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青飼料收獲機仿形差速揉搓鍘切整體式輸送機構,適用于玉米、甜高粱等高稈作物的青貯收獲作業。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現有青飼料收獲機壓送、鍘切機構均采分體絞接式,該結構的缺陷是,割臺升高的一瞬間,割臺上所剩余部分秸稈,沒有被鍘切掉,此時各部位轉動部件都還在繼續轉動,壓送機構圍繞鍘切刀輥轉動絞接,當割臺提升向上時,壓送機構繞鍘切輥向上位移,壓送機構與鍘切刀輥相對位置發生改變,鍘切后的秸稈出現長短不一致,當割臺上方剩余秸稈較多時,還易造成壓送機構與鍘切輥之間的擁堵纏繞。鍘切后的秸稈出現長短不一現象。機具在小地塊內作業,割臺頻繁出現擁堵,秸稈長短不一致現象更加嚴重。由此影響了青飼料收獲機的作業質量,目前鍘切后的秸稈普遍成為截狀,原因是鍘切前秸稈沒有進行很好的揉搓拉絲處理。作為飼草料食口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運行平順、不易堵塞的青飼料收獲機仿形差速揉搓鍘切整體式輸送機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青飼料收獲機仿形差速揉搓鍘切整體式輸送機構,包括切割輸送機構和儲藏運輸設備;所述切割輸送機構包括切割臺、揉絲切割機構、鍘切旋撥機構、輸料機構和機架,切割臺、揉絲切割機構和鍘切旋撥機構連接成一體,揉絲切割機構包括上鋸齒輥、下平齒輥和齒輪鏈條機構,上鋸齒輥和下平齒輥通過齒輪鏈條機構傳動。
所述上層輥、下層輥側部連接側板,側板前后部分別與切割臺和鍘切旋撥機構連接。
所述鍘切旋撥機構由鍘切刀輥軸、鍘切刀和鍘切機殼組成,鍘切刀均勻布設在鍘切刀輥軸上,鍘切機殼套裝在鍘切刀輥軸和鍘切刀外側。
所述上層輥分為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連接在浮動板上,浮動板通過彈簧與側板連接。
所述鍘切機殼通過油缸與機架連接。
所述下層輥包括下平齒輥Ⅰ、下平齒輥Ⅱ和光軸。
所述鍘切旋撥機構通過輸送風道與風機和出料管連接,出料管下方設有集料箱。
本發明有益效果為:
1、切割臺、揉絲切割機構和鍘切旋撥機構連接成一體,機具整體結構更加緊湊、運行穩定平順,整機運行時切割臺上下竄動不影響后續設備運送物料。此外增設揉絲切割機構,草料粉碎粒度小,草料運行更加平順。所述上層輥、下層輥側部連接側板,側板前后部分別與切割臺和鍘切旋撥機構連接,不僅進一步提升粉碎效果,而且草料運送效果更加顯著。鍘切刀均勻布設在鍘切刀輥軸上,粉碎均勻平順,鍘切機殼套裝在鍘切刀輥軸和鍘切刀外側,密閉空間內粉碎和運送效率提升還避免了粉塵污染。
2、上層輥分為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連接在浮動板上,浮動板通過彈簧與側板連接。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隨草料量上下浮動,上鋸齒輥Ⅰ和上鋸齒輥Ⅱ與草料有效接觸粉碎、揉絲效果好,有效防止物料擁堵。所述下層輥包括下平齒輥Ⅰ、下平齒輥Ⅱ和光軸,下層輥配合上層輥有效運送草料。根據機具行走速度,秸稈密度,上下鋸齒輥之間間隙可隨秸稈進入量自動變化,從而避免了因喂入量突然增大,將壓送機構堵塞,影響機具正常工作。
3、鍘切機殼通過油缸與機架連接。通過油缸調節切割臺、揉絲切割機構和鍘切旋撥機構的接觸角度,切割臺與物料接觸角度可調,鍘切根茬整齊,地塊后續平整便捷。
4、一體式的切割臺、揉絲切割機構和鍘切旋撥機構增設物料風力輸送,并通過出料管送入集料箱,輸送風道與風機便于設備的連接,借助風力作用物料順利送入集料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為揉絲切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鍘切旋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青飼料收獲機仿形差速揉搓鍘切整體式輸送機構,包括切割輸送機構和儲藏運輸設備;所述切割輸送機構包括切割臺1、揉絲切割機構2、鍘切旋撥機構3、輸料機構6和機架9,切割臺1、揉絲切割機構2和鍘切旋撥機構3連接成一體,揉絲切割機構2包括上鋸齒輥、下平齒輥和齒輪鏈條機構11,上鋸齒輥和下平齒輥通過齒輪鏈條機構11傳動。所述上層輥、下層輥側部連接側板10,側板10前后部分別與切割臺1和鍘切旋撥機構3連接。所述鍘切旋撥機構3由鍘切刀輥軸4、鍘切刀和鍘切機殼19組成,鍘切刀均勻布設在鍘切刀輥軸4上,鍘切機殼19套裝在鍘切刀輥軸4和鍘切刀外側。所述上層輥分為上鋸齒輥Ⅰ12和上鋸齒輥Ⅱ13,上鋸齒輥Ⅰ12和上鋸齒輥Ⅱ13連接在浮動板17上,浮動板17通過彈簧18與側板10連接。所述鍘切機殼19通過油缸20與機架9連接。所述下層輥包括下平齒輥Ⅰ14、下平齒輥Ⅱ15和光軸16。所述鍘切旋撥機構3通過輸送風道5與風機6和出料管7連接,出料管7下方設有集料箱8。
作業時,當切割臺1在油缸20作用下上升或下降,揉絲切割機構2和鍘切旋撥機構3的相對位置不發生改變,從而保證被鍘切的秸稈在割臺提升降落時不會出現秸稈長短不一致現象。同時也避免了割臺上方剩余秸稈較多或秸稈濕度大及田間雜草較多而易發生纏繞現象。揉絲切割機構2包括上鋸齒輥、下平齒輥和齒輪鏈條機構11,上鋸齒輥和下平齒輥通過齒輪鏈條機構11傳動。所述上層輥、下層輥側部連接側板10,側板10前后部分別與切割臺1和鍘切旋撥機構3連接。所述上層輥分為上鋸齒輥Ⅰ12和上鋸齒輥Ⅱ13,上鋸齒輥Ⅰ12和上鋸齒輥Ⅱ13連接在浮動板17上,浮動板17通過彈簧18與側板10連接。采用上鋸齒輥和下平齒輥錯位布置,還可采用差速壓送。由于上下輥錯位布置,一方鋸齒輥將秸稈壓在另一方兩個鋸齒輥之間,將秸稈壓劈,轉速快的一方鋸齒輥在差速作用下,將秸稈拉成絲狀,經過多道鋸齒輥的反復折壓拉絲,秸稈進入鍘切機構時已成為絲狀。機具作業時,隨著機具前行,秸稈進入切割臺1,在割臺旋轉式切割器作用下,秸稈被切碎,呈節狀并被拋進揉絲切割機構2,通過差速旋轉,可達到搓揉、運送的效果,接著秸稈進入鍘切旋撥機構3,進一步切碎,達到秸稈青貯標準。秸稈通過切碎、搓揉、拉絲,提高了牲畜適口性。鍘切后的飼料由風機作用,通過風機風道和出料管進入集料箱,完成收獲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