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包括:機架;喂入口,其設置于機架上;兩個輸送輥,其架設于機架上且位于喂入口的下方;上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機架上且位于輸送輥的下方;下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機架上且位于上導向套筒的下方;切割刀盤,其架設于機架上且位于上導向套筒與下導向套筒之間,切割刀盤設置有刀片;導種槽,其架設于機架上,且其上端與下導向套筒的下端對應;第一噴灑頭,其設置于下導向套筒內,其孔口朝向斜上方;以及第二噴灑頭,其設置于導種槽內,其孔口朝向斜下方。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降低破頭率,且能夠對蔗種的切割面和表面進行農藥噴灑,以實時對蔗種進行消毒保護。
【專利說明】
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甘蔗種植已朝著機械化方向發展。現在國內使用的甘蔗種植機是整桿式甘蔗聯合種植機,由拖拉機作為動力,包括主機架、種植機架、開溝器、切斷器、覆膜機構等。甘蔗種植機在種植過程中通過對甘蔗進行實時切斷以得到蔗種后,再把蔗種埋入到土地內。對于實時切割甘蔗進行種植作業的質量來說,甘蔗破頭率以及對蔗種切面的消毒是其重要的評判標準。破頭率低,有利于提高甘蔗的發芽率,甘蔗在后期就會生長良好,相反破頭率高,則甘蔗發芽率就低,不利于甘蔗的生長。同樣,切面是否進行消毒處理,關乎甘蔗生長過程中得蟲病的幾率大小。消毒徹底,可以避免蟲病,利于甘蔗的生長,相反不利于其生長。由此可知,對降低甘蔗破頭率和如何實時的對切面進行消毒的研究尤為重要。但是,現有的甘蔗種植機對甘蔗進行切斷取種的破頭率高且對切蔗種的切面消毒不全面,從而影響了蔗種的發芽率和生長。
[0003]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實用新型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從而克服現有的甘蔗種植機對甘蔗進行切斷取種的破頭率高且對切蔗種的切面消毒不全面的缺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中,包括:機架;喂入口,其設置于所述機架的上端;兩個輸送輥,兩個該輸送輥相對地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兩個該輸送輥位于所述喂入口的下方,兩個該輸送輥由一輸送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以把甘蔗向下輸送;上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上導向套筒位于兩個所述輸送輥的下方;下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下導向套筒位于所述上導向套筒的下方;切割刀盤,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切割刀盤位于所述上導向套筒與所述下導向套筒之間,該切割刀盤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刀片,該切割刀盤由一切割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以通過所述刀片對甘蔗進行切斷;導種槽,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導種槽的上端與所述下導向套筒的下端對應;第一噴灑頭,其設置于所述下導向套筒內,該第一噴灑頭的孔口朝向斜上方;以及第二噴灑頭,其設置于所述導種槽內,該第二噴灑頭的孔口朝向斜下方。
[0006]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導向套筒的上端設置有喇叭口,所述下導向套筒的上端設置有喇叭口。
[0007]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導向套筒由兩個半導向套筒通過螺栓連接而成,以能夠調節上導向套筒的直徑的大小。
[0008]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架上于所述上導向套筒和所述下導向套筒之間設置有一半圓擋板,該半圓擋板支撐于甘蔗的與所述切割刀盤的所述刀片的進刀方向相反的一側。
[0009]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下導向套筒內沿同一圓周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噴灑頭。
[0010]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導種槽內相對地設置有兩排所述第二噴灑頭,且兩排所述第二噴灑頭上下錯開分布。
[0011]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導種槽內于每排所述第二噴灑頭的上方設置有橡膠護板。
[0012]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下導向套筒內于所述第一噴灑頭的上方設置有傳感器,且所述導種槽內于所述第二噴灑頭的上方也設置有傳感器。
[0013]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輸送輥的齒面套設有橡膠套。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實用新型通過上下導向套筒對甘蔗進行定位夾持,以在切割刀盤對甘蔗進行切割時保證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降低破頭率,且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噴灑頭用于對蔗種的下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第二噴灑頭用于對蔗種的上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以在對蔗種向下輸送至土地上時便能夠實時對蔗種進行全面的消毒保護,從而提高蔗種的發芽率和生長能力。
[0016]2、本實用新型的上導向套筒由兩個半導向套筒組成,以能夠靈活地調整直徑的大小,從而適用于對不同大小的甘蔗進行導向和定位。
[0017]3、本實用新型的機架上設置有半圓擋板,以防止甘蔗在被切割時發生移動,提高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
[0018]4、本實用新型的下導向套筒和導種槽內設置有傳感器,以控制噴灑頭工作,從而有效地對蔗種切面進行消毒處理,并且避免農藥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圖1的主視圖。
[0021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圖2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半圓擋板安裝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0026]1-機架,11-下架板,12-上架板;2-喂入口; 3-輸送輥,31-輥主軸;4-上導向套筒;5-下導向套筒,51-第一噴灑頭;6-切割刀盤,61-刀片;7-導種槽,71-第二噴灑頭,72-橡膠護板;8-半圓擋板;9-甘蔗。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28]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0029]圖1至圖6顯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的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該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包括機架1、喂入口2、輸送輥3、上導向套筒4、下導向套筒5、切割刀盤6、導種槽7、第一噴灑頭51以及第二噴灑頭71。參考圖1和圖2,機架I設置有下架板11和上架板12,喂入口 2設置于機架I的上架板12上,甘蔗9從喂入口 2進入。兩個輸送輥3相對地架設于機架I上,且兩個輸送輥3位于喂入口 2的下方,輸送輥3的軸線水平分布,兩個輸送輥3由一輸送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輸送驅動機構包括兩個設置于輸送輥3的輥主軸31上且相互嚙合的齒輪,且輥主軸31由種植機提供動力。兩個輸送輥3同時轉動以把甘蔗9向下進行輸送。優選地,輸送輥3的齒面套設有橡膠套,以避免輸送過程損傷甘蔗9。
[0030]繼續參考圖1和圖2,上導向套筒4架設于機架I的上架板12上,且上導向套筒4位于兩個輸送輥3的下方,下導向套筒5設置于機架I的下架板11上,且下導向套筒5位于上導向套筒4的下方,下導向套筒5和上導向套筒4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對正于兩個輸送輥3之間。兩個輸送輥3把甘蔗9向下輸送時,甘蔗9便依序穿過上導向套筒4和下導向套筒5。優選地,上導向套筒4的上端設置有喇叭口,且下導向套筒5的上端也設置有喇叭口,從而便于甘蔗9順利進入兩個導向套筒中。
[0031]繼續參考圖1和圖2,切割刀盤6架設于機架I的上架板12的底部,且切割刀盤6位于上導向套筒4與下導向套筒5之間,切割刀盤6的外圓周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刀片61。上導向套筒4的靠近于切割刀盤6的一側與切割刀盤6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切割刀盤6的半徑,刀片61的刀尖與切割刀盤6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大于上導向套筒4的遠離于切割刀盤6的一側與切割刀盤6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在切割刀盤6帶動刀片61進行轉動時,刀片61便可切斷甘蔗9。切割刀盤6由一切割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從而驅動刀片61從上導向套筒4和下導向套筒5之間對甘蔗9進行切斷。切割驅動機構可以為設置于上架板12上的電機,電機通過刀軸與切割刀盤6連接。在上導向套筒4和下導向套筒5對甘蔗9的定位和夾持下,刀片61能夠對甘蔗進行穩定切割,從而保證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優選地,上導向套筒4由兩個半導向套筒通過螺栓連接而成,即上導向套筒4是能夠沿中間對半分成兩個半邊的半導向套筒的,以能夠靈活地調節上導向套筒4的直徑的大小,從而適用于對不同大小的甘蔗9進行導向和定位。進一步優選地,參考圖1機架I上于上導向套筒4和下導向套筒5之間設置有一半圓擋板8,半圓擋板8支撐于甘蔗的與切割刀盤6的刀片61的進刀方向相反的一側,例如,參考圖6,當刀片61從甘蔗9的后側進刀時,半圓擋板8便位于甘蔗9的前側,半圓擋板8能夠防止甘蔗9在被切割時發生移動,以進一步提高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
[0032]繼續參考圖1和圖2,導種槽7架設于機架I的下架板11的底部,且導種槽7的上端與下導向套筒5的下端對應,兩者可以直接連接在一起,甘蔗9被切割后得到的蔗種掉落到導種槽7內,最終從導種槽7的下端排出以到達土地上進行種植。參考圖2和圖3,第一噴灑頭51設置于下導向套筒5內,第一噴灑頭51的孔口朝向斜上方,第一噴灑頭51與農藥輸送管連接以用于對蔗種的下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參考圖2、圖4和圖5,第二噴灑頭71設置于導種槽7內,第二噴灑頭71的孔口朝向斜下方,第二噴灑頭71也與農藥輸送管連接,以用于對蔗種的上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優選地,參考圖3,下導向套筒5內沿同一圓周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個第一噴灑頭51,并參考圖2,導種槽7內相對地設置有兩排第二噴灑頭71,且兩排第二噴灑頭71上下錯開分布,從而保證農藥噴灑的均勻性。進一步優選地,參考圖4和圖5,導種槽7內于每排第二噴灑頭71的上方設置有橡膠護板72,以防止蔗種撞到噴灑頭,避免撞傷蔗種和造成噴灑頭的堵塞。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優選地,下導向套筒5內于第一噴灑頭51的上方設置有紅外傳感器,且導種槽7內于第二噴灑頭71的上方也設置有紅外傳感器,當沒有蔗種經過時,紅外傳感器接收到信號,噴灑頭不作出反應;當甘蔗經過時,紅外傳感器接收不到紅外信號,噴灑頭進行作業。通過傳感器能夠精確控制噴灑頭進行噴灑農藥工作,從而有效地對蔗種切面進行全面消毒處理,并且避免農藥的浪費
[0033]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在甘蔗種植機上對甘蔗9進行實時的切割,輸送輥3把甘蔗9向下輸送,再通上下兩個導向套筒對甘蔗9進行定位夾持以及半圓擋板8的作用,以在切割刀盤6對甘蔗9進行切割時保證蔗種切割面的平整性,降低破頭率,且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噴灑頭51用于對蔗種的下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第二噴灑頭71用于對蔗種的上端面和表面進行噴灑農藥,以在對蔗種向下輸送至土地上時便能夠實時對蔗種進行全面的消毒保護,從而提尚庶種的發芽率和生長能力。
[0034]前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權項】
1.一種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 喂入口,其設置于所述機架的上端; 兩個輸送輥,兩個該輸送輥相對地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兩個該輸送輥位于所述喂入口的下方,兩個該輸送輥由一輸送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以把甘蔗向下輸送; 上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上導向套筒位于兩個所述輸送輥的下方; 下導向套筒,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下導向套筒位于所述上導向套筒的下方; 切割刀盤,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切割刀盤位于所述上導向套筒與所述下導向套筒之間,該切割刀盤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刀片,該切割刀盤由一切割驅動機構驅動進行轉動,以通過所述刀片對甘蔗進行切斷; 導種槽,其架設于所述機架上,且該導種槽的上端與所述下導向套筒的下端對應; 第一噴灑頭,其設置于所述下導向套筒內,該第一噴灑頭的孔口朝向斜上方;以及 第二噴灑頭,其設置于所述導種槽內,該第二噴灑頭的孔口朝向斜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導向套筒的上端設置有喇叭口,所述下導向套筒的上端設置有喇叭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導向套筒由兩個半導向套筒通過螺栓連接而成,以能夠調節上導向套筒的直徑的大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于所述上導向套筒和所述下導向套筒之間設置有一半圓擋板,該半圓擋板支撐于甘蔗的與所述切割刀盤的所述刀片的進刀方向相反的一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向套筒內沿同一圓周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噴灑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種槽內相對地設置有兩排所述第二噴灑頭,且兩排所述第二噴灑頭上下錯開分布。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種槽內于每排所述第二噴灑頭的上方設置有橡膠護板。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導向套筒內于所述第一噴灑頭的上方設置有傳感器,且所述導種槽內于所述第二噴灑頭的上方也設置有傳感器。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種植機的實時切割甘蔗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輥的齒面套設有橡膠套。
【文檔編號】A01C7/20GK205694231SQ20162062943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2日
【發明人】黃亦其, 黃體森, 黃媚章, 尹凱, 王小波
【申請人】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