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枸杞采摘頭。
背景技術:目前對枸杞的采摘大部分地區靠人工操作,通過人工雙手戴手套或使用剪刀等簡單工具來完成,一次僅能采摘1-5粒果實,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也會對枸杞植株造成損傷,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枸杞采摘頭。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枸杞采摘頭,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枸杞采摘頭,包括第一梳齒、第二梳齒、鉸軸、橡膠墊、行程開關、第一張合架、第二張合架、第一梳齒凹槽、第二梳齒凹槽、線圈、鐵芯、彈簧、刀片、吸附板和梳臂,所述第一梳齒的一端與第一張合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梳齒的側壁設有第一梳齒凹槽,所述第一梳齒凹槽的內側底部固定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吸附板固定連接,所述吸附板與刀片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梳齒的一端與梳臂固定連接,所述梳臂與第二張合架固定連接,所述梳臂與第二梳齒連接側的表面設有橡膠墊,所述梳臂的內腔設有行程開關,所述第二梳齒的側壁設有第二梳齒凹槽,所述第二梳齒凹槽的內側底部固定連接鐵芯,所述鐵芯的周向套設有線圈,所述線圈與行程開關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張合架與第二張合架通過鉸軸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梳齒與第一張合架夾角在35度至75度之間,所述第二梳齒與第二張合架夾角在35度至75度之間。優選的,所述第一梳齒的長度大于第二梳齒的長度。優選的,所述吸附板與第一梳齒凹槽內側上下壁滑動連接,所述刀片橫 向設在吸附板的中部。優選的,所述第一梳齒每兩個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梳齒的寬度,所述行程開關設在每兩個第二梳齒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枸杞采摘頭在工作時,由于第一梳齒的長度大于第二梳齒,所以當第一梳齒和第二梳齒相互靠近時,第一梳齒先觸及橡膠墊下對應的行程開關,從而接通電源,使得線圈和鐵芯產生吸力,將第二梳齒凹槽內的吸附板吸出,吸附板帶動刀片離開第二梳齒凹槽對枸杞梗的切割,吸附板同時拉伸彈簧,當第一梳齒拿開,斷開電源,吸力消失,彈簧將吸附板和刀片拉回第二梳齒凹槽,吸附板和刀片設為滑動連接,當刀片損壞時可對刀片進行替換,該枸杞采摘頭在工作中省時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不會對枸杞植株造成損傷。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左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梳齒凹槽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梳齒凹槽內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刀片和吸附板側視圖。圖中:1第一梳齒、2第二梳齒、3鉸軸、4橡膠墊、5行程開關、6第一張合架、7第二張合架、8第一梳齒凹槽、9第二梳齒凹槽、10線圈、11鐵芯、12彈簧、13刀片、14吸附板、15梳臂。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 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枸杞采摘頭,包括第一梳齒1、第二梳齒2、鉸軸3、橡膠墊4、行程開關5、第一張合架6、第二張合架7、第一梳齒凹槽8、第二梳齒凹槽9、線圈10、鐵芯11、彈簧12、刀片13、吸附板14和梳臂15,第一梳齒1的一端與第一張合架6固定連接,第一梳齒1的側壁設有第一梳齒凹槽8,第一梳齒凹槽8的內側底部固定設有彈簧12,彈簧12的另一端與吸附板14固定連接,吸附板14與刀片13滑動連接,吸附板14與第一梳齒凹槽8內側上下壁滑動連接,刀片13橫向設在吸附板14的中部,第二梳齒2的一端與梳臂15固定連接,梳臂15與第二張合架7固定連接,梳臂15與第二梳齒2連接側的表面設有橡膠墊4,梳臂15的內腔設有行程開關5,第二梳齒2的側壁設有第二梳齒凹槽9,第二梳齒凹槽9的內側底部固定連接鐵芯11,鐵芯11的周向套設有線圈10,線圈10與行程開關5電性連接,第一梳齒1與第一張合架6夾角在35度至75度之間,第二梳齒2與第二張合架7夾角在35度至75度之間,第一梳齒1的長度大于第二梳齒2,第一梳齒1每兩個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梳齒2的寬度,行程開關5設在每兩個第二梳齒2之間,第一張合架6與第二張合架7通過鉸軸3連接,該枸杞采摘頭在工作時,由于第一梳齒1的長度大于第二梳齒2,所以當第一梳齒1和第二梳齒2相互靠近時,第一梳齒1先觸及橡膠墊4下對應的行程開關5,從而接通電源,使得線圈10和鐵芯11產生吸力,將第二梳齒凹槽9內的吸附板14吸出,吸附板14帶動刀片13離開第二梳齒凹槽9對枸杞梗的切割,吸附板14同時拉伸彈簧12,當第一梳齒1拿開,斷開電源,吸力消失,彈簧12將吸附板14和刀片13拉回第二梳齒凹槽9,吸附板14和刀片13設為滑動連接,當刀片13損壞時可對刀片13進行替換,該枸杞采摘頭在工作中省時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不會對枸杞植株造成損傷。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