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禽類養殖設備領域,主要涉及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的尾架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禽類(比如雞、鴨等家禽等)養殖用的籠養設備通常包括頭架、籠架和尾架,在頭架和尾架之間安裝有皮帶輸送機構以便于運輸禽只糞便。其中,尾架一般包括支撐框架、主動輥筒、驅動電機、輥筒調偏機構和位于主動輥筒前側下方與主動輥筒上的皮帶相切的刮糞板,輥筒調偏機構用于由于主動輥筒的安裝問題導致的輥筒偏離軸向時的調偏。而在現有技術中,即使主動輥筒在安裝時已保證軸向不偏移,由于主動輥筒為沿其軸向直徑大小一致的圓柱形輥筒。皮帶傳動運輸過程中,設備長度大,由于籠架安裝不正,皮帶焊接不正等原因,皮帶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都會存在跑偏情況,若不及時調整會造成皮帶劃傷、拉斷等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可以解決現有技術皮帶易發生偏移的問題。
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包括支撐框架、主動輥筒、驅動電機、輥筒調偏機構和位于主動輥筒前側下方的刮糞板,所述主動輥筒包括圓筒狀的中間部和分別位于該中間部兩端的兩端部,所述兩端部為沿所述主動輥筒的軸向由內向外直徑漸縮的錐形,且所述兩端部的外端上方設置有調偏擋板,所述調偏擋板為沿所述主動輥筒的軸向由外向內向下傾斜的傾斜板,且所述調偏擋板以其外端固設在所述支撐框架的側壁上。
所述兩端部的錐角角度范圍為arctg(1/400)-arctg(1/200),所述兩端部的長度與所述中間部的長度比值范圍為1/3-1/2。
所述調偏擋板的傾斜角度為30°-45°。
所述刮糞板的下方后側設置有輔助支撐梁和彈簧,所述輔助支撐梁的兩端固連在所述支撐框架的側壁上,所述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所述輔助支撐梁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刮糞板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上。
所述主動輥筒的后側設有與其軸向平行的壓帶輥,所述壓帶輥的后側固設有橫向的頂桿,所述頂桿上安裝有壓帶輥支撐件,所述壓帶輥支撐件包括將其安裝在所述頂桿上的安裝桿和位于安裝桿前端的支撐塊,所述支撐塊具有與所述壓帶輥的輥軸相適配的弧形部并以其弧形部支撐在所述壓帶輥的輥軸上。
所述安裝桿為與所述頂桿垂直設置的螺桿,螺紋安裝在所述頂桿上,且所述螺桿上配合有鎖止螺母。
所述輥筒調偏機構為設置在所述支撐框架一側壁上的調偏安裝板,所述主動輥筒的一端和所述壓帶輥的一端均設置在所述調偏安裝板上,所述調偏安裝板為橫置的L形板,其通過調節螺栓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壁上,所述調節螺栓上配合有調節螺母。
所述調偏安裝板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所述壓帶輥與所述主動輥筒之間間隙的調節手柄,所述調節手柄與所述壓帶輥的端部連接,且所述調節手柄通過調節螺母連接一調節螺栓的一端,所述調節螺栓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調偏安裝板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動輥筒中間保持圓筒狀,而兩端為錐形狀,可以有效的防止皮帶跑偏;同時,在主動輥筒的兩個錐形端部的外端上方設置調偏擋板,如果皮帶發生跑偏,其可以對跑偏的皮帶就行糾偏調整,則本實用新型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技術皮帶易發生偏移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的主動輥筒的立體結構圖;
圖3為圖2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在刮糞板下方后側設置輔助支撐梁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在主動輥筒的后側設置壓帶輥、頂桿及壓帶輥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頂桿及壓帶輥支撐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調偏安裝板、調節手柄的設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例一種禽類養殖用籠養設備尾架裝置,包括支撐框架10、主動輥筒20、驅動電機30、輥筒調偏機構和位于主動輥筒20前側下方的刮糞板40;其中,如圖2和圖3所示,主動輥筒20包括圓筒狀的中間部21和分別位于該中間部21兩端的兩端部22,兩端部22為沿主動輥筒20的軸向由內向外直徑漸縮的錐形,且如圖1所示,兩端部22的外端上方設置有調偏擋板50,調偏擋板50為沿主動輥筒20的軸向由外向內向下傾斜的傾斜板,且調偏擋板50以其外端固設在支撐框架10的側壁11上。
本實施例主動輥筒20的中間部保持圓筒狀,而兩端部22為錐形狀,可以有效地防止皮帶跑偏;同時,在主動輥筒20的兩端部22的外端上方設置調偏擋板50,如果皮帶發生跑偏,其可以擋住皮帶邊緣向皮帶正常運行軌跡側推動皮帶,對跑偏的皮帶就行糾偏調整。
進一步地,通過實踐驗證,兩端部22的錐角α的角度范圍為arctg(1/400)-arctg(1/200),即圖3中,tgα=H/L,其取值范圍為1/400-1/200,兩端部的長度L與中間部21的長度W的比值范圍為1/3-1/2。
參照圖4,調偏擋板50的傾斜角度β范圍值為30°-45°。
由于刮糞板40通常長度較大,且寬度較窄,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為解決此問題,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在刮糞板40的下方后側設置有輔助支撐梁60和彈簧70,輔助支撐梁60的兩端固連在支撐框架10的側壁11上,彈簧70的一端連接在輔助支撐梁60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上,彈簧70的另一端連接在刮糞板40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上。通過設置輔助支撐梁60,可以通過彈簧70對刮糞板40進行彈性支撐,有效防止刮糞板40的變形。
參照圖5和圖6,為使皮帶充分有效地貼合主動輥筒20,在尾架裝置中在主動輥筒20的后側通常設有與其軸向平行的壓帶輥80,皮帶繞過主動輥筒20時其位于壓帶輥80與主動輥筒20之間,同樣由于壓帶輥較細較長,易變形喪失壓帶作用,為解決此問題,本實施例中在壓帶輥80的后側固設有橫向的頂桿90,頂桿90上安裝有壓帶輥支撐件100,具體地,頂桿20的兩端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撐框架10的兩側壁11上,壓帶輥支撐件100包括將其安裝在頂桿90上的安裝桿101和固設在安裝桿101前端的支撐塊102,支撐塊102具有與壓帶輥80的輥軸相適配的弧形部并以其弧形部支撐在壓帶輥80的輥軸上。通過支撐塊102支撐壓帶輥80的輥軸,進而支撐整個壓帶輥80,可有效防止壓帶輥80彎曲變形,優選地,壓帶輥支撐件100的位置位于頂桿20的長度方向中間位置。
如圖6所示,為便于調節支撐塊102與壓帶輥80的輥軸的間隙,方便安裝調節,本實施例中安裝桿101為與頂桿90垂直設置的螺桿101,螺紋安裝在頂桿90上,且螺桿101上配合有鎖止螺母103,以使支撐塊102調節到位后鎖緊螺桿101。
參照圖7,本實施例中輥筒調偏機構為設置在支撐框架10其中一側壁11上的調偏安裝板110,主動輥筒20的一端(以此端的鏈輪170表示)和壓帶輥80的一端(以此端的鏈輪180表示)均設置在調偏安裝板110上,當然,主動輥筒20的另一端和壓帶輥80的另一端對應設置在支撐框架10另一相對側壁上。調偏安裝板110為橫置的L形板,其通過調節螺栓120安裝在支撐架10的該側壁11上,調節螺栓120上配合有調節螺母130。當主動輥筒20和壓帶輥80偏離軸向時,只需松動調節螺母130橫向調節調節螺栓的位置即可。當然,為提高調偏安裝板110的安裝穩固性,在其上可設置多個橫向的長條孔111,于長條孔111處可通過緊固螺絲112進一步將調偏安裝板110固定在支撐框架10的側壁11上。本實施例中輥筒調偏機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成本低。
進一步地,為調節壓帶輥80與主動輥筒20之間的間隙,使皮帶所受壓帶輥80壓力適中可調,本實施例中在調偏安裝板110上設置有調節手柄140,調節手柄140與壓帶輥80的端部(具體是輥軸端部)連接,且調節手柄140通過調節螺母150連接一調節螺栓160的一端,調節螺栓160的另一端連接在調偏安裝板110上,與上述調偏安裝板110的調偏原理相同,此處同樣是通過調節螺母與調節螺栓的配合實現位置調節手柄140的位置調整,進而拉動壓帶輥80此端部位置微調,改變其與主動輥筒20之間間隙。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