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城市基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流經城市內的河道中的水不用電力自動澆灌河岸邊綠化帶的澆灌系統。
背景技術:
:
很多城市都是靠河流而建,就是不靠河而建的城市一般都設置有護城河,一般的護城河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在護城河中,所以護城河上都設置有多處河壩,用來隔斷一段間的河水,來陽光凈化或其它方法凈化河水。為了美化城市,河道的河岸邊都設置有綠化帶,這些綠化帶的水一般采用自來水公司的水進行澆灌,這給園林管理部門每年都會帶不大量的自來水水費,增加園林管部分的園林管理成本,同時算來水都是經過凈化的水,用來澆灌植物其營養成份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城市內河河岸綠化帶免電力澆灌系統,它對河岸邊的綠化帶可以免電力利用河道中流動的水實現自動化澆灌,可以為城市園林管理部分節省一筆不小的水費,同時提供的水質更利于物植物生長。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城市內河河岸綠化帶免電力澆灌系統,包括河道,河道中筑有水壩,水壩左邊河道的水位高于右邊河道的水位;水壩右邊的河段上挖有坑,罩體扣在坑中,罩體的右邊成型有出水口,進水管填設在水壩中,進水管與罩體相通接,進水管上通接有進氣管,進氣管的直徑為0.5至1cm;
集氣箱固定在罩體上,水壓管固定在罩體上,水壓管的下端伸入罩體的下部、上端伸入集氣箱中;集氣管上端與集氣箱上部相通接、下端與罩體相通接且下端位于罩體的上部;
出氣管一端與集氣箱相通接、另一端與出水管下端相通接,出水管固定在罩體上,出水管的下端伸入右邊河道的水之中,水壩右邊出水管與河岸綠化帶澆水管相通接。
所述出水管的上部安裝有手動水閥,出水管的下部螺接固定有過濾球,過濾球為塑膠空心球,過濾球上成型有若干個小孔,過濾球的空心內壁上粘接固定有一層過濾布。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對河岸邊的綠化帶可以免電力利用河道中流動的水實現自動化澆灌,可以為城市園林管理部分節省一筆不小的水費,同時提供的水質更利于物植物生長。
2、它配有過濾球,能防止出水管堵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過濾球與出水管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河道;2、水壩;3、坑;4、罩體;5、進水管;6、進氣管;7、集氣箱;8、水壓管;9、集氣管;10、出氣管;11、出水管;12、河岸綠化帶澆水管;13、手動水閥;14、過濾球;141、小孔;15、過濾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2所示,城市內河河岸綠化帶免電力澆灌系統,包括河道1,河道1中筑有水壩2,水壩2左邊河道的水位高于右邊河道的水位;水壩2右邊的河段上挖有坑3,罩體4扣在坑3中,罩體4的右邊成型有出水口41,進水管5填設在水壩2中,進水管5與罩體4相通接,進水管5上通接有進氣管6,進氣管6的直徑為0.5至1cm;
集氣箱7固定在罩體4上,水壓管8固定在罩體4上,水壓管8的下端伸入罩體4的下部、上端伸入集氣箱7中;集氣管9上端與集氣箱7上部相通接、下端與罩體4相通接且下端位于罩體4的上部;
出氣管10一端與集氣箱7相通接、另一端與出水管11下端相通接,出水管11固定在罩體4上,出水管11的下端伸入右邊河道的水之中,水壩2右邊出水管11與河岸綠化帶澆水管12相通接。
所述出水管11的上部安裝有手動水閥13,出水管11的下部螺接固定有過濾球14,過濾球14為塑膠空心球,過濾球14上成型有若干個小孔141,過濾球14的空心內壁上粘接固定有一層過濾布15。
工作原理:水從進水管5進入罩體4中,進氣管6中的氣泡隨著進水管5中的水流一起進入罩體4中,這些氣泡一部分經過集氣管9進入集氣箱7中,隨著進入集氣箱7中的水泡越來越多,集氣箱7中會產生較大氣壓,這個氣壓會進入浸入了水中的出水管11中,出水管11便將水送到河岸綠化帶澆水管12中。
由于河水是在自然環境中,水中難免有樹葉或一些小的漂浮物,通過過濾球14,阻止這些樹葉或一些小的漂浮物進入出水管11,從而防止出水管11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