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蔬菜種植裝置,特別是指一種能進行360度旋轉的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地球暖化日趨嚴重及風雨不調旱澇不均的影響下,各地時常發生蔬菜供不應求,有錢也買不到的景象。
隨著食安問題頻傳,人們對于食物來源的考慮變得比以往更為小心謹慎,因此,倘若能開發出容易操作、又不需噴農藥且能足夠一家庭所食用的蔬菜種植裝置,不盡可以讓家人食得安心健康,也可以美化室內環境而成為室內綠色景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易操作且能美化室內環境,更能讓食用者吃得安心的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包含:
一架體;
一蔬菜種植單元,圍繞一旋轉軸且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架體,其包括兩個盤體,以及一設置于兩個所述盤體之間且沿所述旋轉軸延伸的種植管,所述種植管具有多個自一外周面徑向凹設的定植孔;
一驅動單元,用以驅動所述蔬菜種植單元圍繞所述旋轉軸轉動;
一營養液供給單元,設置于所述架體,包括一養液槽,及一自所述養液槽向所述種植管延伸的霧化噴嘴。
優選地,所述驅動單元設置于所述架體,其包括一馬達,和一受所述馬達驅動的驅動輪,所述驅動輪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架體。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含至少一設置于所述架體且鄰近所述蔬菜種植單元的植物燈,每一植物燈用以提供蔬菜生長所需光照。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架體沿一高度方向延伸,包括一頂部與一底部,所述驅動輪位于所述架體的頂部,且還包括三個分別與所述驅動輪同平面的惰輪,所述蔬菜種植單元位于所述架體的頂部且被三個所述惰輪所支撐,所述營養供給單元的養液槽位于所述架體的底部。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架體還包括一個介于所述頂部與所述底部之間的定位板,每一植物燈能位于所述架體的所述定位板上。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架體還包括多個設置于所述頂部與所述定位板之間的調整板。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營養液供給單元還包括一設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承接盤,所述承接盤包括一位于所述蔬菜種植單元下方的基壁,所述基壁與所述蔬菜種植單元的所述種植管的所述外周面之間有一最短距離。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承接盤還包括一自所述基壁向所述養液槽延伸的管壁。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含四個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所述架體的所述底部的滾輪。
進一步優選地,還包含一設置于所述架體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包括一能用以調整所述驅動輪轉速的控制面板,及一顯示面板。
優選地,所述蔬菜種植單元還包括多個分別塞設于所述等定植孔的栽種盆,每個栽種盆具有一周壁、一自所述周壁端緣徑向向外延伸的抵靠壁、一相反于所述抵靠壁的通孔,及一自所述周壁的內周面徑向凸設的凸緣。
優選地,所述蔬菜種植單元還包括多個設置于所述等盤體之間且等角度排列的限位棍,所述等定植孔分別位于兩兩限位棍之間。
優選地,所述營養液供給單元還包括一設置于所述養液槽內且連接所述霧化噴嘴的抽水泵。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由于本實用新型蔬菜種植單元的該種植管具有多個定植孔可供蔬菜種植于內,在配合營養液供應單元提供足夠的水分及養分,及適當光照的條件下,便能輕易種出數量足夠且能美化室內環境的蔬菜。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蔬菜種植單元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栽種盆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架體;11、頂部;12、底部;13、定位板;14、調整板;2、蔬菜種植單元;21、盤體;22、種植管;221、根部噴霧區;222、外周面;223、定植孔;23、限位棍;24、栽種盆;241、周壁;242、抵靠壁;243、通孔;244、凸緣;245、易植棉;3、驅動單元;31、馬達;32、驅動輪;33、惰輪;4、控制單元;41、控制面板;42、顯示面板;5、營養液供應單元;51、養液槽;52、霧化噴嘴;53、抽水幫浦;54、承接盤;541、基壁;542、管壁;6、植物燈;7、滾輪;L1、高度方向;L2、旋轉軸;D1、最短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附圖1-4所示,本新型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的一實施例,包含一架體1、一蔬菜種植單元2、一驅動單元3、一控制單元4、一營養液供應單元5、二植物燈6,及四滾輪7。
該架體1沿一高度方向L1延伸,包括一頂部11與一底部12、一介于該頂部11與該底部12之間的定位板13,及復數設置于該頂部11與該定位板13之間的調整板14。
該蔬菜種植單元2圍繞一旋轉軸L2且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架體1。該蔬菜種植單元2包括二盤體21、一設置于該等盤體21之間且沿該旋轉軸L2延伸的種植管22,及復數設置于該等盤體21之間且等角度排列的限位棍23。該種植管22界定出一根部噴霧區221且具有復數自一外周面222徑向凹設的定植孔223,該等定植孔223分別位于兩兩限位棍23之間。在此說明的是,當蔬菜生長至一定高度時,該等限位棍23能防止蔬菜傾倒。
在本實施例中,該蔬菜種植單元2還包括復數分別塞設于該等定植孔223的栽種盆24,每一栽種盆24具有一周壁241、一自該周壁241的一端緣徑向向外延伸的抵靠壁242、一相反于該抵靠壁242且由該周壁214的另一端緣所界定出的通孔243,及一自該周壁241的內周面徑向凸設的凸緣244。補充說明的是,每一栽種盆24具有該凸緣244的設計,能有助于讓一易植棉245卡設,如圖5所示,藉此防止該蔬菜種植單元2在進行360度旋轉時,種植于該易植棉245內的蔬菜受重力吸引而掉落的情形發生。
該驅動單元3用以驅動該蔬菜種植單元2圍繞該旋轉軸L2轉動。該驅動單元3設置于該架體1,包括一馬達31、一受該馬達31驅動的驅動輪32,及三分別與該驅動輪32同平面的惰輪33。在本實施例中,該馬達31能為減速馬達,該驅動輪32位于該架體1的該頂部11,該驅動輪32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架體1,另外,該蔬菜種植單元2位于該架體1的該頂部11且被該等惰輪33所支撐,如圖4所示。
該控制單元4設置于該架體1,該控制單元4包括一能用以調整該驅動輪32轉速的控制面板41,及一顯示面板42。
該營養液供給單元5設置于該架體1。該營養液供給單元5包括一位于該架體1的該底部12的養液槽51、二分別自該養液槽51向該種植管22延伸的霧化噴嘴52、二分別設置于該養液槽51內且連接該等霧化噴嘴52的抽水幫浦53,及一設置于該架體1的該定位板13上的承接盤54。
該等霧化噴嘴52位于該蔬菜種植單元2的該種植管22兩側,并將營養液霧化成小水珠后而噴灑于該根部噴霧區221內,如此,即能讓蔬菜根部獲得足夠水分與養分,進而避免蔬菜根部過于潮濕而有腐爛的情形發生。
該承接盤54包括一位于該蔬菜種植單元2下方的基壁541,及一自該基壁541朝該養液槽51延伸的管壁542。該基壁541與該蔬菜種植單元2的該種植管22的該外周面222之間有一最短距離D1。詳細說明的是,該承接盤54能承接過多噴灑于該種植管22的營養液,并再經由該管壁542回收匯流至該養液槽51內,如此,便能避免過多營養液浪費的情形發生。另外,該最短距離D1是用以限制蔬菜生長的高度,通常預設為30公分,也就是說,當蔬菜的末端葉片已抵頂于該基壁541時,便能進行采收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該營養液供給單元5的霧化噴嘴52與該抽水幫浦53的數量分別能僅為一個,如此也能達成相同功效與目的。
該等植物燈6設置于該架體1且鄰近該蔬菜種植單元2,較佳地,每一植物燈6能位于該架體1的該定位板13上,用以提供蔬菜生長所需光照。補充說明的是,每一植物燈6也能視蔬菜生長需求而可調整遠近地設置于不同高度的調整板14上。另外,該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的植物燈6數量也能只為一個,如此也可達成相同功效及目的。
該等滾輪7分別可轉動地設置于該架體1的該底部12,藉此提供可隨意移動的功效。
使用上,能先將蔬菜幼苗逐一植入每一栽種盆24后,再將每一栽種盆24塞設于該蔬菜種植單元2的每一定植孔223,便可完成栽種作業。接著,僅須利用該控制面板41將該馬達31轉速設定成一預設轉速后,該等盤體21的其中一者便能藉由與該驅動輪32之間的摩擦力而開始轉動,如此,便能帶動整個該蔬菜種植單元2進行360度旋轉。由于,該蔬菜種植單元2在360度地慢速旋轉下,除了有助于空氣流通于該種植管22外,也能讓蔬菜幼苗充分獲得足夠的光照,另外,在搭配該營養液供給單元5適時噴灑營養液后,本新型便能提供蔬菜生長的最佳成長環境。最后,當蔬菜生長至一定大小,蔬菜的末端葉片會抵頂于該承接盤54的該基壁541,此時便能進行采收作業。
經由以上的說明,可再將本新型的優點歸納如下:
一、本新型該蔬菜種植單元2的該種植管22具有復數定植孔223可供蔬菜種植于內,在配合營養液供應單元5提供足夠的水分及養分,及每一植物燈6提供足夠光照的條件下,便能輕易種出數量足夠的蔬菜。
二、本新型的每一栽種盆24具有該凸緣244的設計,能防止該蔬菜種植單元2在進行360度旋轉時,蔬菜受重力吸引而掉落的情形發生。
三、本新型操作容易且能有助于美化室內環境。
綜上所述,由于本新型摩天輪蔬菜種植裝置,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