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出、浸沒模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
背景技術:
潮汐對潮間帶(tidal zone)生活的生物具顯著限制作用。因潮間帶海水水體周期性漲落,海底相應被淹沒或暴露在空氣中,環境分帶明顯(潮間帶可以分為潮上帶、高潮帶、中潮帶、低潮帶和潮下帶),潮間帶光照、溫度、干出時間等因素變化較為劇烈,且都有一定規律,不同種潮間帶生物各自有其自身所適應的干出時間。
目前,對于潮間帶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照、溫度、干出時間等方面,使用本使用新型可用于模擬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生活狀態,尤其是用于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節律的研究,此外通過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加裝溫度與光照控制系統,還可用于研究復合環境因子對潮間帶生物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方法存在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自動模擬干出、浸沒周期的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包括動力系統、頂端照明裝置、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和主體容納裝置,其中,所述動力系統設置在頂端照明裝置上方,所述頂端照明裝置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容納裝置上方,所述動力系統的下端設置一聯動桿,所述聯動桿下端與所述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連接,并帶動所述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轉動。
優選的,所述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設有若干隨動桿,每根隨動桿末端懸掛一吊籠。
優選的,所述吊籠為不銹鋼框架,尼龍網套于所述吊籠外部。
優選的,所述主體容納裝置帶有上蓋,且主體容納裝置側壁上設有刻度線。
優選的,所述主體容納裝置中還包括溫度控制裝置。
優選的,所述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與聯動桿通過齒輪相連,由動力系統調節所述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的轉動速度。
優選的,所述頂端照明裝置設置數根日光燈管。
優選的,所述頂端照明裝置燈管數量、燈光光照強度、光暗周期根據實際潮間帶生物所需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拆卸方便,可以用于模擬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生活狀態,以便于更好的對潮間帶生物進行室內培養及室內實驗;本實用新型整個運轉過程自動進行,可以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節省人力;此外,本實用新型運轉過程中的干出浸沒周期、溫度、光暗周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提供的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動力系統,2:頂端照明裝置,3: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
4:主體容納裝置,5:聯動桿,6:隨動桿,7:吊籠,8: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模擬裝置,包括動力系統1、頂端照明裝置2、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和主體容納裝置4,其中,動力系統1設置在頂端照明裝置2上方,頂端照明裝置2可拆卸地安裝于主體容納裝置4上方,動力系統1的下端設置一聯動桿5,聯動桿5下端與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連接,并帶動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轉動。
具體而言,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與聯動桿5通過齒輪相連,由動力系統1調節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的轉動速度,從而調節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周期。
參照圖1,主體容納裝置4帶有上蓋8,于此,上蓋8為密封蓋。主體容納裝置4側壁上設有刻度線,內裝海水,其水位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節。
除上述基礎部件外,優選的,本實施例提供的干出浸沒主體轉動裝置3設有若干隨動桿6,每根隨動桿6末端懸掛一吊籠7。吊籠7為不銹鋼框架,尼龍網套于吊籠7外部,尼龍網的表面孔徑大小可根據實際放入吊籠潮間帶生物大小而改變。
此外,頂端照明裝置2用于作為該裝置外加光源,其設置數根日光燈管,且燈管數量、燈光光照強度、光暗周期根據實際潮間帶生物所需進行調節。主體容納裝置4中還包括溫度控制裝置,用于調節海水溫度,達到模擬潮間帶生物干出、浸沒生活狀態的最佳效果。
本實施例中,聯動桿5及隨動桿6材質均為不銹鋼,主體容納裝置4及其上蓋8均為不透光材質,優選為不透光的塑料材質。
本使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于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