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禽養殖領域,涉及一種水禽自動稱重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水禽稱重裝置一般采用食品的稱重儀器,沒有專門應用于水禽活體動物稱重的裝置或儀器設備。為了提高水禽稱重的速度,及時、準確了解水禽的生長發育情況,為水禽飼養管理、水禽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準確性的數據信息,有必要設計專用的水禽自動稱重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水禽自動稱重系統,大大提升了番鴨人工授精效率、減少了技術人員數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水禽自動稱重系統,包括水禽個體間隔控制裝置、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和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
水禽個體間隔控制裝置包括一次只能通過一只水禽的水禽個體通道,水禽個體通道入口處設置有自動門,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包括沿著水禽個體通道設置的自動掃描識別裝置,自動掃描識別裝置與電腦連接,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將掃描的水禽個體電子編號儲存于電腦中,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包括設置在水禽個體通道末端的稱重裝置,稱重裝置和電腦連接將稱的水禽個體重量存儲于電腦中。
進一步,水禽個體通道依次被分為水禽個體稱重入口區、自動掃描識別區域和自動稱重區;自動門安裝在水禽個體稱重入口區,自動掃描識別裝置設置在自動掃描識別區域,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設置在自動稱重區。
進一步,水禽個體通道入口為收縮的喇叭狀,水禽個體通道末端與水禽飼養圈舍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提升了水禽稱重速度、效率和準確性;
(2)減少了稱重時需要的人員,實現了快速稱重和數據信息化;
(3)滿足了水禽科研工作和水禽生產的實際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表示水禽個體;1表示自動掃描識別裝置;2表示水禽個體通道;3表示電腦;A表示水禽個體稱重入口區;B表示自動掃描識別區域;C表示自動稱重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水禽自動稱重系統包括水禽個體間隔控制裝置、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和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
水禽個體間隔控制裝置包括一次只能通過一只水禽的水禽個體通道2,水禽個體通道2入口處設置有自動門,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包括沿著水禽個體通道2設置的自動掃描識別裝置1,自動掃描識別裝置1與電腦3連接,自動掃描識別裝置1將掃描的水禽個體電子編號儲存于電腦3中,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包括設置在水禽個體通道2末端的稱重裝置,稱重裝置和電腦3連接將稱的水禽個體重量存儲于電腦中。
水禽個體通道2依次被分為水禽個體稱重入口區A、自動掃描識別區域B和自動稱重區C;自動門安裝在水禽個體稱重入口區A,自動掃描識別裝置設置在自動掃描識別區域B,水禽稱重讀數儲存裝置設置在自動稱重區C。水禽個體通道2入口為收縮的喇叭狀,水禽個體通道2末端與水禽飼養圈舍相通。
將水禽個體按個依次通過2,在通過過程中,自動設計個體通過的時間間隔(如5秒),在時間間隔內A區域的門是關閉的,時間到了就自動打開釋放一只水禽;B表示自動掃描識別區域,水禽個體在通過該區域時,水禽個體前上方的1將自動掃描水禽個體的電子編號(早期注射水禽頸部皮下部),并儲存于相連的電腦3中;C表示自動稱重區,該區域下方設置一個高靈敏度的稱重裝置,且具有自動校準和修正的功能,將稱重數據與電腦3相連。在C的末端與水禽飼養圈舍相通,水禽即可進入禽圈中,稱重工作完畢。
本實用新型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水禽個體間隔控制裝置、自動掃描識別裝置和水禽通過通道快速稱重讀數儲存裝置。該系統的設計,解決了水禽科研與生產中稱重需人、耗時、費力的缺點,直接將水禽群體趕至該系統內,該系統能確保一只水禽個體通過該系統內通道,在通過的過程中,實現自動識別個體及快速稱重的工作,且將相關數據與電腦連接,有效提升了水禽稱重的速度、效率和準確性,對水禽科研與生產意義重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