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組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培瓶。
背景技術: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已廣泛應用到農業生物技術領域中,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研究人員在無菌的培養容器中完成植物幼體的培養和繁殖工作,實現植物苗的再生工作。在組培過程中,培養瓶是不可或缺的器皿,組培瓶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制品兩種,最為常見的有三角瓶,隨著培養技術的發展,組培瓶也實現多樣化,現有的組培容器雖然進行了各種改進,但培養瓶大多是由具有中空結構的瓶體及蓋體組成,使用時培養基灌裝在瓶體內,該種結構的組培瓶,使用方式較為單一,使用靈活度不夠。另外,現有的組培瓶其外表面為光滑面,在清洗時,容易打滑,尤其是人工清洗過程中,很容易由于手拿不穩而造成組培瓶的掉落,給清洗工作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提供一種組培瓶。
所述的一種組培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紋連接的下瓶體和上瓶體,所述下瓶體和上瓶體均為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筒狀結構,下瓶體的底部固定設置有栽培槽,下瓶體靠近開口的一端設置有透氣孔,所述透氣孔內設置有透氣膜,所述下瓶體和上瓶體的中部位置設置有防滑帶。
所述的一種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瓶體和下瓶體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一種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氣孔設置有多個,多個透氣孔呈環形設置。
所述的一種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帶呈環狀設置,防滑帶由設置在瓶體上的多個凸點組成。
所述的一種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為多個塑料板插接設置而成,栽培槽的外周與下瓶體內徑相吻合。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的防滑帶,便于在清洗時,操作者對組培瓶進行抓握,防止打滑,上下瓶體的設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上瓶體灌裝培養基還是下瓶體灌裝培養基,增加使用的靈活度,透氣膜的設置,便于通風透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上瓶體和下瓶體分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瓶體,2-上瓶體,3-栽培槽,4-透氣孔,5-透氣膜,6-防滑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并給出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培瓶,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用,包括螺紋連接的下瓶體1和上瓶體2,下瓶體1和上瓶體2均為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筒狀結構,且上瓶體2和下瓶體1的高度相同,上瓶體2和下瓶體1的開口端通過螺紋連接,為增加使用的靈活度,在下瓶體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栽培槽3,栽培槽3為多個塑料板插接設置而成,栽培槽3的外周與下瓶體1內徑相吻合。為實現通風換氣功能,在下瓶體1靠近開口的一端設置有透氣孔4,透氣孔4設置有多個,多個透氣孔4沿瓶體呈環形設置,透氣孔4內設置有透氣膜5,避免細菌進入瓶體內,為降低組培瓶在清洗過程中滑落的幾率,在下瓶體1和上瓶體2的中部位置分別設置有防滑帶6,該防滑帶6呈環狀設置,防滑帶6由設置在瓶體上的多個凸點組成。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根據所培養的植物是否需要提供獨立的生長空間來選擇上瓶體2罐裝培養基還是下瓶體1罐裝培養,從而增加更多的選擇空間,培養基罐裝完成后,通過設置在上瓶體2和下瓶體1上的相互嚙合的螺紋實現連接,之后進入培養階段,培養完成后,需要對組培瓶進行清洗,清洗過程中,由于設置有防滑帶6,從而起到防滑效果,方便清洗,本結構設置的組培瓶,實用性較強,便于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