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甘蔗收割機中扶蔗或分蔗的改進攪龍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人工方式的甘蔗種植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投資回報率極低,種植戶往往一年到頭辛勤勞作后,經濟收入總是低于預期,嚴重傷害了種植戶的利益,進一歩破壞了甘蔗種植產業。為了使得甘蔗種植業興旺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和投資回報率,那么,需要在甘蔗種植行業引入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從而實現甘蔗種植的規模化生產。其中,甘蔗收割機是最為重要的甘蔗種植領域的機械設備,主要是實現成熟甘蔗的機械化快速收割;甘蔗收割機一般包括分蔗攏蔗裝置、切斷喂入裝置、傳輸裝置、切段去梢裝置,集蔗排廢裝置,其中分蔗攏蔗裝置是為了將因為風力等因素生長雜亂的甘蔗分離或者攏合到甘蔗收割機工作區域之間。
分蔗攏蔗裝置一般是通過攪龍旋轉來實現對甘蔗的分離或者攏合,攪龍結構是分蔗攏蔗裝置的關鍵結構,使用時,工作強度大,容易磨損,從而影響甘蔗收割機的持續使用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對關鍵部位進一步加強設計,具有較好地持續使用能力的改進攪龍結構。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提出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攪龍結構,包括滾筒、螺旋狀葉片以及安裝座,所述滾筒是具有一定錐度的上粗下細的管件;螺旋狀葉片設置在滾筒外表面,包括順時針螺旋狀葉片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順時針螺旋狀葉片位于滾筒上部,占螺旋狀葉片長度的四分之一,逆時針螺旋狀葉片位于滾筒下部,占螺旋狀葉片長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安裝座包括萬向節安裝座和底部安裝座;萬向節安裝座設置在滾筒上端面,由四個螺柱組成,螺柱以滾筒中心線為軸線對稱分布,滾筒通過萬向節安裝座與一個萬向節連接后,與驅動馬達連接;所述底部安裝座設置在滾筒下部的內壁中,包括一個與滾筒內壁連接的環形連接塊和軸承安裝座。
所述螺旋狀葉片上還設有螺紋筋條,用于加強螺旋狀葉片的扛磨損能力。
所述順時針螺旋狀葉片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連接部位采用焊接或者連接塊連接,在連接部位還設有加強板,加強板兩個長側邊分別與順時針螺旋狀葉片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焊接,兩個短側邊焊接在滾筒上。
所述底部安裝座設置在滾筒下部的內壁中,包括一個與滾筒內壁連接的環形連接塊和軸承安裝座,所述軸承安裝座包括環形臺階面和中心軸承容置腔,環形連接塊與環形臺階面通過螺栓連接;將軸承安裝在中心軸承容置腔后,轉動軸設置在軸承內孔中,上端設有緊固螺母,下端設有U型連接槽;所述U型連接槽通過螺栓與支撐架安裝結構連接。
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改進攪龍結構,通過設置在滾筒外表面螺旋狀葉片,順時針螺旋狀葉片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共同作用,具有很好的甘蔗分離和攏合能力,而且螺旋狀葉片上還設有螺紋筋條,順時針螺旋狀葉片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連接部位設有加強板,增加了結構的強度;采用萬向節作為驅動傳動結構,從而在面對徑向沖擊時,都驅動馬達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從而增加了甘蔗收割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攪龍結構主視圖;
圖2是攪龍結構A部放大圖;
圖3是攪龍結構俯視圖;
其中,1、滾筒;2、順時針螺旋狀葉片;3、逆時針螺旋狀葉片;4、萬向節安裝座;5、底部安裝座;6、螺紋筋條;7、加強板;
51、環形連接塊;52、軸承安裝座;53、U型連接槽;54、緊固螺母;55、轉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攪龍結構作進一步詳盡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改進攪龍結構,包括滾筒1、螺旋狀葉片以及安裝座,所述滾筒是具有一定錐度的上粗下細的管件;螺旋狀葉片設置在滾筒外表面,包括順時針螺旋狀葉片2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3,順時針螺旋狀葉片2位于滾筒上部,占螺旋狀葉片長度的四分之一,逆時針螺旋狀葉片3位于滾筒下部,占螺旋狀葉片長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安裝座包括萬向節安裝座4和底部安裝座5;萬向節安裝座4設置在滾筒上端面,由四個螺柱組成,螺柱以滾筒中心線為軸線對稱分布,滾筒通過萬向節安裝座4與一個萬向節連接后,與驅動馬達連接;所述底部安裝座5設置在滾筒下部的內壁中,包括一個與滾筒內壁連接的環形連接塊51和軸承安裝座52。
優選地,所述螺旋狀葉片上還設有螺紋筋條6,用于加強螺旋狀葉片的扛磨損能力。
優選地,所述順時針螺旋狀葉片2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3連接部位采用焊接或者連接塊連接,在連接部位還設有加強板7,加強板兩個長側邊分別與順時針螺旋狀葉片2和逆時針螺旋狀葉片3焊接,兩個短側邊焊接在滾筒上。
如圖2所示,所述底部安裝座5設置在滾筒下部的內壁中,包括一個與滾筒內壁連接的環形連接塊51和軸承安裝座52,所述軸承安裝座52包括環形臺階面和中心軸承容置腔,環形連接塊51與環形臺階面通過螺栓連接;將軸承安裝在中心軸承容置腔后,轉動軸55設置在軸承內孔中,上端設有緊固螺母54,下端設有U型連接槽53;所述U型連接槽53通過螺栓與支撐架安裝結構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