅燒處理。對比實施例1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1相比,步驟(2)所述藥液僅使用500ppm萘乙酸溶液,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比實施例2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不進行步驟(3)所述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照組不對法國梧桐種子處理。保證同一批次的法國梧桐種子分別使用上述2個實施例、2個對比實施例與1個對照組的方法進行種子處理,統計其發芽率及發芽時間,經過多次實驗,結果如表1:表1播種數發芽數發芽率(%)發芽時間(天)實施例150041082.022實施例250041683.222對比實施例150032464.829對比實施例250036573.027對照組50010220.435由表1可知,使用本發明方法,法國梧桐種子的發芽率高達83.2%,不對種子進行處理時發芽率僅有20.4%,使用常規方法用500ppm萘乙酸溶液浸種,發芽率為64.8%;同時,大大縮短了發芽所需時間,在22天左右種子即可發芽,值得推廣使用。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