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播種的旋耕機。
背景技術:
目前,農田耕地和播種作業是分別完成的,即先由機車牽引耕犁翻耕或者旋耕并平整,再由機車牽引播種機進行播種。這樣的作業方式存在如下缺點:①需更換耕犁或者播種機,操作繁瑣,工序多,工作效率低,作業成本高;②耕地與播種不能同步進行,存在時間差,耕地后造成土壤水分散失,不利于種子萌發生長;③耕地和播種分開進行,勢必造成農機具多次進入田間,使部分土壤板結,不利于作物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同時進行耕地作業和播種的可播種的旋耕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為:可播種的旋耕機,包括旋耕機本體,旋耕機本體上設置有播種裝置,播種裝置包括用于裝種子的漏斗,漏斗的下方設置有種子通道,種子通道處設置有打開和封閉種子通道的推拉板,推拉板的右側和漏斗之間設置有拉伸彈簧、推拉板的左側與旋耕機本體之間設置有拉桿,拉桿上設置有手把。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優點在于:人們在使用旋耕機本體對土地進行耕作的同時,通過操作手把,由手把帶動拉桿、拉桿帶動推拉板將種子通道打開,種子就可以由漏斗掉落至被耕作后的土地內;當人們不操作手把時,在拉伸彈簧的作用下,推拉板將種子通道封閉,從而就是種子能被存儲在漏斗內。而設置在漏斗的上方的蓋板則用以防止雨水、雜質等進入到漏斗內,從而防止種子遭受污染或者防止漏斗內的種子霉變。
通過在旋耕機本體上設置播種裝置以后,極大了方便旋耕機的使用者,所謂一機兩用,使得旋耕機不但能耕地、還可以播種。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漏斗內設置有篩網。篩網可以用以對漏斗內的種子進行篩分,防止雜質堵塞漏斗上的種子通道。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化方案一的優選方案,漏斗內還放置有滾球,滾球位于篩網的下方。滾球可以使種子能順利到種子通道內。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化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漏斗上設置的種子通道為兩個。兩個種子通道可以有利的保障種子能順利的掉落至土地上,確保播種成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旋耕機本體1、手把2、拉桿3、推拉板4、漏斗5、篩網6、蓋板7、滾球8、拉伸彈簧9、種子通道61。
實施例基本如圖1所示:可播種的旋耕機,包括旋耕機本體1,旋耕機本體1上設置有播種裝置,播種裝置包括用于裝種子的漏斗5,漏斗5的上方活動鉸接有蓋板7,漏斗5的下方設置有種子通道61。種子通道61處設置有推拉板4,推拉板4用以打開和封閉種子通道61,推拉板4的右側和漏斗5之間設置有拉伸彈簧9,推拉板4的左側與旋耕機本體1之間設置有拉桿3,拉桿3上設置有手把2。
本實施例中,當人們在使用旋耕機本體1對土地進行耕作的同時,通過操作手把2,由手把2帶動推拉板4將種子通道61打開,種子就可以由漏斗5掉落至被耕作后的土地內;當人們不操作手把2時,在拉伸彈簧9的作用下,推拉板4將種子通道61封閉,從而就是種子能被存儲在漏斗5內。而設置在漏斗5的上方的蓋板7則用以防止雨水、雜質等進入到漏斗5內,從而防止種子遭受污染或者防止漏斗5內的種子霉變。
進一步,漏斗5內還設置有篩網6,篩網6用以過濾種子中含有的雜質,防止雜質對種子通道61造成堵塞。當種子在漏斗5內通過種子通道61下落時,為了進一步防止種子在漏斗5內出現擠壓現象,漏斗5內還放置有滾球8,滾球8位于篩網6的下方。旋耕機在耕作時,滾球8會在漏斗5內晃動,而晃動的滾球8則對漏斗5內的種子進行攪拌,從而可以使漏斗5內的種子能更好的通過種子通道61掉落至土地里。
如圖1所示,漏斗5上設置的種子通道61為兩個,兩個種子通道61相對設置。這樣,當其中一個種子通道61堵塞時,另一個種子通道61還可以繼續播種。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化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