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姜收獲機。
背景技術:
現階段生姜收獲機大多利用扒土刀伸入到底下直達生姜底部,但是這種結構很難將生姜直接從土里拔出來,有改進型的專利利用抖動裝置與開土刀固定連接,增加了土壤的松動程度,但收效甚微,同時使用的動力也比較大,能源消耗比較嚴重,并且開土刀通過機架與升降調節裝置剛性連接,只有在開動之前才可以調節,而在收獲中無法根據生姜的種植程度與各類生姜種植田里隨時調節,現有的技術中出姜裝置都是與行走方向平行設置,導致出姜裝置容易將生姜拔斷,并且拔出來的生姜無法有序放置以及犁頭刀單獨工作,不具有復收機構,無法將掉落在地里的生姜一起揀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生姜收獲機,解決現有技術中出姜裝置都是與行走方向平行設置,導致出姜裝置容易將生姜拔斷,并且拔出來的生姜無法有序放置以及犁頭刀單獨工作,不具有復收機構,無法將掉落在地里的生姜一起揀出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姜收獲機,包括車架、行走裝置、動力裝置以及出姜裝置;所述行走裝置位于所述車架的兩側,所述動力裝置安裝于所述車架上,所述動力裝置為所述行走裝置與所述出姜裝置提供動力;所述出姜裝置包括復收機構、扒土機構以及拔姜機構;所述扒土機構包括犁頭刀具,所述犁頭刀具鉸接于所述車架上,且具有一驅動其上下擺動的驅動設備,所述復收機構包括復收刀具與振動篩,所述復收刀具鉸接于所述車架上,且所述復收刀具與所述犁頭刀具通過一聯動機構連接,所述振動篩鉸接于所述復收刀具后部;所述拔姜機構包括夾持傳動鏈組,且所述夾持傳動鏈組與行走方向在水平面上成一角度設置,所述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傳動鏈輪和套設于所述傳動鏈輪上運動的傳動鏈條,所述傳動鏈條的外圍面上均設置有夾緊塊,其中一所述傳動鏈條的夾緊塊具有與另一所述傳動鏈條的夾緊塊配合的夾緊面,并利用夾緊面夾緊姜桿。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犁頭刀具包括支撐桿和犁頭刀,所述支撐桿鉸接于所述車架上,所述犁頭刀固接于所述支撐桿的前端,所述支撐桿的后端與所述聯動機構連接;所述復收刀具包括連桿與復收刀,所述復收刀固接于所述連桿的后端,所述連桿鉸接于所述車架上,所述連桿的前端連接于所述聯動機構上;所述聯動機構為一聯動桿,所述聯動桿的上部開設有圓形鉸接孔并與所述所連桿的前端鉸接,下部開設有矩形鉸接孔并與所述支撐桿的后端鉸接。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振動篩上設置有一鉸接座,并利用所述鉸接座鉸接一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連接于一偏心輪上,所述偏心輪動力連接驅動設備。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振動篩包括鉸接軸和篩土梳齒,所述鉸接軸轉動安裝于所述復收刀的后部,所述篩土梳齒焊接于所述鉸接軸上,所述篩土梳齒的下方設置有姜母收集箱,所述姜母收集箱與所述鉸接軸之間具有讓泥土篩下的距離,且該距離小于所述篩土梳齒的長度。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出姜裝置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拔姜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架,所述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兩套傳動鏈組,每套所述傳動鏈組包括兩個傳動鏈輪和套設于所述傳動鏈輪上運動的傳動鏈條,其中一個傳動鏈輪設置于支撐架的前端,另一個設置于所述支撐架的后端,處于所述支撐架后端的所述傳動鏈輪為主動輪。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出姜裝置還包括扶姜機構,所述扶姜機構包括第一扶姜機構,且所述第一扶姜機構位于所述拔姜機構的上方;所述第一扶姜機構包括至少一條扶姜鏈條以及聯動鏈輪;所述聯動鏈輪與所述拔姜機構的傳動鏈輪聯動,所述扶姜鏈條套設于所述聯動鏈輪上運動,所述扶姜鏈條與所述拔姜機構的傳動鏈條并行設置。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聯動鏈輪采用一個,設置于支撐架的后端,并與所述支撐架后端的其中一個所述傳動鏈輪通過一聯動軸連接,與之對應的所述支撐架的前端同側安裝有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所述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與所述聯動鏈輪之間安裝有所述扶姜鏈條,所述支撐架上安裝有與所述扶姜鏈條相對設置的第一扶姜桿。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支撐架的前端設置有攏姜機構,所述攏姜機構包括攏姜鏈輪、攏姜鏈條和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所述攏姜鏈輪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處于所述支撐架前端另一側的聯動鏈輪的上方,所述攏姜鏈輪的前端安裝有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所述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與所述攏姜鏈輪之間安裝有所述攏姜鏈條,且所述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與所述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相對設置,兩者之間形成姜桿喂入口,所述姜桿喂入口兩側分別安裝有攏姜桿。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扶姜機構包括第二扶姜機構,所述第二扶姜機構位于所述第一扶姜機構的后部;所述第二扶姜機構包括聯動鏈輪、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以及扶姜鏈條;所述聯動鏈輪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另一個所述傳動鏈輪的上部,所述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位于所述聯動鏈輪后方,且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與所述聯動鏈輪之間安裝有所述扶姜鏈條;所述支撐架上安裝有與所述扶姜鏈條相對設置的第二扶姜桿。
作為一種改進的方案,所述出姜裝置具有驅動其上下擺動的液壓驅動設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種生姜收獲機,包括車架、行走裝置、動力裝置以及出姜裝置;行走裝置位于車架的兩側,動力裝置安裝于車架上,動力裝置為行走裝置與出姜裝置提供動力;出姜裝置包括復收機構、扒土機構以及拔姜機構;扒土機構包括犁頭刀具,犁頭刀具鉸接于車架上,且具有一驅動其上下擺動的驅動設備,復收機構包括復收刀具與振動篩,復收刀具鉸接于車架上,且復收刀具與犁頭刀具通過一聯動機構連接,振動篩鉸接于復收刀具后部;拔姜機構包括夾持傳動鏈組,且夾持傳動鏈組與行走方向在水平面上成一角度設置,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傳動鏈輪和套設于傳動鏈輪上運動的傳動鏈條,傳動鏈條的外圍面上均設置有夾緊塊,其中一傳動鏈條的夾緊塊具有與另一傳動鏈條的夾緊塊配合的夾緊面,并利用夾緊面夾緊姜桿,基于以上結構,復收機構與扒土機構通過一聯動機構連接,可實現聯動,拔姜機構傾斜設置,利用該傾斜的角度可以方便的將生姜沿著水平方向從土地里撥出,生姜幾乎是貼著地面在水平方向上出現距離的偏移,改變了傳統的向上提拔的方式,降低拔斷生姜的概率,而且也避免了生姜掉落到地面上損壞外表皮,當生姜收獲機工作時,生姜的姜桿會進入到傳動鏈條的兩個相對的夾緊塊的夾緊面內,并利用夾緊面夾緊姜桿,然后借助拔姜機構傾斜的角度設置,可以方便的將生姜的姜桿從土地里撥出。
犁頭刀具包括支撐桿和犁頭刀,支撐桿鉸接于車架上,犁頭刀固接于支撐桿的前端,支撐桿的后端與聯動機構連接;復收刀具包括連桿與復收刀,復收刀固接于連桿的后端,連桿鉸接于車架上,連桿的前端連接于聯動機構上;聯動機構為一聯動桿,聯動桿的上部開設有圓形鉸接孔并與所連桿的前端鉸接,下部開設有矩形鉸接孔并與支撐桿的后端鉸接,基于以上結構,支撐桿的后端連接于聯動桿的下部的矩形鉸接孔內,連桿的前端鉸接于聯動桿上部的圓形鉸接孔內,且當扒土機構上下擺動可以利用聯動桿帶動復收機構一起上下擺動。
振動篩上設置有一鉸接座,并利用鉸接座鉸接一傳動桿,傳動桿的另一端連接于一偏心輪上,偏心輪動力連接驅動設備,振動篩包括鉸接軸和篩土梳齒,鉸接軸轉動安裝于復收刀的后部,篩土梳齒焊接于鉸接軸上,篩土梳齒的下方設置有姜母收集箱,姜母收集箱與鉸接軸之間具有讓泥土篩下的距離,且該距離小于篩土梳齒的長度,基于以上結構,振動篩鉸接于復收刀具上,且振動篩由鉸接軸和篩土梳齒組成,篩土梳齒可以將生姜上帶的泥土從相鄰兩個篩土梳齒縫隙掉落,而生姜則會掉落到姜母收集箱內,鉸接軸通過一傳動桿的連接于一偏心輪上,利用偏心輪可實現振動篩的振動,從而實現將泥土掉落。
出姜裝置還包括支撐架,拔姜機構安裝于支撐架,傳動鏈組設有兩套,每套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兩個傳動鏈輪和套設于傳動鏈輪上運動的傳動鏈條,其中一個傳動鏈輪設置于支撐架的前端,另一個設置于支撐架的后端,處于支撐架后端的傳動鏈輪為主動輪,出姜裝置還包括扶姜機構,扶姜機構包括第一扶姜機構,且第一扶姜機構位于拔姜機構的上方;第一扶姜機構包括至少一條扶姜鏈條以及聯動鏈輪;聯動鏈輪與拔姜機構的傳動鏈輪聯動,扶姜鏈條套設于聯動鏈輪上運動,扶姜鏈條與拔姜機構的傳動鏈條并行設置,聯動鏈輪采用一個,設置于支撐架的后端,并與支撐架后端的其中一個傳動鏈輪通過一聯動軸連接,其中一支撐架的前端安裝有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與聯動鏈輪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支撐架上安裝有與扶姜鏈條相對設置的第一扶姜桿,支撐架的前端設置有攏姜機構,攏姜機構包括攏姜鏈輪、攏姜鏈條和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攏姜鏈輪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處于另外一支撐架前端的聯動鏈輪的上方,攏姜鏈輪的前端安裝有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與攏姜鏈輪之間安裝有攏姜鏈條,且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與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相對設置,兩者之間形成姜桿喂入口,姜桿喂入口兩側分別安裝有攏姜桿,扶姜機構包括第二扶姜機構,第二扶姜機構位于第一扶姜機構的后部;第二扶姜機構包括聯動鏈輪、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以及扶姜鏈條;聯動鏈輪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另一個傳動鏈輪的上部,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位于聯動鏈輪后方,且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與聯動鏈輪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支撐架上安裝有與扶姜鏈條相對設置的第二扶姜桿,基于以上結構,拔姜機構一側設有第一扶姜機構,另一側的后部設有第二扶姜機構,且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與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相對設置,兩者之間形成姜桿喂入口,攏姜機構還包括兩根攏姜桿,攏姜桿分居姜桿喂入口兩側,攏姜桿可以將生姜的姜桿攏收進拔姜機構內利用夾緊塊夾持住姜桿,由于生姜的姜桿比較長,而扶姜機構的扶姜鏈設有凸棱,可以將姜桿扶持,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與聯動鏈輪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拔姜機構將生姜撥出夾緊然后扶姜機構扶著姜桿一起隨著鏈帶運動方向往后運輸,第二扶姜機構作用是將生姜的姜桿有序的放置到地面上。
出姜裝置具有驅動其上下擺動的液壓驅動設備,基于以上結構,可以利用液壓缸調節出姜裝置的高低,可根據生姜的種植程度與各類生姜種植田里隨時調節。
綜上,本發明解決現有的技術中出姜裝置都是與行走方向平行設置,導致出姜裝置容易將生姜拔斷,并且拔出來的生姜無法有序放置以及犁頭刀單獨工作,不具有復收機構,無法將掉落在地里的生姜一起揀出的缺陷,實現了出姜裝置與行走方向傾斜設置不易將生姜拔斷且生姜可有序放置以及犁頭刀帶動復收刀工作以及可將掉落在地里的生姜揀出的技術效果,該發明設計結構簡單,操作控制簡便,易于大規模制造與安裝,應用范圍廣,而且本發明的應用可以節約大量勞動力,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圖1為本發明的無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復收機構與扒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拔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夾緊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履帶;2-車架;3-動力裝置;4-犁頭刀;5-支撐桿;6-聯動桿;7-連桿;8-復收刀;9-篩土梳齒;10-姜母收集箱;11-傳動鏈輪;12-聯動鏈輪;13-傳動鏈條;14-扶姜鏈條;15-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6-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7-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18-攏姜鏈輪;19-攏姜桿;20-第一扶姜桿;21-第二扶姜桿;22-支撐架;23-夾緊塊;24-偏心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生姜收獲機,包括車架2、行走裝置、動力裝置3以及出姜裝置;行走裝置位于車架2的兩側,行走裝置為履帶1行走裝置,履帶1行走裝置包括三角形狀布置的履帶1,動力裝置3安裝于車架2上,且車架2上方安裝有駕駛室,這就改變了傳統的手扶式收獲機的方式,使得操控性更強,功能也更加全面,采用三角形狀布置的履帶1可以使坐在駕駛室內的操作人員視野更加開闊,不易被遮擋;其中動力裝置3包括發動機,且動力裝置3為市面上常見且所能購買到的,發動機為行走裝置與出姜裝置提供動力,且發動機為液壓馬達或者電動機提供動力輸入,關于動力裝置3的具體的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根據現有技術得出,在此不做贅述。出姜裝置包括復收機構、扒土機構以及拔姜機構;扒土機構包括犁頭刀具,犁頭刀具鉸接于車架2上,且具有一驅動其上下擺動的驅動設備,其中驅動設備為液壓缸,復收機構包括復收刀具與振動篩,復收刀具鉸接于車架2上,且復收刀具與犁頭刀具通過一聯動機構連接,振動篩鉸接于復收刀具后部;拔姜機構包括夾持傳動鏈組,且夾持傳動鏈組與行走方向在水平面上成一角度設置,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傳動鏈輪11和套設于傳動鏈輪11上運動的傳動鏈條13,傳動鏈條13的外圍面上均設置有夾緊塊23,其中一傳動鏈條13的夾緊塊23具有與另一傳動鏈條13的夾緊塊23配合的夾緊面,并利用夾緊面夾緊姜桿,復收刀具與犁頭刀4通過一聯動機構連接,可實現聯動,在將犁頭刀4下降工作時,復收刀具也會同時下降進入工作狀態,從而減少了一套單獨對復收刀具的控制和動力系統,結構更加簡化,整機的成本也得以下降;拔姜機構在水平方向上傾斜設置,即與姜壟具有一個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當生姜收獲機工作時,生姜的姜桿會進入到傳動鏈條13的兩個相對的夾緊塊23的夾緊面內,并利用夾緊面夾緊姜桿,然后借助拔姜機構傾斜的角度設置,可以方便的將生姜的姜桿沿著水平方向從土地里撥出,而且,利用該傾斜的角度可以方便的將生姜沿著水平方向從土地里傾斜著撥出,改變了以往的將生姜向上提拔的缺陷,降低拔斷生姜的概率,并且,拔出的生姜幾乎是貼著地面在水平方向上出現距離的偏移,不會因為生姜被提拔掉落時出現外皮的損傷。
在本實施例中,犁頭刀具包括支撐桿5和犁頭刀4,支撐桿5鉸接于車架2上,犁頭刀4固接于支撐桿5的前端,支撐桿5的后端與聯動機構連接;復收刀具包括連桿7與復收刀8,復收刀8固接于連桿7的后端,連桿7鉸接于車架2上,連桿7的前端連接于聯動機構上;聯動機構為一聯動桿6,聯動桿6的上部開設有圓形鉸接孔并與所連桿7的前端鉸接,下部開設有矩形鉸接孔并與支撐桿5的后端鉸接,支撐桿5的后端連接于聯動桿6的下部的矩形鉸接孔內,連桿7的前端鉸接于聯動桿6上部的圓形鉸接孔內。當操控動力裝置使犁頭刀4下降開始工作時,復收刀8在杠桿的原理下,同時也會出現同步的下降,也進入工作狀態,這樣,就采用一套操控系統、動力系統就完成了犁頭刀4和復收刀8的同步狀態改變,簡化了整機的結構,降低了成本,而且,聯動桿6的下部采用矩形鉸接孔,支撐桿5的后端在矩形鉸接孔內可以進行調整位置,這樣,在調整犁頭刀4下降位置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改變杠桿力臂的長短,將復收刀8的下降位置調整在一合適的范圍內。
在本實施例中,振動篩上設置有一鉸接座,并利用鉸接座鉸接一傳動桿,傳動桿的另一端連接于一偏心輪24上,偏心輪24動力連接驅動設備,其中動力驅動設備為液壓馬達,振動篩包括鉸接軸和篩土梳齒9,鉸接軸轉動安裝于復收刀8的后部,篩土梳齒9焊接于鉸接軸上,篩土梳齒9的下方設置有姜母收集箱10,其中姜母收集箱10安裝于車架2上,且姜母收集箱10與鉸接軸之間具有讓泥土篩下的距離,且該距離小于篩土梳齒9的長度。更詳細的說,復收刀8的后部焊接有軸套,鉸接軸轉動安裝于軸套中,從而使得振動篩鉸接于復收刀具上,且振動篩由鉸接軸和篩土梳齒9組成,篩土梳齒9可以將生姜上帶的泥土從相鄰兩個篩土梳齒9縫隙掉落,而生姜則會掉落到姜母收集箱10內直接進行回收,而本實施例中,鉸接座直接焊接在篩土梳齒9上,而傳動桿則與鉸接座鉸接,偏心輪24依靠一個液壓馬達帶動,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入即來自于上面所述的動力裝置3,利用偏心輪24的轉動可以實現傳動桿的往復動作,從而實現振動篩的振動,將泥土掉落,本實施例中,姜母收集箱10能夠將回收的姜母直接收集,無需人工再次下地回收,而姜母收集箱10的大小,則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姜母收集箱10可以考慮直接焊接在車架2上,也可以考慮可拆卸式安裝于車架2上,在此不作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出姜裝置通過一液壓缸實現上下擺動,出姜裝置還包括支撐架22,拔姜機構安裝于支撐架22上,夾持傳動鏈組包括兩套傳動鏈組,每套傳動鏈組包括兩個傳動鏈輪11和套設于傳動鏈輪11上運動的傳動鏈條13,其中一個傳動鏈輪11設置于支撐架22的前端,另一個設置于支撐架22的后端,為了便于設計布局,處于支撐架22后端的傳動鏈輪11為主動輪,主動輪連接有動力驅動設備,其中動力驅動設備為液壓馬達,同樣的該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入也來自于動力裝置3。
出姜裝置還包括扶姜機構,扶姜機構包括第一扶姜機構,且第一扶姜機構位于拔姜機構的上方,因為姜的秸稈較高,當姜桿被傳動鏈組上的夾緊塊夾持時,姜桿的葉子能夠在第一扶姜機構作用下理順傳送,避免了姜葉纏繞在機械的內部,影響工作效率;第一扶姜機構包括至少一條扶姜鏈條14以及聯動鏈輪12;聯動鏈輪12與拔姜機構的傳動鏈輪11(主動輪)聯動,依靠主動輪的液壓馬達一并提供動力,實現同步的轉動,扶姜鏈條14套設于聯動鏈輪12上運動,扶姜鏈條14與拔姜機構的傳動鏈條13并行設置,為了簡化整機的結構,本實施例中,第一扶姜機構的聯動鏈輪12采用一個,設置于支撐架22的后端,并與支撐架22后端的其中一個傳動鏈輪11通過一聯動軸連接,實現了傳動鏈輪11依靠主動輪的液壓馬達一并提供動力,與拔姜機構的傳動鏈輪11同步轉動,其中與該聯動鏈輪12相應的支撐架22的前端同側安裝有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5,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5與聯動鏈輪12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14,支撐架22上安裝有與扶姜鏈條14相對設置的第一扶姜桿20,在拔姜時,姜桿直接夾持在夾緊塊之間,而姜桿上部的葉子則在扶姜鏈條14和第一扶姜桿20之間得以理順、輸送,避免了纏繞在機械中。支撐架22的前端設置有攏姜機構,攏姜機構包括攏姜鏈輪18、攏姜鏈條和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攏姜鏈輪18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處于支撐架22前端另一側(即具有第一扶姜桿20的一側)的聯動鏈輪12的上方,依靠聯動鏈輪12提供動力,實現兩者的同步轉動,攏姜鏈輪18的前端安裝有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與攏姜鏈輪18之間安裝有攏姜鏈條,且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與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5相對設置,兩者之間形成姜桿喂入口,姜桿喂入口兩側分別安裝有攏姜桿19,在工作時,姜桿的上部通過攏姜桿19收攏,然后進入姜桿喂入口,并通過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與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5上的攏姜鏈條將姜桿的上部理順,再進入扶姜鏈條14和第一扶姜桿20之間,將姜桿往后輸送。
如果僅僅采用第一扶姜機構,會使得整機的寬度大大增加,不利于整機的操作和成本降低,本實施例中,扶姜機構還包括第二扶姜機構,第二扶姜機構位于第一扶姜機構的后部,為了實現將姜桿進一步的理順、輸送,并使之有序的放倒;第二扶姜機構包括聯動鏈輪12、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17以及扶姜鏈條14;聯動鏈輪12通過一聯動軸安裝于另一個傳動鏈輪11(即,不與第一扶姜機構的聯動鏈輪12連接的另外一個主動輪)的上部,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17位于聯動鏈輪12后方,且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17與聯動鏈輪12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14,也就是說扶姜鏈條14沿著姜桿的輸送方向向后延伸;支撐架22上安裝有與扶姜鏈條14相對設置的第二扶姜桿21,第二扶姜桿21的末端具有一個弧形的折彎部,當姜桿輸送到此處時,會沿著弧形的折彎部依序放倒,而弧形的折彎部至少要延伸至履帶的后方,避免放倒的姜桿被履帶纏繞、碾壓。基于此,拔姜機構一側設有第一扶姜機構,另一側的后部設有第二扶姜機構,且第二鏈條滑動支撐部16與第一鏈條滑動支撐部15相對設置,兩者之間形成姜桿喂入口,攏姜機構還包括兩根攏姜桿19,攏姜桿19分居姜桿喂入口兩側,攏姜桿19可以將生姜的姜桿攏收進拔姜機構內利用夾緊塊23夾持住姜桿,由于生姜的姜桿比較長,而扶姜機構的扶姜鏈條設有凸棱,可以很好的將將姜桿扶持于扶姜鏈條和第一(或第二)扶姜桿之間,第三鏈條滑動支撐部17與聯動鏈輪12之間安裝有扶姜鏈條14,拔姜機構將生姜撥出夾緊然后扶姜機構扶著姜桿一起隨著鏈帶運動方向往后運輸,第二扶姜機構作用是將生姜的姜桿有序的放倒到地面上。
在本實施例中,出姜裝置具有驅動其上下擺動的液壓驅動設備,就扒土機構而言,液壓驅動設備采用一液壓缸,液壓缸一端鉸接在車架上,另一端則與犁頭刀具的支撐桿5連接,從而液壓缸可以驅動犁頭刀的上下運動,而復收機構是與扒土機構聯動的,與扒土機構共用同一個液壓缸;對于出姜裝置而言,液壓驅動設備也采用液壓缸,液壓缸一端與車架相連,另一端則與出姜裝置的支撐架鉸接,液壓缸帶動整個支撐架上下擺動。顯然,兩個液壓缸的動力輸入均來自于動力裝置3,至于液壓管道的布置,在此不做贅述。可以利用液壓缸調節出姜裝置前端的的高低,可根據生姜的種植程度與各類生姜種植田里隨時調節。
在本實施例中,夾緊塊23的結構也十分重要,夾緊塊23的背部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鉸接于傳動鏈上,夾緊塊23為一矩形橡膠塊,矩形橡膠塊的兩側設有凸棱,且相鄰的矩形橡膠塊可以利用凸棱貼合,夾緊塊23可利用矩形橡膠塊的緩沖吸振作用防止兩側內部的夾緊塊23剛性接觸,夾緊塊23的背部安裝有固定板方便將夾緊塊23安裝到傳動鏈條上,鉸接的好處是隨著傳動鏈的傳動到了傳動鏈輪11部分,夾緊塊23利用鉸接結構可以分開一角度,當傳動鏈條13伸直時,同一傳動鏈條上相鄰的夾緊塊23會貼合,兩條傳動鏈條的相對一側的夾緊塊23夾緊接觸,該結構可以非常的方便的將生姜的姜桿夾緊。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