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實驗室離心機零部件及附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植物生理學研究中,經常需要收集根系傷流液,現有的傷流液收集裝置,多存在結構復雜,收集效果較差,不方便操作等問題,不利于傷流液的后續分離處理,為此,需要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使其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利于傷流液的后續離心分離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結構復雜,收集效果較差,不方便操作等問題,使其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利于傷流液的后續離心分離處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包括吸收管,吸收管的上端部連接設有吸盤,吸收管上設有固定環,固定環上設有固定扣,吸收管的下端部連接設有至少兩個分流管,分流管通過瓶塞上設置的管孔伸入到三角瓶中,三角瓶中設有漏斗,漏斗的下端伸入到分離管中,分離管的外部套設有固定件,固定件設置在支架上,支架的下面連接設有支腳,分離管中設有漏網。
在以上方案中優選的是,漏網包括第一漏網、第二漏網和第三漏網。
還可以優選的是,第一漏網設為向下彎曲的圓弧形。
還可以優選的是,第二漏網設為向下彎折的V字形。
還可以優選的是,第三漏網設為向下彎曲的圓弧形。
還可以優選的是,第一漏網、第二漏網和第三漏網的邊緣處均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緣,分離管的內壁上對應于第一漏網、第二漏網和第三漏網的位置處分別設有向內側凸起的固定臺,凸緣分別設置在固定臺上。
還可以優選的是,吸收管設為彎折的結構。
還可以優選的是,固定環設為具有開口的圓環形。
還可以優選的是,固定扣設置在固定環的一端,固定環的另一端設有與固定扣相對應的固定孔。
還可以優選的是,固定環上的固定扣設為兩排兩列的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能夠
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結構復雜,收集效果較差,不方便操作等問題,使其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利于傷流液的后續離心分離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吸盤,2為吸收管,3為固定環,4為固定扣,5為瓶塞,6為分流管,7為漏斗,8為固定件,9為分離管,10為支架,11為支腳,12為第一漏網,13為第二漏網,14為第三漏網,15為三角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顯然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不同的變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實用新型更寬的精神和范圍。因此,以下實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沒有限制的含義。
實施例:
一種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吸收管2,吸收管2的上端部連接設有吸盤1,吸收管2上設有固定環3,固定環3上設有固定扣4,吸收管2的下端部連接設有至少兩個分流管6,分流管6通過瓶塞6上設置的管孔伸入到三角瓶15中,三角瓶15中設有漏斗7,漏斗7的下端伸入到分離管9中,分離管9的外部套設有固定件8,固定件8設置在支架10上,支架10的下面連接設有支腳11,分離管9中設有漏網。
在上述實施例中,漏網包括第一漏網12、第二漏網13和第三漏網14。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漏網12設為向下彎曲的圓弧形。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二漏網13設為向下彎折的V字形。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三漏網14設為向下彎曲的圓弧形。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漏網12、第二漏網13和第三漏網14的邊緣處均設有向外延伸的凸緣,分離管9的內壁上對應于第一漏網12、第二漏網13和第三漏網14的位置處分別設有向內側凸起的固定臺,凸緣分別設置在固定臺上。
在上述實施例中,吸收管2設為彎折的結構。
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環3設為具有開口的圓環形。
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扣4設置在固定環3的一端,固定環3的另一端設有與固定扣4相對應的固定孔。
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環3上的固定扣4設為兩排兩列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根系傷流液的收集分離裝置,支腳11設為三角柱形。吸盤1設為圓形。吸收管2設為直角彎折結構,且其具有兩個直角彎折結構。固定環3卡設在吸收管2的外側。吸收管2的外壁上設有固定綁帶,固定環3伸入固定綁帶中與吸收管2相卡設連接。固定扣4設為圓柱形,固定孔設為圓形。漏斗7的下端設有直管段,直管段的末端設為錐形。分離管9設為圓管。分流管6的內壁上設置導流板。導流板傾斜設置。
盡管以上已經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優選實施方式和特征進行了描述,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宗旨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許多變化、補充、改變和刪減。以上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的詳細描述,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