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穴盤育苗播種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氣吸式整盤對穴育苗播種裝置。
背景技術:
穴盤育苗是育苗移栽的關鍵技術,穴盤育苗播種機是保證穴盤播種質量的關鍵設備。目前從工作原理上分主要有氣力式和磁吸式兩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是氣力式的,主要有針孔式、板式以及滾筒式三種,多數為全自動和半自動產品,綜合應用了機械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及電子電氣控制技術等,成本相對比較高,價格昂貴,適合于大規模工廠化育苗。然而,我國種植模式是分散種植多,規模種植少,由于育苗機械的投入較大,致使農戶購買力低。經調查,小規模大棚種植戶大部分蔬菜、水果仍然是人工點播,存在效率低、費工耗時,播種深度不易控制,出苗不齊等問題。大棚空間狹小,研制一種小型、結構簡單適用的穴盤育苗播種裝置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小規模大棚種植散戶、成本低、整盤對穴的氣吸式穴盤育苗播種裝置,可以提高播種質量和效率,有利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種盤、穴盤和機架,其特征是:種盤和穴盤具有相同的穴型結構,并一一對應,種子在種盤的每個穴里;吸種盤設置氣室,吸種盤的上表面設置通氣口,吸種盤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與穴盤匹配的間隔均勻的針孔吸嘴,吸種盤的吸種與播種運動控制機構采用前后兩組相互配合的平行四桿機構實現,每組平行四桿機構包括與橫桿和機架鉸接的左桿、右桿,吸種盤支撐在前后兩根橫桿上,吸種盤的通氣口通過通風軟管與負壓風機相連;放氣落種部件結構:在通風軟管上連接一固定的方型管,在方型管上設置一個圓形氣孔,錐形橡膠活塞與其配合并在吸種過程保持密封狀態,錐形橡膠活塞通過彈簧與機架連接,錐形橡膠活塞連接鋼絲繩一端,鋼絲繩通過機架上的兩個滑輪,另一端與前部右桿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整機結構緊湊、簡單,巧妙,實現吸種和播種一體化,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廣,為小規模大棚種植散戶提供切實可行的穴盤播種裝置。整盤對穴,大大提高播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氣吸式穴盤育苗播種裝置的裝配軸測示意圖。
圖中,1待工作穴盤, 2正在工作穴盤, 3左桿, 4橫桿, 5吸種盤,7種盤,8通氣軟管,9負壓風機,10右桿,11機架。
圖2為吸種盤的主視圖。
圖中,12-1左操縱把手,12-2右操縱把手,13通氣口,14氣室,15吸嘴。
圖3是圖2的俯視圖。
圖4是放氣裝置示意圖。
圖中,7種盤,10右桿,11機架,16鋼絲繩,17滑輪,18彈簧,19錐形橡膠活塞。
圖5是圖4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5,具體結構如下:在機架11的上端一側放置正在工作穴盤2和待工作穴盤1,另一側放置種盤7,種盤75和穴盤具有相同的穴型結構,并一一對應,種子在種盤7的每個穴里;吸種盤5設置氣室14,吸種盤5的上表面設置通氣口13,吸種盤5的下表面設置有多個與穴盤匹配的間隔均勻的針孔吸嘴15;吸種盤5的吸種與播種運動控制機構采用前后兩組相互配合的平行四桿機構實現,每組平行四桿機構包括與橫桿4和機架11鉸接的左桿3、右桿10,吸種盤5支撐在前后兩根橫桿4上,吸種盤5的通氣口13通過通風軟管8與負壓風機9相連;放氣落種部件結構:在通風軟管8上連接一固定的方型管,在方型管上設置一個圓形氣孔,錐形橡膠活塞19與其配合并在吸種過程保持密封狀態,錐形橡膠活塞19通過彈簧18與機架11連接,錐形橡膠活塞19連接鋼絲繩16一端,鋼絲繩16通過機架上的兩個滑輪17,另一端與前部右桿10連接。
工作原理:首先將裝有基質的工作穴盤2和裝有種子的種盤7分別放置在播種工位和取種工位;然后啟動負壓風機9,使與負壓風機9通過通風軟管8連接的吸種盤5的空腔產生負壓,擺動吸種盤5的左右操縱把手12-1和12-2,使吸種盤5運動到取種工位吸取種子。當實現取種后,反方向擺動吸種盤5的左右操作把手3和10,使其運動到播種工位,同時平行四桿機構拉動放氣鋼絲繩16,帶動錐形橡膠活塞 19脫離方形管,到達播種工位時徹底離開,實現放氣投種。投種后,繼續擺動吸種盤5的左右操縱把手,錐形橡膠活塞 19在復位彈簧18的作用下,將圓形氣孔堵實,重新進入負壓吸種狀態。如此往復擺動吸種盤5的左右操作把手,實現連續取種與投種,實現整盤對穴精量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