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族箱,尤其是一種內外雙循環水族箱。
背景技術:
水族箱是用于養殖觀賞魚類的重要裝置,在家庭、水族館中主要用于展示觀賞魚,水族箱在使用過程中具有養殖水量小、移動性強等優點,是觀賞魚類養殖的重要工具。目前所使用的水族箱主要是依靠外循環系統進行養殖水體循環與凈化的水族箱,由于這種水族箱主要依靠外循環系統進行水體過濾與凈化,因此這種水族箱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外循環系統所需要的空間相對較大,整個水族箱的放置受到空間的限制。2)、現有水族箱內的假山,水草等景觀所占用的水族箱的空間沒有完全利用。3)、目前所用水族箱的過濾系統多數都是直接將濾料填充在過濾池內,清洗時需要全部撈出,費時費力,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外雙循環水族箱,能夠實現內外雙循環過濾,提高水處理能力,節省整體空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外雙循環水族箱,包括缸體、內循環系統和外循環系統,所述內循環系統設置在缸體內,內循環系統包括架體, 架體內依次設有射流泵、多級內濾料模塊及集水區;所述外循環系統包括水位管,水位管通過管路與多級外濾料模塊連通,多級外濾料模塊通過集水箱與缸體連通。
所述多級內濾料模塊和多級外濾料模塊均包括過濾棉濾料模塊、陶瓷環濾料模塊及生物球濾料模塊。
所述過濾棉濾料模塊、陶瓷環濾料模塊及生物球濾料模塊均由不銹鋼或塑料制成籠結構,籠結構內分別填充過濾棉、陶瓷環及生物球。
所述籠結構活動安裝在架體中。
所述集水區上設有多個出水孔。
所述集水箱內設有循環泵、增氧系統。
所述架體周圍設有景觀物。
本實用新型一種內外雙循環水族箱,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通過設置內循環系統和外循環系統,使水族箱具有內、外雙向的循環過濾能力,有效的提高了水族箱的水處理能力,進而為適當增加水族箱的養殖密度提供可能。
2)、通過設置內循環系統,可有效利用水族箱的假山、水草等景觀空間進行安裝,在保證水處理效果的前提下節省了水族箱整體的占用空間。
3)、通過將內外循環系統的濾料進行模塊化使用,可以根據需求組合最佳的濾料組合模式,有效的改善和維持良好的養殖水環境,另外也方便濾料模塊的清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中:缸體1,內循環系統2,外循環系統3,射流泵4,多級內濾料模塊5,集水區6,景觀物7,水位管8,管路9,多級外濾料模塊10,集水箱11,過濾棉濾料模塊12,陶瓷環濾料模塊13,生物球濾料模塊14,出水孔15,循環泵16,增氧系統17, 架體18。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內外雙循環水族箱,包括缸體1、內循環系統2和外循環系統3,所述內循環系統2設置在缸體1內,內循環系統2包括架體18, 架體18內依次設有射流泵4、多級內濾料模塊5及集水區6;所述外循環系統3包括水位管8,水位管8通過管路9與多級外濾料模塊10連通,多級外濾料模塊10通過集水箱11與缸體1連通。
所述多級內濾料模塊5和多級外濾料模塊10均包括過濾棉濾料模塊12、陶瓷環濾料模塊13及生物球濾料模塊14。所述過濾棉濾料模塊12、陶瓷環濾料模塊13及生物球濾料模塊14均由不銹鋼或塑料制成籠結構,籠結構內分別填充過濾棉、陶瓷環及生物球。所述籠結構活動安裝在架體18中。由此結構,可根據需求組合最佳的濾料組合模式,不僅結構緊湊,且能有效的改善和維持良好的養殖水環境;另外,當需要清洗這些濾料模塊時,只需將濾料模塊拿出清洗即可,簡單快捷。
所述集水區6上設有多個出水孔15。工作時,射流泵作為動力源將池中的水通過過濾棉濾料模塊12、陶瓷環濾料模塊13及生物球濾料模塊14,送入到集水區,通過出水孔排除,實現水族箱內循環過濾處理。
所述集水箱11內設有循環泵16、增氧系統17。工作時,水族箱內的水通過水位管8進入到管路9中,通過多級外濾料模塊10進行過濾處理后,進入到集水箱,并通過增氧機增氧后,經循環泵將凈化后的水抽回水族箱,從而實現外循環。
所述架體18周圍設有景觀物7。可有效利用水族箱的假山、水草等景觀空間進行安裝,節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