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播種機。
背景技術:
播種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面有播種箱,有下種管連接在播種箱上,有輥輪安裝在機架上;現有技術中,播種機后面沒有泥土的復位裝置,有時播種到壟埂上,致使壟埂上的泥土分散,使壟埂不規范,影響美觀和耕作質量,具有使用不便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在隴埂上播種質量好、不影響壟埂的形狀的播種機——具有復位裝置的壟上播種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具有復位裝置的壟上播種機,包括機架,在機架上面有播種箱,有下種管連接在播種箱上,有輥輪安裝在機架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機架后面還設置有連接桿連接的復位裝置,所述的復位裝置是兩塊復位板,兩塊復位板呈現前寬后窄的結構,每塊復位板呈現下面向外的結構。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機架前面還有一個橫向設置的橫桿,所述的復位板可滑動的安裝在橫桿上。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連接桿上還有高低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樣播種機具有在壟上播種后壟埂比較規范,壟埂美觀的優點;所述的機架前面還有一個橫向設置的橫桿,所述的復位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橫桿上,還具有可以調節壟埂寬度的優點;所述的連接桿上還有高低調節裝置,還具有適合不同寬窄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B—B方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 2、播種箱 3、下種管 4、連接桿 5、復位板 6、橫桿 7、調節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2、3所示,具有復位裝置的壟上播種機,包括機架1,在機架上面有播種箱2,有下種管3連接在播種箱上,有輥輪安裝在機架上;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機架后面還設置有連接桿4連接的復位裝置,所述的復位裝置是兩塊復位板5,兩塊復位板呈現前寬后窄的結構,每塊復位板呈現下面向外的結構。
這樣在隴埂上播種后,用復位裝置可以將隴埂上的泥土復位,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機架前面還有一個橫向設置的橫桿6,所述的復位板可滑動地安裝在橫桿上。這樣可以調節兩個復位板之間的距離,達到適應不同寬度壟埂的要求。
進一步地講,所述的連接桿上還有高低調節裝置7,這樣可以調節復位板的高低,適合不同高度的壟埂。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